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明
學生社團
——“自我課程”建設的探索樣本
■徐明
作為鎮江市義務教育發展比較快、比較好的學校,近幾年來,丹陽市華南實驗學校先后建立了100余個社團,涉及文學、藝術、科技、體育、研究和社會實踐6個板塊,引領鎮江市社團建設風氣之先。這么多社團,到底是負擔還是機遇?到底是擺設還是教育的起點?或者說,學生社團的根本目標又是什么?基于上述思考,“社團活動課程化”這一概念在該校應運而生,該校的社團建設走上了在國家課程的指導下,在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大框架下,以提升學生能力為標志的自主學習、自我教育之路。
“自我課程”建設的前提是自我策劃。自我策劃相當于讓學生自由命題,即由學生自主研究社團活動課程的內容與形式。該校學生往往通過“選主題、定方向、議內容、同研究、共交流、寫報告”6個環節展開自我策劃。作為“自我課程”第一階段的學習,學生通常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例如,有的社團成員會根據課程學習的內容,通過召開社團會議的形式,共同商討選用怎樣的課程形式;有的社團成員會在內部交流的基礎上,進一步向教務處老師咨詢如何確定課時、時長及活動次數;還有的社團成員會對課程評價要素進行梳理,擬訂的標準頗為簡潔到位。這樣的做法將“社團活動課程化、課程活動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同時鍛煉了學生的能力。
“自我課程”建設的關鍵是自我管理。在“社團活動課程化”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是主角,教師則是配角。每次活動中,教師的職責就是巡視,在巡視中發現問題、提煉亮點、推廣經驗。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自我管理,他們有的給學生設計的活動方案出點子,有的發揮專長對學生進行技術指導,有的參與學生的辯論,有的帶領學生走進社區,有的與學生一道參與課外實踐或調研……“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思想在該校真正得到了實現。
“自我課程”建設的重點是自我運作?!白晕疫\作”的著力點是突破課程學習資源這一瓶頸,華南實驗學校在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在“社團活動課程化”學習資源的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信奧社團借助江蘇省丹陽中等專業學校的技術師資,引進了“單片機”“CAD制圖”等5個項目;電子科技社團借助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以及南京、鎮江兩地的高校資源,引進了“機器人”等項目;氣象社團充分利用中國氣象局在丹陽地區的資源,進行了“校園氣象觀測”項目的創新研究,并被中國氣象局定為“全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園氣象站”。這些舉措有效地利用了各種社會資源,豐富了社團活動的內容,提升了社團活動的內涵,很好地解決了“自我課程”學習運作過程中的難點。
“自我課程”建設的突破是自我完善。在華南實驗學校,其“少年科學院”以及各種研究所的建立,已經基本完成了從分散到規范的組織建設工作,“社團活動課程化”研究學習也從“個體作戰”發展為“團隊作戰”,例如,有的研究所配備了多名輔導教師,充分調動集體的智慧開展活動。而無論哪個社團,都十分注重教材建設。在該?!渡鐖F課程標準》的引領下,截至2015年,各社團已經陸續研發出6大類50個序列,總計達200萬字的校本教材,使得“自我課程”得到了進一步完善。
社團“自我課程”是學校課程建設的新載體,是社團活動的方向。“自我課程”很新、很難:“新”,在于它代表了教育的發展方向;“難”,歸根結底在于學校和教師的準備不足。面對這樣的“新”和“難”,華校人表現得很“傻”“很天真”:這種“傻”,說到底就是對教育理想的堅守;這種“天真”,就是對教育規律的尊重。
(作者為鎮江市教科所所長,江蘇省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