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魁
【摘要】《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學習的重心需要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自覺性與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方法。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和學習物理的主動性,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關鍵詞】初中物理 主動性 目標 興趣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174-02
物理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是學習中一道屏障,總是讓有些同學談物理色變。但是物理對于初中生來說,又是不得學的一門課,也是一門將影響我們總體學習成績,升學考試的重要一門學科。眾所周知,初中物理是以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與學習突破口的,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意識,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并在學習中獲得物理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也是理解物理、進行科學探究、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和形成科學價值觀的主要過程。因此,作為初中物理老師,我們要結合教材內容,結合中學生的個性特點,在平日的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主動性。
一、明確學習的目標,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在教學中,很多老師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拿著課本照本宣科,一節一節過,似乎到期末把這本書講完就是目標。這樣的教學策略,看似目標明確,其實漫無邊際,讓學生對學習物理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沒有長遠的規劃,學到那是那兒?這樣毫無目標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提不起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當然好成績也就無從談起。為了,讓學生對物理學習充滿興趣,主動地去參與教學過程,進入學習的心境,作為物理老師,我們就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讓學生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我們可以以一節為一個學習的目標,或者以一個知識點、一個單元等等做為一個目標,把課程從小到大制定出明確的教學目標,學習目標,讓學生從小到大,從易到難,一步步深入學習。這樣的學習過程,不但不會讓學生感到物理枯燥、難懂,而且會因為一點點積累的知識,使學生走進物理知識,從理解到懂得,從而產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所以說,有了明確教學目標,學生就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也就會積極、主動地進行預習、自學,從課堂到自主學習,再從自主學習到課堂,這樣的反復地與老師的交流、探討,學好物理還是難事嗎?
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能力
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導致他們對有趣的事總要多個為什么?當然在學習中他們就會對有趣的問題引起注意,并能在這種好奇心的促使下保持對一個問題較長時間的關注。因此老師要在教學中創設豐富的問題情境,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發現問題,并提出有意義的問題,如:在《電阻和變阻器》的教學中,我出示半導體,調節音量,設疑:“為什么半導體的音量會受音量控制器的調節呢?”這一問題學生會感到疑惑,從而進行思考。又如在《電壓表的使用》的教學中,我出示“怒發沖冠”照片,聯系學生生活,我問學生:“為什么電壓已遠遠超過人體的安全電壓,他們卻安然無恙?”用這個有趣的問題,不但激發了學生想了解電路知識的興趣,而且讓他們對物理學習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激發了學習興趣的同時,老師再結合教材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學習素材,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討論、質疑、探究問題的機會,并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或集體等多種交流學習的活動,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物理的能力。
三、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作為初中物理老師,我們在教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要教給學生學習物理正確方法。只要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他們才能真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獲得更多的知識。愛因斯坦在他的教育論中曾有過這樣的觀點:什么是素質?一個人如果忘記了他在學校里所學到的一切,還剩下什么,這就是素質。可見我們要給學生的不只是知識,而是學習的方法。有了方法他們才會學到無窮無盡的知識,而不只是在學校的有限時間內學到的那些有限東西。所以,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使學生會學,切忌包辦代替,老師如果代替學生思考,代替學生掌握規律,這樣的學習過程自然簡單,容易,但是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的主動性將逐漸消蝕,創新性,思考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發展。所以,老師要在學生使用知識聯系實際解決問題時,給學生恰當的“指導”,并在指導的過程中,要注意調動學生的思維狀態,善誘則通,善思則得,這樣不但學生能得到很好的啟發,而且還激發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興趣,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綜上所述,要讓學生主動地學習物理,老師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有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物理能力的方法,并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也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如此,才能把培養和發展學生學習物理的主動性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