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紅
摘 要:小學語文是學生語文學習的起步階段,此時奠定的語文基礎以及語文思維方式將會對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產生深遠影響。語文教學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學生理解語文知識往往會走入誤區,許多教師和研究者就這些問題深入探討,為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研究出的教學方式和科研成果層出不窮,以活動為基礎的教學被許多教育研究者認可,主要探究了活動化教學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問題;名作閱讀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競爭方式的改變,我國分析了當下社會急缺的人才類型,并深刻總結了以往教學的經驗,推出了新課改,隨著新課改在全國范圍內的實施,語文教學越來越走向素質教育的道路,小學語文迎合這一要求,要建立一個合作探究、自主學習、主動提問、積極性高的新式課堂。目前,在我國的小學語文低年級教育中,閱讀課的教學一直是難點,以下就以閱讀課為例,分析以活動為基礎的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研究。
一、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親身參與其中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作為引導者,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有些閱讀名作具有很強的故事性,以情感為主線,情感或舒緩或激昂,以人教版小學語文為例,在《丑小鴨》閱讀教學中:
丑小鴨來到樹林里,小鳥譏笑他,獵狗追趕他。他白天只好躲起來,到了晚上才敢出來找吃的。
秋天到了,樹葉黃了,丑小鴨來到湖邊的蘆葦里,悄悄地過日子。一天傍晚,一群天鵝從空中飛過。丑小鴨望著潔白美麗的天鵝,又驚奇又羨慕。
天越來越冷,湖面結了厚厚的冰,丑小鴨在冰上凍僵了,幸虧一位農夫看見了,把他帶回家。
一天,丑小鴨出來散步,看見丁香開花了,知道春天來了。他撲撲翅膀,向湖邊飛去,忽然看見鏡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個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長長的脖子,美麗極了。這難道是自己的影子?啊,原來我不是丑小鴨,是一只漂亮的天鵝呀!
該部分是應當進行文本細讀的典型段落,教師應當先進行朗讀,注重文本情感的細節處理,讀出文本的真情實感,從而讓學生從丑小鴨因為太丑受到同伴的欺負,到丑小鴨變成美麗的白天鵝的過程中感受丑小鴨的情感波動。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進行想象,配上音樂,讓學生想象自己正置身于現場當中,之后再對文本中的細節進行解讀,讓學生從這個小故事中體會大道理,感受其情感表達和語言運用的妙處,此時教師已經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十分貼合的情境。然后由教師為學生布置一個小型的話劇表演,安排適當的人物和對話,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各自扮演文章中的角色,學生要盡量做到表情、動作、情感都到位,這樣讓學生親身參與活動當中,更加能夠讓學生體會到文章閱讀中的情感。如果讓學生親自演話劇有些難度,教師就要在班級里播放有關《丑小鴨》的視頻,慢慢給學生進行引導。
二、運用問題式教學,激發學生自主思維
成功的語文課堂教學能夠與學生所處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征相符,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知識,并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斷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自主探索欲望,因此,小學生在課堂上是否能夠提出有建設性和創新性的問題也是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在教師的合理引導下,問題式教學能夠瞬間讓班級學生凝聚起注意力,積極主動去思考,如果自主思維形成習慣,教師的教學將會事半功倍。
提問式教學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的思維與教師、與教材保持高度一致,但從目前的教學實踐來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式教學法并沒收到應有的效果,究其原因,最明顯的就是教師所采取的引導方式并不適用于提問式教學法的運用,大概有以下幾種漏洞:
1.教師教學任務過重,每節課堂都有大量的教學任務要完成,課堂內容安排過滿,講課的速度把握不好,就會導致學生對語文課堂感到厭煩,一節課下來,身心俱疲,有可能連課堂上教師講授的內容都沒完全掌握,更不會有精力去提出問題。
2.提問不能毫無章法,學生有疑才會有問,如果說“問什么”“怎么問”并不是教師的任務,那么這個“疑”就需要教師發揮能動作用去引導學生“生疑”,問題好不好,有沒有價值,是跟這個“疑”分不開的,教師必須深刻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
3.教師要在適當的時間安排提問環節,提問要恰到好處,教師要注意給學生留下思考的時間。
4.提問時的課堂秩序得不到保障,小學語文課堂大多十分活躍,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有利于語文知識的學習,有過經驗的教師都會發現,教師在提問問題讓學生踴躍回答時,課堂氣氛是最活躍的,但這也有個弊端,因為良好的課堂紀律是保障學生學習知識的前提,因此,教師應當安排好學生提問環節,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保障一個良好的課堂紀律。
總之,觀察現在我國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許多老師都愿意采取豐富多彩的活動來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課外和課堂都可以采用活動性的教學方式,創設情境,學生表演話劇,以及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課外活動或者課上探討等方式解決,都是活動性教學的體現,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的難題,以活動為基礎的教學適用于閱讀教學,但經過實踐探究,活動性教學同樣也適用于識字、拼音等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究其根源,是因為活動性教學正好與小學生思維活躍、活潑好動的年齡特征相符,再經過不斷完善,必能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創建一個高質量的課堂。
參考文獻;
[1]孫靜.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頻率、比率與效率”研究[D].魯東大學,2014.
[2]郭海燕.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現狀調查及其策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3]王麗梅,張立云,趙玲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初探[J].科技創新導報.2013(03).
[4]張進,韓麗.論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J].教育教學論壇,2011(2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