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正葵
【摘要】改變傳統的重接受輕探索的教學模式,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文章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等方面闡述了如何提高解剖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人體解剖學 多媒體 創新性思維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026-02
人體解剖學是醫學的基礎課,是學習其他醫學課程的基石,因此學好解剖學至關重要。而人體解剖學名詞繁多,內容枯燥乏味。另外,相對于高中來說,中職的授課速度快內容多,學生不能很快適應,容易產生厭煩情緒,從而影響解剖學的學習。那么如何提高解剖學的教學質量呢,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討論。
一、在人體解剖學的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動機乃是對所學教材本身的興趣。濃厚的學習興趣可激發強大的學習動力。因此,在教學中設法提高學生學習解剖學的興趣非常重要。那么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講解解剖學內容應適當聯系臨床
醫學生學習解剖學是為以后的臨床工作打基礎,講解解剖學結構時,適當聯系臨床。另外每講完一個章節,提供典型的與該部分內容有關的病例讓學生分析討論。比如講完呼吸系統,給出一個胸部外傷致肋骨骨折合并血氣胸的病例;在講完脊神經,給出上肢外傷致肱骨骨折合并橈神經損傷的病例等。一方面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主性,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形態學知識來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組織知識競賽
把學生分組,給出生活中的某些現象。如:倒立喝水;諺語中如:上山容易下山難等。讓學生用所學的解剖學知識分析、解釋這些動作給人體器官帶來的影響。各組累計積分,最后評出各組總分,得分低者上臺表演節目。一個學期組織競賽1~2次。該活動使學生有張有弛,在娛樂的氛圍中學會靈活運用解剖學知識。
二、在解剖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驗證性實驗教學為主,重結果輕過程,重接受輕探索,忽視學生創新性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難以適應培養良好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的醫學人才的需要。因此必須改變傳統的解剖學教學模式,逐步樹立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專業教學中融入人文科學精髓,開展融探索和設計為一體的實驗教學,將創新性思維的培養貫穿于教學過程。
三、多媒體在人體解剖學中應用的優勢
多媒體教學除了傳統的板書、掛圖和教師的講課外,還增加了圖像、動畫、視頻、音頻等多種信息載體,使原本抽象的內容更加直觀、形象,便于理解,有助于記憶。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CAI課件設計,能克服解剖學傳統中的不足,使醫學生對人體每個器官、結構的形態、位置、相互關系、血供、神經支配等有一定了解,為醫學生今后在活體上診治疾病奠定必要基礎。如心臟的解剖及泵血功能中血液動力學改變,我們以三維動畫和實體錄像等形式形象、生動、直接地展現出來,使原本深奧的理論一目了然,加深了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且印象深刻。再比如教材中神經傳導通路的講授內容,過去講授時,由于圖譜較為復雜,教師講授及學生學習都有一定的難度,而運用多媒體教學,以動畫形式分解圖譜,可直觀清晰展現出感覺或者運動傳導過程及通路不同位置損傷所引起不同的臨床表現。教師講授過程輕松,效果更好。對學生來說激發了學習興趣,調動和提高了學習積極性,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了發展。
四、發揮學生動手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實驗課前要求學生認真預習,實驗過程中讓學生多動手、多動腦;課后布置實驗作業和實驗報告,以檢驗實驗效果。通過實驗課教學,一方面可驗證理論課講授的有關知識,對理解和消化理論課教學內容,加深、鞏固、記憶都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也舉足輕重。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呼喚”。傳統解剖實驗教學強調學生對標本的認識和結構名稱的記憶,而解剖學實驗教學目的不但是驗證理論,更重要的是學生參與實驗,發揮動手能力,調動學習解剖學積極性。在這里并不是要每個學生通過實驗課都去做什么高科技的理論研究,現在的教學條件不允許也不可能。只要讓學生通過參與實驗,親自動手實驗,體會到學習的快樂,知道除了課堂和教材外獲得知識的渠道,為他們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同時培養他們學習科學,熱愛科學和參與實踐創新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才能調動起來。在教學中應改變學生在學習中充當“忠實執行者”,在實驗課上有意識強調學生自主性,教師只是課堂學習的參與者、主持者和促進者。從標本辨認到標本示教,從問題討論到課程總結,都主要由學生自主完成,教師負責宏觀指導和疑難解決,并隨時在實驗的過程中,激勵學生敢想、敢問。這就使得學生從傳統教學的被動者轉換為主動者,發揮了他們應有的積極性。
在解剖學的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該充分發揮自我主導性,在教學方法、學術思想、教育理念、專業領域下功夫。其次,課內外充分利用標本實驗室,讓教師智力資源優勢引導實驗室的功能優勢,充分保證教學信息給出的正確性、科學性及藝術性,以真正提升解剖學教學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曾建軍,護理專業專科人體解剖學教學探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27).
[2]國家教育部辦公廳,普通高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教學教學指導綱要[S].國家教育部,2004.
[3]辛明,同彥蓉,多媒體應用于人體解剖學教學的體會[J],考試周刊,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