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俠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各階段各科目的課堂教學中,學生興趣的提高都是教師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小學語文教學亦是如此。學習興趣作為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靠強制是不可能形成的,甚至會產生負面效果,因此語文教師要通過教學方式的轉變與創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讓其掌握更多的知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學習興趣;創新
語文是一門具有個性、充滿情感的教學科目,大多都是課文的形式。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死板的一字一句地分析,而忽略了對課堂氣氛的調節,導致學生很難有興趣學習。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語文教師應抓住這一特征,根據教學需要合理地改變教學方式。本文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興趣的提高做出幾點探討,望大家指正。
一、提高學習興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1.提高學習興趣能夠促進教育功能的實現
在我國的小學語文課堂上,由于應試教育的觀念,教師一般都采取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只是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教學內容,乏味枯燥,而不注重學生對于教學的感受,導致學生對語文課失去了興趣,進而影響教學功能的實現。由此可見,教師應當致力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快樂教學的方式,相比枯燥的照本宣科來講更加能吸引學生的參與,既不會強制使學生更加反感,還能讓學生在一種愉快的氛圍中主動接受知識,并從中有所感悟。
2.提高學習興趣能夠調節課堂氣氛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課堂氣氛的調節,使整個課堂處于一種輕松、民主、平等的和諧氛圍中,從而使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更加接近,更加容易進行知識與情感的交流,也有利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進而提高學生對于語文課堂的興趣。教學分為教和學,二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教師通過對教學進程的把控,經過一定的組織,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習興趣,能夠調節課堂氣氛,還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由此進入良性循環。
3.提高學習興趣能夠加強知識的吸收
興趣是進行學習與探索的原動力,是能夠給予人們方向與指引的鑰匙,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養成快樂的心態來對待學習,敞開心扉接納更多的知識,感受語文與文字的魅力,深入掌握更多的語文內涵。尤其是在信息時代,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等現代設備,將書中文字描繪成圖畫、音樂,讓學生身臨其境,提高學習興趣,這樣一來,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吸收將事半功倍。
4.提高學習興趣能夠培養學生對語文的情感
如果學生對教師所講的內容充滿興趣,就會自然而然地激發出潛在的求知欲望,并潛移默化地喜歡這一科目以及科目所對應的教師,語文便是如此。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盡量使用恰當的、有藝術性的語言和方式來吸引學生,培養學生喜歡語文、熱愛語文的心,并積極設立一些有意義的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快樂中感受語文的魅力,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加深對語文的深深情感。由此可見,提高學習興趣能夠提升學生對語文的情感,從而更好地學好語文。
二、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興趣
1.課初導課是關鍵
列夫托爾斯泰有句名言,教學要想成功,不在于強制,而在于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要想讓學生掌握扎實的語文知識,提高課堂效率,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學生的興趣,課上最初幾分鐘的導課就顯得十分關鍵,能否抓住學生的心,就要看教師能否巧妙地進行導課。首先,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開動腦筋去思考回答,提高學生的興趣。其次,教師也可以運用音樂、圖片等多元形式進行導課,還可以設置懸念,讓學生在無限的好奇之中產生自主探究的欲望。這樣一來,從課堂一開始,教師就抓住了學生的心,為整節課的進行建立了良好的開端。
2.圖文對照,吸引眼球
小學生對于圖畫的想象要比文字大得多,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圖文對照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興趣。課文當中有不少插圖,教師也可以提前準備一些相關的圖片,這些圖片能夠反映課文的重要思想,化解文中的難點。如此一來,學生通過對圖片的仔細觀察及合理想象,能夠更加深層次地理解課文,同時也不失趣味性。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作者通過細致優美的描述向大家展現了桂林山水的醉人景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展出系列關于桂林山水的圖片讓學生欣賞,并讓其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在觀察圖片細節之后,可以讓學生在課文中尋找對應的語句或段落,進而分析學習這些語句段落。學生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就仿佛身臨其境,思緒隨著教師出示的圖片一步步深入,不僅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的獨特魅力,也掌握了作者的描述手法和中心思想,在一片興致盎然中結束了學習。
3.合理創設文中情境
當學生對語文充滿了研究的興趣時,就不會把學習語文看成一件辛苦難熬的事情,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盡力研究創新型的授課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合理創設文中情境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在現代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結合視頻、動畫的形式,動靜結合,視聽結合,向學生展現文中所描繪的情境。另外,由于語文課文中很大一部分都具有極強的故事性,對小學生而言更具有吸引力,因此教師在講授這類課文時,可以提供學生表演課文的機會,以誘導學生提升興趣。例如,在學習《晏子使楚》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提前布置作業,讓學生自己分組自學,通過查找資料編排劇本,掌握晏子以及其他角色的人物性格,明確中心思想,充分開發自己的想象力,在課上進行表演。通過表演,提高了學生對于語文課文的興趣,更愿意接受教師所講的知識,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4.聽說讀寫互相結合
要想學好語文,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缺一不可,但很多語文教師只注重聽,也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只是乏味地不停講授,讓學生坐在下面聽,而忽略學生的說、讀、寫能力,導致課堂索然無味,學生沒有興趣。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地讓學生自己說、自己讀、自己寫,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全面的語文能力。例如,教師在寫板書時,可以適當讓學生主動寫,學生就會主動分析課文的重點,如果同時讓幾位學生一起寫,學生的興趣會更加濃厚。讀課文時,教師也可以采取分角色讀、分組讀等創新形式,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同時,教師也要注意說的方面,例如很簡單的東西,學生能夠表述清楚的,就盡量讓學生來說,不要一味地承包課堂上的話語權,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5.交流互動,培養興趣
新課程要求學生要具有良好的交流合作能力,這樣不僅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還能夠通過交流取長補短,教師如果能夠合理提供交流互動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獲得學習的動力與信心,使整個課堂的氛圍處于一種和諧的狀態,每個人都積極地參與其中,成為課堂的主角。在小組討論之后,教師還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在師生的交流之中,學生對教師的好感增加,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度得到提升,同時亦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6.合理評價,鞏固興趣
小學生具有強大的自尊心,但較為脆弱,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給予適當的鼓勵,以鞏固學生對于語文的興趣。學生渴望得到老師的肯定,教師也要明白這一點,在課上可以給予學生夸贊,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是學生繼續努力的動力。例如,學生在回答完問題或朗讀完自己的作文之后,教師可以針對性地進行鼓勵,讓學生能夠擁有一種自豪感,以及受老師重視的滿足感,繼而激發出更強烈的學習欲望。學生如果充滿了學習的自信,就會喜歡老師、喜歡課堂,對語文課堂充滿興趣與期待。尤其是在課堂即將結束的時候,教師對這一節課學生的表現做出統一的鼓勵,能夠鞏固一節課上學生積累的興趣,使那份興趣能夠保存下來,這樣每節課都不斷激發與鞏固,學生對于語文課堂將持續充滿興致,長此以往,每節語文課都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長期以來,很多學生抱怨語文課堂枯燥乏味,教師往往采取傳統的說教方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氣氛沉悶壓抑,導致學生沒有充分的學習興趣,不利于知識的掌握。興趣作為獲取知識的原動力,能夠推動學生自主探索,產生求知欲望,提升綜合的語文素養。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制訂完善的教學計劃,從課前、課上采取適當的教學方式,營造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積極評價,鼓勵學生,讓學生在快樂中獲得知識,提升課堂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尹紅.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科技創新導報,2015(11).
[2]張顯英.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4(24).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