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紅
摘 要:素質教育的深入和新課程改革的實踐,激發創新意識和強調自主學習主見成為語文教學的主流方向。小學語文教學作為學生教育的特殊階段,其富有情感、獨具個性的特點,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陣地。本文根據多年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經驗,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提升進行簡單探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7-255-01
作為素質教育的核心靈魂,創新教育是激發提升學生思維水平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創新教育以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礎,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小學語文獨特的學科性質和語言特點,通過教材、課外讀物、多媒體等在兒童的學習過程中激發其創新欲望,挖掘其潛在智力,培養創新的精神和人格。要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升,讓兒童敢于創新、勤于創新、樂于創新,從語文教學的系統工程層面來說,筆者結合多年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經驗,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創設課堂情境,激發學生好奇心和創造欲
良好的課堂情境,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條件。有關研究顯示,創新能力培養的重點是要給學生創造一種民主放松的學習氛圍,提供自由的心理環境,這樣才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積極進行思維思考。寬松、愉悅的課堂情境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基礎。所謂自由情境,就是在課堂上盡量減少對學生的限制,包括行為和思維,使學生能夠自由表現發揮。再者教師不應該對學生的獨特奇異想法否定或批評,要讓學生消除顧慮,敢于直接表達自己不同的見解。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發展的潛力。教師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才能讓學生體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和自由,真正建立起創新學習的自信。教師在課堂中要利用課堂內容、多媒體等多種媒介,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對所學的東西由好奇到感興趣,進而才能到達創新意識的萌發過程。
二、激勵質疑提問,促進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
俗話說:學源自思,思起于疑。質疑和提問,是一切創新活動的基石。只有善于勤于發現和提出問題的學生,才能有創新的欲望。質疑是一個人從已知領域向未知世界進入的觸角,是創新意識培養的關鍵。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多設置啟發性的內容,誘導學生進行質疑提問訓練,多質疑、多提問,才能對語言和文字產生思維的靈活變通和運用。
對同一個事物,同一段文字,要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方位,進行全面的解析和思考,讓他們的思維得到矛盾的碰撞,產生新的想法。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讓學生置身一個共同探索思考的氛圍中,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和溝通。同時教師適當地將教學信息進行發散,學生可以在更多的信息中產生質疑和提問,以引出更多的創造性思維。學生在對已知事物進行新的角度和途徑質疑思考的時候,就是獨特新穎見解出現的開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保護好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抓住其思維中靈活、獨特和流暢的部分,積極進行創造力的培養,促進他們創新能力的發展。
三、評價鼓勵創新,積極啟發學生自主性創新
積極的評價是啟發和調動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正面的肯定鼓勵,輔以適當的側面矯正,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保障。評價可以有教師的評價,也可以是學生的評價。教師應當教會學生正確合理地吸收別人的評價,同時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發表意見建議,在討論和交流中撞出創新的火花。教師的評價是一根指揮棒,要向創新的方向前進,鼓勵學生的新見解、新思路和新方法,保護學生異想天開的想象力。具體到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包括朗讀、敘述、提問、找關鍵詞句等等,首先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同級輩的交流評價可以促進他們的學習熱情。若同學之間無法解決或者爭議較大的問題,再由教師出面進行講解和引導。
四、優化教學方法,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
轉變思想,更新觀念不是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要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學過程不應該是以教案為劇本,以教師為主角,以少數學生為配角,以多數學生為群眾的課堂演出過程,而應該是一個動態的創造過程。教師的重要任務是激發學生具有積極性的思維— 尤其是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真正使課堂活起來。
1、引導學生在主動參與中發展創造性思維
主動參與學習是發展創造性思維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學生能進行自主學習的一種能力表現。只有主動參與才能充分發揮主體的能動作用,激發思維,發揮潛能,迸發創造火花。要獲得如此良好的學習狀態,課堂教學就得營造一種主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創造一個有利于探索創新的學習情境,形成一種互動發展的學習格式。
2、引導學生在大膽想象中發展創造思維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能概括世界的一切……”,同時,想象力也是創造思維過程中最重要的能力,它是一種酶,能夠活化知識。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可利用課文中的插圖進行想象,或對課文情節進行補描,或對故事結尾進行推理,也可對文章細節進行拓展等;引導學生據圖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想象,讓學生在思維的天空中盡情翱翔。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這個特殊的過程中,教師要帶著十足的創造意識,注重創設民主、愉悅的課堂情境,尊重學生的個性,引導學生質疑思考,抓住一切有利的時機激發學生的創新潛力。同時要發揮家庭和社會的作用,利用家庭和社會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個性品質。創新教育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呈現出來的,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真正得到發展,為培養適應時代全面發展的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黃麗芳.挖掘學生潛在的創新能力淺議[J].職業教育研究,2004,(11)
[2] 陳黎明.創造是語文教學的核心[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22)
[3] 程新魁. 如何把創新教育貫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04)
[4] 喬曉燕.語文教學的創新思考[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