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俊
摘 要:《數學課程標準》把培養數學思考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之一,要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教會他們如何思考,有一雙能用數學視角觀察世界的眼睛,一個能用數學思維思考世界的頭腦。沒有數學思考,就沒有真正的數學學習,也就是沒有效果的教學。本文從積累數學基礎、發展數學能力、培養思考習慣等方面闡述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
關鍵詞:數學;思考;能力;習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7-315-01
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當然也就離不開數學思考。數學思考從哪里來,從數學教育中來。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僅傳承和發展人類優秀的文化,還要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想象能力,提升學生的理性思維、審美智慧和創新精神;還要讓學生經歷數學發現的過程,學會“數學思考”。
一、積累基礎數學
1、積累知識和技能。基礎知識和技能對進一步學習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學習就像建房子一樣,如果基礎不牢固,房子是無法建下去的:即使勉強建下去,輕則白費心機,重則房毀人忙。如果房子的基礎牢固,就像用石磚做房子一樣保存很久很久,如北京的故宮一樣。可見,基礎知識和技能在學習的過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學生們也深有體會:對以前所學的基礎知識掌握的比較好的同學,在此知識基礎上的同類知識的“同化”學習比較容易;相反的,學習起來就會感到吃力與苦難。基礎知識不但對進一步學習產生影響,也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產生影響,還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2、感悟數學思想。數學思想方法是伴隨學生知識、思維的發展逐漸被理解的,數學思想方法的感悟是在學生數學活動中積累的。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可以使學生自覺地將數學知識轉化為數學能力,最終通過自身的學習轉化為創造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中的基本的數學思想有抽象、概括、歸納、化歸、分類、類比、函數、方程、數形結合、符號、模型等。那么,如何有效讓學生積累數學思想。我們老師可以嘗試。立足數學本源,挖掘并滲透數學思想;在知識的發生過程中,體驗數學思想;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凸現數學思想;在總結知識的過程中,歸納數學思想;引導學生養成反思習慣,增強數學思想的應用意識。
3、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積累基本數學活動經驗”是基于“動態的數學觀”,把數學看成是人類的一種活動,是一種充滿情感、富有思考的經歷體驗和探索活動。“數學基本活動經驗”可以這樣理解:指在數學目標的指引下,通過對具體事物進行實際的操作、考察和思考,形成和積累的過程知識。數學基本活動經驗有兩個層面。從靜態上看,它是一種從屬于學生自己的“主觀性知識”,是學生經過數學學習后對整個數學活動過程產生的認識,包括體驗、感悟、經驗等,雖然這只是學習個體主觀上粗淺的、感性的認識,或者是不那么嚴格的隱性認識,但這種經驗是有意義和價值的。從動態上看,它是過程,是經歷。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更關注過程的教學,“經歷過程”不僅僅是讓學生經歷知識產生的過程、知識的呈現方式,而且更是指探究的過程、思考的過程、抽象的過程、預測的過程、推理的過程、反思的過程等等,從而積累觀察、操作、猜想、歸納推廣等活動經驗。
學生的數學思維習慣,總是從簡單到復雜,從具體到抽象,逐步積累、逐步掌握方法的。我們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不同學段的要求,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善于觀察、加強分析、合作交流,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在活動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感悟數學思想和思維方式。
二、發展數學能力
廣義地理解,數學能力是指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它基于數學知識的掌握而不僅僅是為了獲得數學知識。
在教學實際中,我們的教師總有這樣的議論,也為此常常焦慮不安,認為要發展學生的能力,就要找一些難題,找一些奧數題,然后灌輸給學生,以為這樣有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其實,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功夫應下在課堂上,應以課本為基本題材。數學的思想方法都隱藏在課本例題或習題中,我們在教學中要善于對這類例題或習題進行必要的挖掘,即通過一個典型的例題或習題,最大可能的覆蓋知識點,把分散的知識點串成一條線,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數學教學應該設計成為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再發現、再創造過程,從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問題的探索過程。”
三、培養思考習慣
習慣,是在不知不覺中養成的。好的習慣會讓我們受益終身,壞的習慣如果不及時糾正,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巨大的。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對于孩子的成長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老師們要引導學生開展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各種問題的活動。要鼓勵學生認真地分析問題、探尋解題思路、落實解題步驟,并要及時反思解題過程,想想問題中涉及了哪些數學知識和思想方法,能得出什么規律。學好數學離不開解題,但解題教學需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盲目做題,勞而無功;方法得當,事半功倍。我認為,做數學題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加深理解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幫助領悟數學基本思想,積累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學習習慣,最終使學生學會思考。
參考文獻:
[1] 高迎傳.小學生兩種重要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思考[J];學生之友;2013
[2] 梁國釗.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構想[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S3期
[3] 楊淑萍.小學生數學能力培養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