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會永,崔燕,崔輝,田兆君
(湖南科技大學 能源與安全工程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
安全工程專業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途徑探索
牛會永,崔燕,崔輝,田兆君
(湖南科技大學 能源與安全工程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培養本科生的創新意識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關鍵是對其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闡述了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結合湖南科技大學安全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專業特色以及教學實踐,提出了提高安全工程專業本科生創新能力的相關途徑。
安全工程;創新能力;教學實踐
創新能力, 指的是能夠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開發具有一定價值的新理論或新物質的能力,是思維能動作用在從事科學研究和其他實踐活動中取得突破的能力。當代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所需要的創新能力是各行各業經濟競爭的核心。作為新時期安全工程專業的大學生,如果沒有較高的安全素質與創新能力,很難迎接未來的挑戰。筆者結合安全工程專業的特點與發展趨勢,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途徑進行了探討和分析。
當前,在激烈的就業競爭壓力下,很多大學生因為某些因素而難以就業,創新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用人單位在選擇員工時逐漸注重其創新能力,創新能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利益,也能使科技得以進步,產品得以更新換代。培養高素質創新型專業人才是高等院校的基本任務,而原有的培養模式及理念已不能滿足當代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為適應新形勢,必須改變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培養方式,著重培養創新型專業人才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與趨勢。因此,在當代社會背景下,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新意識已刻不容緩。
2.1安全工程專業應用創新型人才的素質特征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屬性為綜合學科,本學科與所有涉及安全問題的其它分支學科都相關,并集中表征了它們的共性。安全工程專業的人才具有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等特征。同時,由于安全事故具有很強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對安全問題不僅需要技術領域的突破,同時,也需要做出正確的決策與管理,這就需要創新型人才。安全工程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應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實踐能力的鍛煉以及創新能力的引導[1]。
2.2我校安全工程專業發展歷程及特色
湖南科技大學安全工程專業的前身為原煤炭工業部所屬高校湘潭礦業學院開設的礦山通風與安全工程專業,創建于1985年,1986年開始招收本科生,是煤炭部最早開辦的礦山通風與安全工程專業之一,也是湖南省最早開辦的礦山通風與安全工程本科專業,1999年更名為安全工程專業。2003年獲安全技術及工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獲礦業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8年獲安全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 2011年獲安全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目前,擁有煤礦安全開采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和國家二級煤礦安全培訓機構資質。2007年,與湘潭平安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組建了湖南省礦山通風與除塵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06年被批準為湖南省重點建設專業。2009年被教育部批準為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建設專業。
我校安全工程專業的特色是“立足礦山,服務南方,兼顧其他”?!傲⒆愕V山”,就是重在培養面向礦山,具有行業特點,能從事礦山安全工程方面的規劃設計、檢測分析、事故預防與控制、監察評估與研究開發工作,懂技術會管理、德才兼備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胺漳戏健保褪侵饕獮槟戏礁魇∨囵B高素質的礦山安全工程技術與管理應用型人才和創新型人才,把本專業建設成為南方各省重要的礦山企業安全技術與管理人才培養基地和科學研究基地?!凹骖櫰渌本褪峭瑫r兼顧到建筑、企業生產、政府安全監督管理、安全經濟研究、風險管理與保險、工業衛生防治等諸領域的安全。
2.3安全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要求
制定科學的培養目標是人才培養的首要任務。根據教育部制定的基本的培養目標,我校安全工程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安全工程專業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應掌握化學、物理、電工電子、工程制圖、工程力學、傳熱學等方面的基礎理論。掌握安全科學、安全管理、安全技術和職業健康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從事安全技術及工程、安全監察與管理、安全健康環境檢測與監測、安全設計與生產、安全教育與培訓、安全評價與咨詢、安全科學研究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質。畢業后能在政府安全監察部門和煤礦及企事業單位,從事安全技術及管理工作。安全工程專業學生主要通過災害防治技術及工程、通風與防塵、安全監測與監控、安全原理、安全系統工程、安全監察和管理等專業知識的系統學習和實踐,獲得安全工程師的專業訓練,培養學生掌握安全科學及工程的基礎理論,以及從事安全工程設計、施工、管理、監察、評價、咨詢和相關研究工作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3.1開展教學改革,增強教學效果
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依靠課程教學。與基礎課相比,專業課中的很多概念或公式都是以工程實踐為背景,其內容與專業研究領域密切相關,然而,對于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的學生而言,在學習的過程中普遍感到困難,并且枯燥無味,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學習專業課的興趣,同時,增加了專業課的學習難度。因此,為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專業課程,在理解與吸收的同時,還要得到素質培養以及創新能力的提高,相應的課程內容必須進行教學改革,改變授課模式,以提高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興趣。首先,增加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體系的課程,使學生清楚將要學習的專業課程之間的關系,增強對專業的理解與認識。如:湖南科技大學安全工程專業在大一新生增開“安全科學與工程導論”等課程,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其次,結合工程實際應用,提高學生對復雜公式的理解程度。最后,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介紹安全工程學科專業領域最新研究進展,結合教師個人的工程項目研究經歷,將課程內容與工程實踐有效結合,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興趣。
安全工程系教師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聯系教學工作和教學改革的實際,積極開展教學改革方面的研究。近年來,承擔1項省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和2項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為安全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平臺。
3.2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以及課程考核標準的多樣化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最常用的教學方法,它通過對事故案例的分析與講解,使得學生能夠理解專業課的理論知識。形象而生動的案例分析,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思維創造性,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由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并且能夠牢固的掌握相關的拓展知識。
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教材是專業學科領域的專家根據多年的知識積累而編輯的,它涵蓋了學科領域的基本學術成果,并按照學時要求所組織的基礎專業知識匯總。教師在課堂上應引導學生學習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由學習教材提高為學習學科[2],因此,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增加對本學科學術前沿的介紹,使學生了解本學科的研究現狀及目前存在的問題。學生往往喜歡完成有挑戰性的任務,因此,教師應在課堂上介紹當前研究的難點,以激發學生學習與研究興趣,并能主動在課下查閱相關研究資料,主動與老師交流,探討解決當前研究難點的途徑,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問題引導式學習。老師在課堂上應當關注的是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首先提出問題,用問題來引出教學內容,將學生的思維轉向為解決問題而學習相關知識。如:安全工程專業的生產實習與畢業實習等實踐環節,實習帶隊老師在實習之前將實習過程需要完成的任務告知學生,對實習單位的生產工藝流程進行危險源辨識與分析以及防護改進措施的設計等,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各種教學環節中主動進行學習,并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合作式教學方式。不少專家學者研究發現,合作式教學方式不僅能使學生很好的理解并掌握課堂上的專業知識,而且使學生能夠很好地與他人交流與合作,為以后順利進入工作角色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相互學習、相互包容也是合作式教學的關鍵。
每一門課程結束后,都會有不同形式的課程考核方式,傳統的考核方式為試卷考試,開卷或閉卷可根據課程考試大綱的要求及課程特點來選擇。不同的課程應該有更適合的課程考核方式,如我校安全工程專業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課程,完成體系文件的編寫是這門課的考核方式。根據體系文件的要求,將學生分成若干個組,每個小組負責一項具體內容的編寫,完成后由小組負責人在課堂上使用幻燈片進行講解,最后匯總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文件。任課教師根據體系文件的完成情況以及匯報情況核定考核成績。由于體系文件的完成過程全部在課下完成,由學生自主安排時間,這無疑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提高了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
3.3以科研項目為載體,著重培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良好的科研能力能夠體現其創新能力。為培養在校本科生的綜合科研能力,提高其創新意識,專業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科研興趣,使學生能夠參與相關科研項目的基礎研究,加入課題研究小組,學會查閱相關研究資料,為使學生能夠利用資源進行文獻資料的查詢,課程設置中可以設置文獻檢索課程。實踐證明,在校本科生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可以通過不斷地對文獻資料的查閱與分析整理,能夠提高其科研意識與創新能力[3-4]。如筆者指導的2009級安全工程專業1名本科生,通過參與課題研究,在專業課的課堂學習過程中,經常帶著科研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去學習,利用課間休息時間向老師請教,其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與認識明顯較其他學生要深刻,這位同學大學畢業后順利考取了研究生,其科研創新能力得到了導師的認同。
湖南科技大學在鼓勵大學生創新能力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鼓勵在校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每年組織在校本科生申報大學科研創新計劃(SRIP),并從經費上給予支持,這無疑增加了學生的科研興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為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安全工程系將畢業設計的分組安排在第七學期初,由指導老師結合自已的科研項目、研究方向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加入自己的研究團隊,并給予指導,從學生的畢業答辯情況來看,確實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有效的教學改革方案與措施可以加深學生對課堂專業知識的理解,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課堂教學手段的多樣化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對本學科專業領域研究現狀的了解程度,提高在校本科生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課程考核方式的式樣化,可以提高本科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與自主創新意識。實踐證明,在校本科生學習期間參與一定的科學研究課題,有助于學生對專業課程的理解,增加對專業課的學習動力,掌握學科領域的研究前沿,提高其科研熱情以及創新能力。
[1] 王麗敏.安全工程專業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28.
[2] 別敦榮.大學教學方法創新與提高高等教育質量[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9,30(4):95-101,118.
[3] 牛國慶,高建良,楊明,等.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大學教育,2014,(8):57-58,61.
[4] 許效正.養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初步嘗試[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3,(3):109-111.
(責任校對龍四清)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8.031
20160409
湖南科技大學教學研究與改革一般項目(G31402)
牛會永(1975-),男,河北石家莊人,副教授,博士,只要從事安全科學與工程研究。
G642
A
1674-5884(2016)08-00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