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君
摘 要:從當前廣大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情況來看,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直接影響到了課堂教學質量,要求教師采取措施加以完善。立足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現狀,重點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素質教育;專業素養;教學需求;教學問題;教學對策
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而且能夠提升他們感受美的能力,對于活躍思維、提升綜合素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農村教育長期對于音樂教學的不重視和疏忽,以及音樂教學師資力量不足、教學投入不夠等主客觀原因,農村小學音樂教育一直處于邊緣狀態,無法發揮出其積極的效用。這就成為制約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發展的主要原因。
一、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音樂作為小學教育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成效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綜合素質狀況,因而需要得到教師的高度重視。新課改形勢下,音樂教育成為素質教育實施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證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特別是對于農村學生而言,他們不同于城市學生很早就會接觸和學習到音樂、舞蹈、美術等興趣開發課程,因此,在農村學校開設音樂教學課程就很有必要。農村小學音樂教學可以補償學生對于素質教育各個環節接觸的不足,也能夠促進農村小學生音樂素質的提升。
二、農村小學音樂教學面臨的問題
1.教育觀念落后,對音樂教育不夠重視
長久以來的應試教育使音樂教育被邊緣化,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生升學成績側重的學科上,這已是很多學校不可避免的事實。音樂課成了一塊雞肋,教學起來不見成效,不開設又不能達到有關部門的要求。當學校和教師把音樂教學作為可有可無的學科時,就不會在師資配備上和教學改革上花力氣。
2.師資力量薄弱,缺乏音樂專業素養
農村教育相對于城市教育來說,無論是在教育資源的分配上還是教育教學技能和策略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這種差距在語文、數學這類主要學科上的表現已經很明顯,更不要說音樂教學了。在農村小學從事音樂教學工作的教師,往往不是專業學習過音樂、懂得音樂的老師,他們可能就是一個音樂愛好者,也可能只是對音樂有點興趣,甚至有些教師都不具有音樂基礎知識。由此看來,音樂教學師資力量薄弱,在農村小學教育中普遍存在。
3.教學設備落后,難以滿足教學需求
由于地區差異對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合理,使農村小學的教育設施比較匱乏。對于音樂教學來說,多媒體、音響設備、伴奏樂器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施。但是因為教育投入的不足,農村小學的音樂教學設備都比較陳舊和落后,既不能滿足教師教學的需要,也不能滿足學生練習的需求,最終使音樂教學成為無源之水。
三、解決農村小學音樂教學存在問題的策略
1.改變落后意識,注重學生素質的培養
解決農村小學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的根源就是要轉變思路,改變落后的教育教學觀念。新課程改革中,對于素質教育的要求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農村小學就應該借助這樣的教育改革,樹立起素質教育的旗幟,為每個學生的發展而教育。學校在制訂教育目標時要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發展需求出發,著眼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音樂教育應當被重視起來,并且要根據不同學校、不同班級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方案。
2.聘請專業教師,加強教育教學培訓
教學質量一方面在于學生的素質,另一方面又體現在教師的教育教學業務能力上。在學生的素質不能立即改變和提升的情況下,提升教師的業務素養就成了提升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要想提高農村小學音樂的教學質量,就要聘請專業的音樂教師進行執教。另外,為了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和教育水平的提升,就需要學校定期組織教師參加教育教學培訓,這樣不僅豐富了教師的業務知識和素養,還開設和拓展了教學方法,有助于借鑒他人經驗。
3.增加教學投入,改善教學硬件設施
教育的發展是需要一定投入的,不僅表現在師資力量等軟件條件的投入,還表現在教學設施等硬件條件的投入。對于農村小學來說,本身的教育投入就比較少,教育資源分配比較匱乏,在音樂教育上的投入就更是少之又少。但是音樂教學中的音響設備、伴奏設備、專業書籍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這又構成一筆重大的教育開支。因此,為了滿足學生對音樂學習的需求,學校必須在教育投入上加以傾斜,不斷提升教學設施水平。
4.豐富校園文化,創造音樂教學環境
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是離不開音樂的,而積極的校園文化氛圍可以營造出更為和諧的音樂教學環境。因為學生樂于去參與校園文化活動,就會更多地對學習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提升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
農村小學的音樂教育還存在很多問題和阻力,這其中有觀念上的落后也有教學策略的失當等因素,而且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得到徹底的根除。這就需要學校和教師在積極探討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有效途徑的同時,堅信教育理念、堅守教學崗位。相信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會越來越先進、越來越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陳海燕.新課改背景下農村小學生音樂興趣培養探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1).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