摘 要:本研究介紹了翻轉課堂的定義和國內外高校使用的經典模式。通過對上海商學院對外漢語翻轉課堂中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實例,研究應用型本科院校如何設計實踐對外漢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并分析翻轉課堂在高校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上的優勢所在。
關鍵詞:翻轉課堂;對外漢語;應用型本科高校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傳統教學“課堂上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為輔;課后學生以寫作業為主”的流程轉變為“課上課后學生可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個性化學習”的新教學模式。隨著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留學生遠渡重洋來到中國學習漢語,我國對外漢語教學的發也朝著多樣化的模式發展。同時隨著教學硬件設施和軟件設備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也為國內高效對外漢語教學模式的創新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上海市高校對翻轉課堂模式保持高度關注,并進行了積極的實踐,陸續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引進課堂。上海商學院作為應用型公辦本科院校,其辦學定位決定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著重培養應用型人才。而關于對外漢語的應用型留學生培養首先必須有一個符合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實踐教學體系。本文通過對上海商學院對外漢語翻轉課堂中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實例,研究應用型本科院校如何設計實踐對外漢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是學生在課上、課前與課后三個階段的學習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材料(音視頻,電子教材等)獨立自主進行課前預習,帶著疑惑參與課上與教師或與同學的互動活動(探討、小組作業等),并在課后自主鞏固所學知識的教學模式。這與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上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為輔;課后學生以寫作業為主”正好相反。目前在國內外高校的翻轉課堂的實踐中,有四類經典模式:
1、利用網絡資源將廣受歡迎的課堂練習系統和教學視頻。該模式的最大特
點是引用獎勵機制,教師在掌握課堂練習時給予未掌握的問題的學生給予幫助,同時對于知識掌握良好的學生給予獎勵。2、 采用數字化互動教材,豐富的媒體材料與課堂筆記相結合,教師利用3D動畫和視頻等與學生交流分享學習經驗與收貨
3、翻轉課堂教學和課堂互動互助教學方法相結合。該模式中,教師對學生提出如下要求:
學生需要在課前觀看視頻或其他多媒體形式做好課前預習,并根據所預習的知識組織問題并提出疑惑。學生與教師有一個共享的平臺網站,學生可在該平臺上上傳問題,教師則可通過該網站對學生所提問題進行整理總結,并進行教學設計和制定課堂教學資料。課堂上,學生組成小組相互質疑并協作解決問題。該模式中,教師扮演的角色是聆聽小組對話或對有需要的個人和小組答疑解惑
4、講座視頻與小測驗相結合。在講座視頻中穿插相應的小測驗以檢驗學生學習情況。學生還可通過社交媒體網站,在線上進行問答與討論。
由于學校硬件和軟件設施的局限,以上提到的模式1和4未被無法被采用。作為留學生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師,筆者將所教的來自泰國、德國的30名留學生作為實驗班,將模式2和模式3融入課程教學中,做了相應的課程設計:
教學內容是詞匯時,用小游戲或者競賽的方式組織教學活動;教學內容是句型或語法時,適合使用模擬情景對話或情境游戲等;教學目標為語言技巧時,適當提高教學活動的難度,讓學習者在活動中綜合運用到詞匯、語法,并培養用漢語表達的能力;教學目標為漢語背景文化時,可利用基于任務的教學法讓學生自主探索,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給各個小組布置任務,小組成員通過網絡或圖書搜集資料,共同探討并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最后與其他的小組分享交流。漢語言翻轉課堂教學材料除了上述的教科書、網絡、教學活動外,還包括學生自主學習時觀看的教學視頻和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清單。
1、教學視頻制作
一般教學視頻分為三部分錄制,每一個教學視頻單獨講解一個組塊中包含的基礎知識和句型應用藩籬,并在視頻結束時指導學生進入下一步的額學習。教學視頻一般請另一名教師課上錄制,課下使用計算機軟件制作。視頻制作時穿插3D動畫和課堂筆記供學生參考。
2、學習清單制作
教師在學習單中標注當天學習的內容,包括:教學單元和需要完成觀看的教學視頻,課前預習材料(包括教學資料和網絡資源),鼓勵學生的話語,小結測驗等,最后幫助學生完成自我檢測,同時幫助教師了解學生自學情況。
本研究強調學生對漢語語言技能的運用,因為根據上海商學院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學定位,人才培養已應用型為主要方向。因此只通過傳統的考試無法準確評價留學生所得,筆者更為看重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以及學生應用語言技能的能力。教師的教學評價、學生的課前課上課后三個階段的情況以及最終對語言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教學課堂的互動情況等都應作為對外漢語課程教學評價體系的參照
1、教師評價
教師為學生制作的課前自學清單;教師在多媒體網絡上為學生制作的測試題的信度和效度;對于學生反饋的自學情況進行的總結以及對于下次課程的教學方案與設計等都是作為教師評價的參考因素。
2、 學生評價
學生通過小測試,檢驗自己的自學效果。
3、課堂表現評價
課堂上,由教師組成的互動小組在交流互助過程中運用漢語語言技能的表現情況,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表達能力,學生是否克服了運用外語的心理障礙并能夠順利進行漢語言交流。
通過以我校對外漢語留學生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課程設計和評價指標設計。我們大致可以歸納總結翻轉課堂對于對外漢語教學實踐的優勢所在:
1、 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包括口頭和書面的交流能力
2、符合新的教學改革理念。教學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改變教師和學生的傳統角色,教師轉變為導師的角色,將課堂的主體角色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學會學習。而翻轉課堂正好體現了這一核心理念,翻轉課堂讓教學過程更加開放,不僅解放了課堂時間,讓學生的學習時間變得更加靈活。學生除了課堂時間,隨時隨地都可借助多媒體工具掌握知識,讓學習效率獲得更大的提高。”
3、因材施教。我校留學生,多數是有一定漢語言基礎的漢語言專業學生。來到中國對他們最有利的便是學習語言的環境。學生除了課上時間,還可在課后與其他中國學生進行交流。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通過多媒體工具觀看教學視頻,有條件的學生可配備隨身工具,從而讓基礎差有困難的學生隨時隨地獲得語言學習的機會,學生可在課下與中國學生交流時針對性地將教學視頻調出,而獲得不同程度的答疑解惑。
4、 全面提升課堂互動。翻轉課堂全面提升了課堂的互動。具體表現在課堂中減少了教師的講解,教師只需將語法關鍵點進行講解并配合適當舉例,留給學生更多的課堂討論或學習活動時間。由于教師的角色已從內容的呈現者轉變為學習的教練,教師便扮演與學生交流、引導學生學習的角色,而不是發布指令的角色。
翻轉課堂比較適合小班教學,人數越少越容易掌控。在我校留學生的教學設計中,筆者并沒有將每一節課設計為純翻轉課堂的模式,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將翻轉課堂和傳統課堂結合使用。根據后測數據和課堂表現觀察,我們可以知道還是有一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夠理想,但是由于教學周期短,筆者無法判斷這些短期內進步不大的學生能否在長期的對外漢語翻轉課堂中受益。
參考文獻
[1] Jonathan Bergmann. Aaron Sams. Flip Your classroom[M]. USA: ISTE&ASCD, 2012.
[2] 楊剛,楊文正,陳立. “翻轉課堂”精彩案例.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03).
作者簡介
王天翔(1987-),女,江西南昌,漢族,文學碩士,上海商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教學法、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