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祖崗
回望匆匆歲月,那一路上留下的串串腳印,正等待著與你邂逅、繾綣……
——題記
當我坐在電腦前敲擊文字,開始回顧我的2015時,2016年的車輪已經迫不及待地走過了新一年的立春。時光太過匆忙,那些曾經清晰的記憶也漸漸地從我們的生活里模糊、遠去。
時光磨滅了我們太多太多的往事,但有些事,就如海邊駐足的貝殼一般,無論是隨著海水的沖刷還是時間的流逝,都無法抹掉。2015年已漸行漸遠,留下的許許多多風景,就在那條叫做時光的路上。它們總會在不經意間突然占據了你的世界,讓你重新置身其中。
參加比賽,且行且收獲
2015年,我先后參加兩個項目、三個場次的朗誦和演講比賽,均獲得了第一名。
參加分別由海門市文明辦和南通市教育局組織的兩次朗誦比賽,其實對我內心的沖擊和挑戰,并不是很大。因為這是我們學校一個比較成熟的團隊項目,大家駕輕就熟。每一個參賽的實小教師在舞臺上的精彩表現,都能給共同參賽的伙伴以鼓勵和力量。
那個曾經讓我夜不能寐的,是“南通市情境教育專著學習心得演講比賽”。這是由南通市教育局直接組織的一項規格很高的賽事。全南通市一共有90多位老師參賽。由南通市教科研中心小教科長董一紅老師主持比賽,由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長、南通市師資處處長等十位領導直接擔任評委,當場打分、亮分。我從正式接到任務到最后的參賽,只有兩個星期的準備時間。

一開始,我找來了李吉林老師的一本本厚厚的教育專著進行認真研讀。雖然在閱讀時,我的很多教育教學思想得到了洗禮和更新,我也驚嘆和折服于李老師那卓絕的教育智慧和令人高山仰止的教育理論素養。但是,心里的焦慮卻在一天天地激增,我不知道演講稿的主題怎樣定位?怎樣去搭建演講稿的框架?從什么樣的角度去切入演講?
思緒繁雜,卻無從拾取。
但是,一天天的翻閱,一天天的思考,一天天的敲擊鍵盤,還是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我在經歷了7次推翻、修改、再重來的折騰之后,我的演講稿終于成型。
接下來,是緊鑼密鼓地制作和演講稿匹配的PPT,當一切準備工作剛剛塵埃落定時,南通市教育局又補發了一份通知:為了公正公平起見,所有參賽選手的演講稿和PPT等材料中,不允許出現選手的單位等可能泄露參賽選手身份的相關信息。接到通知后,我又對演講稿和PPT又進行了第八次修改。
當歷時兩天的比賽終于降下帷幕,當我得知大會宣布的成績中,我獨占鰲頭時,內心反而很平靜,因為我想起了我在這條路上已經走過的很多個不眠之夜。
傾心付出,總會有沉甸甸的收獲。
回眸課堂,且行且記錄
果戈里說,經典的涵義不是“單向度”的,而是一個復雜的“意義群”,它們朝不同的時空,不同的維度釋放出不盡相同的“內燃的火光”。我常常覺得,我們老師要做的,就是要在課堂上教學中秉承經典的內涵,從不同的維度為學生點亮“內燃的火光”。
因此,我們在面對學生、處理教材時,要蘇醒一份靈氣,要擦亮一顆慧心,滋生出一個全新的審美角度,幫助學生走上知識積累和精神成長的跑道,使課堂彌漫著自由、溫暖的氣息,籠罩著一種美好、圣潔的光輝,升騰起一股直抵人心的力量,把教室里每一個孩子的心裹挾其中。

2015年,我在課堂追尋的路上,努力去詮釋自己的理解。
我先后在海門市小學品德教學專題研討會上、在南通市品德課程第三次同課異構活動、在全國新教育開放周、河南新教育代表團考察等活動中執教公開課5節,在海門市教師暑期培訓中做的專題講座,都產生了積極的反響。
杜威曾指出:“反思是對經驗進行重構或重組,使之增加經驗的意義并增強指導后續經驗方向的能力。”這正符合教師的職業特點。“教學反思”從本質上講,就是理論與實踐的一種心靈對話,是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的一次心靈溝通。
在教育教學的同時,我積極撰寫教學反思,并逐漸形成自己的觀點,形成一篇篇文章的雛形,然后再修改,再提升。2015年,我撰寫的品德學科教學論文、語文學科教學論文、班隊管理工作論文先后在《中小學德育》《廣東教育》《小學教學》《學校管理》《閱讀教學研究》《南通日報?教育專版》《南通教育研究》等省、市級刊物上發表。
撰寫的教育教學論文先后獲南通少先隊工作論文評比一等獎,獲南通市小學品德優秀教學論文評比一等獎,獲南通市2015年度班主任論文評比一等獎,獲江蘇省優秀教學論文(小學品德)評比一等獎,獲南通市第八屆中小學友善主題班會方案設計評比海門賽區一等獎,另外有6篇文章獲江蘇省、南通市論文評比二三等獎。
2016年,我還會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斷反省自己、反思教育教學過程,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增添教學智慧、提高教學能力,讓自己對教育教學過程的反思所蘊涵的教育價值如點點火花聚集變成耀眼的光束,照亮自己的專業成長之路。
俯身兒童,且行且珍惜
工作以來,兒童一直是我生命中最親近、最重要的生活伙伴。
2015年,我和孩子們一起努力,摘取了每一個月的流動紅旗,收獲了學校“文明班隊”的獎狀,贏得了學校運動會的“桂冠”,帶領孩子們成功闖入了學校達人秀的決賽舞臺。

我見證了孩子們的成長,孩子們也把自己最珍貴的童年笑聲饋贈與我。
我記得,蘇霍姆林斯基曾感嘆:“從我手里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無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是一件玲瓏剔透的玉石。最美的玉石,常常是最特別的。
每個教師也都是一位雕塑家,他的一舉一動都在雕塑著自己,也在雕塑著學生。
2015年,我就曾雕琢了一件無價的翡翠——
有一段時間,我發現班上有不少同學在用一種能延展開來的直尺——展開來有普通直尺的兩倍長;合起來,只有一把尺的長度。兩根尺之間用一個塑料旋鈕鏈接在一起。尺設計得很巧妙,孩子們用起來也很方便,所以很受大家的歡迎。
一天上午大課間活動時,教室里不知道為什么,吵吵嚷嚷的。中隊干部趕緊請我去處理問題。我走進教室的時候,發現有不少同學圍在李婷婷的課桌那里。
我了解了一下,事情其實并不復雜。
陳明做數學作業時,向同桌李婷婷借了一把折疊直尺,可是剛把尺的折疊部分展開來,就發現尺的旋鈕處已經壞了——尺一下子斷為兩截,掉在了桌上。他聽李婷婷說,那把尺是李婷婷向陸歡借的。陳明只好掃興地把直尺還給陸歡。沒想到,陸歡拿到尺就不高興地大嚷了起來:自己借出去的尺是好好的,現在卻壞了,要讓陳明賠一把新的。陳明哪肯啊!兩人就爭吵了起來。這時,李婷婷夾在中間,哭喪著臉,樣子很委屈,嘴里在嘟囔著什么,可最終一句話也沒有說。我聽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心里在琢磨,是李婷婷把陸歡的尺弄壞了嫁禍于人呢?還是陳明弄壞了直尺不肯承認呢?還是兩人中誰無意弄壞了,自己卻渾然不覺呢?
我把兩個同學叫到了陽臺上,沒有試圖去尋找他們表情中的蛛絲馬跡,也沒有準備進行疾風驟雨的訓斥,更不想一下子就把事情弄個水落石出。
我和孩子們講了一個故事。
我說:“前幾天,我在書上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一次,唐代名臣裴行儉派令史騎著御賜的駿馬,帶上隨從去城里買藥。令史在拴馬時,因為馬兒性子倔強,就用馬鞭狠狠地訓了一頓。沒想到馴馬時,馬鞭把馬鞍邊沿上幾條漂亮的金絲邊打得稀巴爛。這下可怎么辦啊!令史嚇得六神無主,他知道裴大人可喜歡這個馬鞍了,這還是皇上恩賜的呢!令史思前想后,覺得此番回去非獲罪不可,便派隨從獨個兒去買藥,自己悄悄逃跑了”。
“隨從買齊了藥材,在旅店里沒有找到令史,就自己一個人回去了。沒想到,他在返程的路上不小心藥材被偷了個精光。這是根據裴大人為他老母親特地求得的中藥方抓的藥,聽藥店掌柜說,這些藥普通人家是用不起的,太名貴了!這下,隨從嚇壞了,他擔心自己賠不起藥材而無法交差,于是也逃跑了”。
“唉,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啊!事后不久,二人就被抓回了裴府。兩人戰戰兢兢,不知道裴大人會怎樣處置自己,只好聽天由命。裴行儉一開始也是一臉怒色,后來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親自替他們解開了綁繩,十分惋惜地說:‘你們跟隨了我多年,是我最信托的家人,怎么能因為馬鞍和藥材這些區區小事而四處逃竄呢?馬鞍壞了,可以修補;藥材被偷,也能夠再買。可是你倆逃跑了,我還怎么去彌補這個損失呢?世上什么東西都可以丟,唯有做人的美德不能丟啊,丟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啊!”
講完了故事,我沉吟了很久,孩子們也在一旁靜默。這時,我發現兩個孩子的頭都低著,李婷婷的臉漲得通紅。我看了他們一眼,拿起直尺借題發揮:“直尺斷了,可以再買一把,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可千萬別折斷了你們敢于承認錯誤的勇氣啊!”看著兩個孩子垂頭喪氣的樣子,我也沒有多說什么,就讓他們先回教室上課去了。
沒想到第二天一大早,李婷婷和陳明各自買了一把折疊直尺,一臉真誠地交到了我手上,直尺和昨天損壞的一模一樣。這可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因為昨晚我也買了一把一模一樣的直尺。
晨會課上,我把三把直尺放在了講臺上。一把直尺還給了陸歡,另外兩把直尺作為獎品,獎勵給了陳明和李婷婷。我對孩子們說:“勇氣是擔當的載體,是承認錯誤的信用卡。只有敢于認錯,才能激活勇氣。這樣的勇氣才能傳遞道德修養的正能量。一個勇于擔當敢于負責的人,長大以后才能成就一番事業!一個勇于擔當敢于負責的人,才是最值得我們尊重的!”
我在講的時候,發現孩子們都聽得特別認真,發現陳明和李婷婷的眼睛特別亮。我不禁在心里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我常常覺得,孩子們成長路上的一個個小插曲,就是他們生命拔節的聲響,是他們生命開花時的芬芳。這一路上,我會努力扮演一個父親、一個朋友、一個伙伴的角色,用自己的智慧和熱情為孩子們照亮一段前行的路。
攜手同伴,且行且分享
“要有好的學校,先要有好的老師”這是陶行知對教師作用的認識。我們實小追求的一向是滿園春色。讓每一個教師的素養都得到發展,也歷來是學校工作的重點之一。

作為學校教科室主任,我必然要為“發展教師”的學校工作推波助瀾。組織學習進行充電,是發展教師的主旋律。2015年的兩個學期的“能仁教師俱樂部”的活動安排中,圍繞《學校的挑戰——創建學習共同體》《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這兩本共讀書籍,我都會列出具體的讀書章節,組織全校教師對教育專著進行研讀和實踐。青年教師的主題閱讀沙龍,常常吸引了很多教師的參與。雖然每次沙龍的主題都不一樣的,但是我們的精神之鄉都在“能仁教育”之中。讓人欣喜的是,每次都會有老師主動請纓主持沙龍。《你有教學機智嗎?》《你的課堂里有多少次合作?》等和一線教學貼近的沙龍主題,更是撥動了大家的心弦。我把2份近3萬字的主題沙龍稿整理后,先后發表在《海門教育研究》上。
2015年,我加強了學校課題的管理工作。上半年,繼學校5個省級課題通過了中期論證后,學校的3個南通市課題也成功地通過了中期鑒定,我和黃斌老師的課題中期研究報告被鑒定為優秀。今年我組織教師申報了4個海門市級課題和3個南通市課題,其中的4個課題成功立項并已開題研究。仇煒惠老師接管了陳健原先主持的南通市級課題《運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差錯”資源有效利用》,進入結題研究、整理資料階段。
2015年,我組織全校教師參加江蘇省“杏壇杯”“師陶杯”“教海探航”南通市的“專業成長論文評比”“班主任論文評比”,及海門市的各項征文評比活動,全校教師省級獲獎18人次,大市級獲獎36人次,海門市獲獎12人次。全年教師在《人民教育》《江蘇教育》等全國、省、市、縣級刊物上發表文章81篇。我相信這些數據在2015年將會被再次刷新。
2015年,每月一次的“能仁教師俱樂部”學習,對各位老師都是一次精神的召喚,每一學期對全校教師“專業成長發展規劃”的重新修訂,對每位老師都是一次成長的檢閱。這一年里,我點擊教師博客1000多次,敦促全校教師完成了教育教學反思、隨筆、文章1200多篇。
2015年,我編輯出版了2期《能仁教育》,4期《太陽花報》,16期電子版《能仁視窗》。在江蘇省級、海門市級、校級等各項活動中,主持了5次主題沙龍,并對來訪的新教育考察團進行了4次學校教科研工作經驗的介紹,獲得來訪老師的高度贊賞。
2015年,我們還沒有來得及好好品味歲月的芳香,時間就這樣匆匆而過了。
走過這一年,就像經歷了一場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的旅行。我們不必太在乎其中的一個個小小的驛站和短暫的停留,而應在乎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生命的點滴,在細碎的流年光影中,會被不動聲色地記錄了下來。
當年華未老、歲月還在,當手里還有足夠的時間時,我們就應該認認真真地過好自己的教育生活,用生命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相信這一路上,總會有一些欣喜,如手指輕輕拈起蝴蝶的羽翼,觸手可及。盈一份感悟吧,在屬于自己的世界里。好好把握住自己的人生軌跡,以人淡如菊的方式,微笑著和過往說別離,做時光最從容的過客。
因為最美的風景,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