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摘 要:如何使數學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是教育工作者應該不斷實踐和探索的問題——表揚獎勵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數學知識生活化,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強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關鍵詞:靈動;表揚;獎勵;生活化;動手;實踐
數學課堂如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這門學科的無限魅力,使學生樂學、學會、會學呢?實踐表明,只有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才會細心地觀察生活,并設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下面就“如何讓小學數學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幾點做法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表揚獎勵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首先要設法消除學生的緊張畏懼心理,對表現好、有進步的學生給予適當的表揚。鼓勵學生敢于質疑,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充滿生機和活力。例如,平時的教學中,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一旦獨立正確地完成了一道題時,我就會第一時間給予他們表揚和鼓勵。也有時把學生分成小組進行比拼,對于優勝組給予發紅旗或發紅花獎勵。學生得到老師的獎勵,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更高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二、數學知識生活化,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數學是為了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學中我有意識地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會適機地創設問題情境,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穩定性時,我讓學生回憶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原理?學生反饋說有自行車三腳架、瓦房頂、照相機三角支架、某些鐵塔、電線桿等。通過創設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使學生體會到了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細心觀察的習慣,增強了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加強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要讓數學課堂靈動起來,充滿生機和活力,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不可忽視。例如,教學“長度單位”時,我讓學生帶長度單位的丈量工具,如格尺、米尺等,先讓學生測量出一厘米的長度、一分米的長度,并把它們畫在本子上,然后讓學生用手里的工具量一量課桌的面長、寬、高分別是多少厘米?接著,我讓學生猜一猜我的身高,然后找學生用米尺量一量我的實際身高,學生爭先恐后,躍躍欲試,表現出極高的熱情。在這個活動中,學生增長了知識,鍛煉了動手操作能力,同時活躍了課堂氣氛。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應從生活經驗入手,通過多種形式,創設問題情景,在動手實踐中,讓學生體驗到“學數學”的樂趣。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