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金品
·主題論文·
中職現代化專業群建設的“三轉變”
莊金品
對教師專業群知識的升級、專業群課程的構建、學生培養模式的革新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即中職現代化專業群建設應實現的“三轉變”,并對現代化專業群建設的作用進行了簡明扼要的闡述。
中職教育;現代化專業群;“三轉變”
何為專業群?簡而言之,專業群是以一個或多個重點建設專業為核心、由3個及以上專業或專門化方向組成的專業基礎相通、技術領域相近、工作崗位相關、教學資源共享的一個集合。比如,機械、電子電工、數控、機電一體化等專業,相通性和互補性很強,可以作為現代化專業群發展。作為現代化專業群建設的實施者,中職校如何建設好現代化專業群呢?筆者進行了深入調查和研究,認為中職校在現代化專業群建設中要實現“三轉變”,大膽嘗試、勇于創新,方能使中職?,F代化專業群建設達到預期的效果。
《江蘇省教育廳省財政廳關于推進職業學校現代化專業群建設的通知》中強調:依據專業群教學需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整合教師資源是專業群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基本任務。要依據現代化專業群教學需要,把相關專業的教師組合起來,讓不同專業特長、專業背景的教師優勢互補,并通過校企“互聘、互兼”雙向交流機制和教師團隊合作機制,有針對性地打造一支具有現代職教理念、專業群認同意識、教學經驗豐富、實踐能力強的“雙師型”隊伍,提升專業群教師團隊的教學能力與協同創新能力,滿足專業群中各專業實際教學需要。但現在教師的視野往往局限于某門課程,而不是某大專業,更與現代化專業群相距甚遠,如何實現教師從課程教學者轉變為現代化專業群的建設者呢?
首先,教師應淡化原有的課程知識,拓展新的專業內涵,實現大專業發展。伴隨著生產技術不斷進步和教育技術的更新,職業學校教師的成長和發展被賦予了新的內涵,這不僅要求教師的知識技術更新速度快,還要求教師深入行業企業,關注產業調整優化中相關專業的發展,掌握最新的行業技術發展信息,保持較高的技能水平。職業學校的教師應能夠承擔多門相關專業課程的教學任務,實現教學內容的跨專業交叉。同時著力提高自身的技術研究能力,通過專業技術的綜合化應用,各相關專業教師共同協作完成生產項目的開發和技術創新,提升自身的業務素質和研究水平,促進相關知識的融會貫通,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為自身的專業發展奠定基礎。
其次,重視教師培訓,特別是職業學校教師下企業實踐。《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制定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接收學生實習實訓和教師實踐,鼓勵企業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在當前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形勢下,提高職業學校教師素質、落實專業教師下企業實踐制度顯得尤為重要。定期到企業頂崗實踐,熟悉真實的工作環境,掌握行業技術前沿信息,便于教師在教學中將技術應用轉化為可傳承的知識和技能,并選擇真實的工作情境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最后,打造現代化專業群團隊,實現現代化專業群梯度發展?!督K省中等職業學?,F代化專業群建設標準(三年制中職)》要求:群專任專業教學團隊成員本科以上學歷100%,研究生學歷(或碩士以上學位)25%以上。高級職稱30%以上。獲得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80%以上,獲得技師以上職業資格或相關專業非教師系列中級以上技術職稱40%以上;或獲得有關行業執業資格80%以上。對于現代化專業群團隊,學校不僅要實現科學的管理,還要形成以專業帶頭人為龍頭、“雙師型”教師為主體的教師團隊,注重專業、年齡、學歷、學員的層次構成,在專業群建設中構建學習型組織。學校應為教師團隊的整體優化和提高,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和組織保障。團隊建設對于現代化專業群建設和職業學校持續健康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通知》中強調:圍繞專業群建設需要,系統設計課程體系和課程群。專業群核心專業與相關專業之間既有共性,也有差異性;既有相互依賴的特點,也有相對獨立的特性。實施現代化專業群建設要根據專業群所面向的特定服務領域,對上述因素進行深入研究,科學甄別,在此基礎上,圍繞核心崗位的工作領域,系統設計課程體系和課程群。要充分利用專業群拓展的職業空間以及跨專業、跨學科知識技能的相互交融,著力建設多個專業彼此聯系、相互滲透、共享開放的教學資源庫,努力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和發展的需求。現代化專業群的內在聯系是與產業、職業崗位對接的職業聯系。
既然如此,專業群建設必須貼近相關的職業,使之具有“知識面較寬、基礎較扎實、應用性較強”的特點。比如江蘇省沭陽中等專業學校機電一體化專業群,確定機械制圖及識圖、電工電子基礎、AutoCAD、液壓與氣動技術、機械設計及應用、機械加工技術及工藝、數控加工工藝設計及編程、CAD/CAM技術及應用、電氣控制技術及應用、PLC及傳感器技術等為核心課程,強化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
在核心課程學習的基礎上,教師結合學生就業方向,聯合行業企業編制項目化實訓方案和實訓內容。比如學校機械專業群建設中,專業群教師每學期為學生設計了6個項目化教學及實訓項目,四個學期共24個系統化的實訓項目。再如,學校機電專業群中的充電寶項目化實訓、系列發明實訓項目,深得學生喜愛,也得到了來校參觀的專家領導的贊許。
現代化專業群的綜合性大課程以能力為本位,廣泛吸收多種課程的長處,結合社會、企業、職業、學生等因素的動態影響,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行業)對應用型人才的要求;以企業(行業)崗位應具備的綜合能力作為配置課程和界定課程的依據,擺脫“學科本位”的課程思想,按能力需求精簡課程內容;課程體系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以能力訓練為軸心,重新整合課程;積極探索理論與實踐一體化、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的全新課程體系。
《通知》中強調:現代化專業群建設必須堅持優化專業布局結構原則,不斷增強職業學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產業發展的匹配度。中職校要轉變以往學生培養方式,要融入行業、企業,共同參與,綜合培養。
學校對學生的培養,不能閉門造車,要聯合相關企業和行業共同制訂科學、規范的群內各專業實施性人才培養方案,體現產業崗位細化新特點并具有一定前瞻性;加強以“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為切入點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積極推進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實行校企一體化育人;圍繞專業群培養目標,加強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教育,突出職業精神培養,為學生多樣化選擇、全面發展與多路徑成才、終身發展搭建“立交橋”。結合“互聯網+”新形勢需要,提升專業群建設信息化水平。職業學?,F代化專業群應創設專業群建設網絡平臺,最大限度地實現教學資源共享。要以方便學生學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為出發點,建設涵蓋教學設計、教學案例、教學錄像、視頻資料、教學評價、師生互動、微課的數字化教學資源。資源建設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特點,重點開發模擬工藝、模擬操作、模擬實訓等數字化資源,體現實用性,增強趣味性,使專業群網絡平臺成為課堂教學和技能訓練的有效補充,成為師生共享的開放式教學支持系統。
與此同時,要積極探索符合專業群特點的多樣化教學方式,堅持“做中學、做中教”,推行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廣泛運用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教學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完善分層教學制、走班制、學分制和導師制。專業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教學過程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強;吸引行業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校企共建校內外生產性實訓基地、技術工藝和產品開發中心、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充分體現專業群的技術創新能力和技術技能積累能力;構建信息化環境下的教育教學新模式,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實踐中廣泛應用,教師和學生全部開通網絡教學空間和學習空間;職業技能競賽成果顯著,技能競賽活動與日常教學工作緊密結合、良性互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職業學?,F代化專業群建設不是放棄文化基礎課的學習,而是淡化公共基礎課、技術基礎課和專業課的界限,整合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素質和技能。《通知》中對職業學?,F代化專業群建設的目標進行如下要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宗旨,以提高質量為基本任務,以促進就業為行動導向,以服務發展為主要目標。對此,職業學校要結合國家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結構升級深入研究現代化專業群建設的路徑、方法和內涵,實現職業教育發展的五個“提升”: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主動迎接“一帶一路”,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適應“中國制造2025”,提升專業的服務能力對接區域產業結構調整,提升辦學質量助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升辦學理念融入“互聯網+”。
G712
A
1005-6009(2016)39-0050-03
莊金品,江蘇省沭陽中等專業學校(江蘇沭陽,213600)教科室主任,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課堂教學、專業建設,德育工作創新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