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翠強
摘 要:人文關懷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維度之一,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人文關懷是相當必要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其中蘊含著明顯的人文關懷。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文關懷
一、人文關懷的必要性
(一)科技高度發展條件下出現人的異化現象
當今社會,隨著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社會也在不斷進步,其進步也是對人類運用科學技術、改進科學技術的真實記錄。人們的生活也呈現日新月異之勢,我們處于一個高效利用和研發科學技術的時代。在這個信息化高度發達的時代,最為方便與快捷的互聯網信息平臺得以形成。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改變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使得人類擁有了更加豐富的生活。但是,在人們享受科技所帶來的各種便利的同時,不可否認其危害也是顯而易見的。以通訊工具的發展為例,人們對通訊工具手機的依賴,從2G的普及到3G的發展再到4G的應用,功能越強大人們對其依賴性就越大,以致越來越沉迷于這樣的環境,逐漸地忽視了相互之間的交流,低頭族是當今社會較為普遍的現象。久而久之,人們的社會關系容易變得脆弱,情感慢慢淡漠,這一系列問題的背后所反映出的實質是人的異化。從科技的發展導致人的異化這一角度而言,人文關懷是相當必要的。
(二)黨的重大會議中對人的關注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五中全會中對人的關懷與重視更為徹底,切實從人這一主體出發來保障人的全面發展,并以此來彰顯人文關懷。
從實際而言,致力于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實施稅貧攻堅工程,實行資產收益扶貧制度,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改善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在教育方面,國家加大力度推動其和諧穩固發展,實現義務教育的均衡化,高中階段教育的普及化,中等職業教育的多樣化。在費用上,做到免除學雜費,率先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基于學生的切身利益及根本問題,為其順利接受教育提供綠色通道。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人文關懷的體現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總體來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三個維度來陳述,即國家、社會、個人層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從國家的維度提出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從社會層面而言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從公民個人層面評判的價值準則。
(一)國家維度為人文關懷描繪藍圖
每個人存在于這個世界,并不是孤立的,總是同這個世界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與交集。個人是置于國家之中的元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家維度的目標為人文關懷描繪藍圖。“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于最高層次的地位,起著統領作用。富強指的是國家富裕、人民強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依賴于整個國家的生產力發展程度,生產力發達,才能為人民源源不斷地提供財富。富強,涉及的是經濟層面的人文關懷。民主,則體現了政治層面的人文關懷。民主,即人民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是其實質和核心。民主,從更深的層面來解讀,也可稱為人民在政治上的自由,人民有參與到管理與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權利。民主,為人文關懷提供了政治保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文明的內涵豐富,具體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其內部又是相互聯系與制約的有機整體。和諧,集中體現了人文關懷,即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只有這些方面都得到了滿足,人文關懷才能真正地得以體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從國家維度來為人文關懷描繪藍圖,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處于最高層次,起著統領作用。
(二)社會維度為人文關懷營造氛圍
人是處于社會中的人,是處于一定的社會關系之中,人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發展。“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是從社會維度為人文關懷營造氛圍。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發展的自由。意志自由即,每個人做什么事、怎么做事的意志不受他人以及外界的干擾與控制,權利掌握在自己手里。在自由這個體系中,意志自由是基礎。在個人意志自由的情況下,才能夠談得上后續存在與發展的自由。只有個人的自由得以保證,才能稱得上實現了人文關懷。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真正的人文關懷,其一定是對人給予極大的尊重,在法律面前也毫無例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社會里,每個人平等地享受權利與履行義務。此外,平等也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公正有兩個方面的含義,即社會公平和社會正義,其與平等是一脈相承的。公平包括生存公平、產權公平、發展公平。正義即愛憎分明、是非清楚,與公平是息息相關的,在這樣的社會,人文關懷才是真實與具體的。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與手段,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其通過法制建設來維護和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制度保證。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依法治國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從社會維度來為人文關懷營造氛圍。
(三)個人維度為人文關懷提出規范
事物的存在與發展總是相對的,人文關懷也一樣。人文關懷并不是一味的自由與解放,也有一定的的規范與準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具體體現,是從個人維度來為人文關懷提出規范。愛國,是公民道德規范的基本準則,也是對個人的最低要求。愛國,基于個人對國家的情感依賴與認同,也是個人歸屬感的重要體現。敬業,即對公民在職業崗位上的態度要求。敬業要求個人對自己的職業與工作懷有敬意,熱愛并認真負責地去完成。誠信友善可作為一個整體來解讀,是指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需要具備的規范準則。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處于集體中的人,總是與他人存在著一定的交往關系。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需要相應的規范來約束,誠信友善是很重要的準則。誠信友善,具體說來就是城實守信、友愛和善,為人與人的交往過程確立了科學合理的準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從個人維度來為人文關懷提出規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體現與最新理論成果,挖掘其中的人文關懷內涵,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作者單位:重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參考文獻:
[1] 杜飛進.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哈爾冰工業大學學報,2012(5).
[2] 孫向軍.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其培育[J].中共中央黨委學報,2013(2).
[3] 田海艦.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維度[J].河北大學學報,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