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鑫
摘要:色彩靜物寫生作為色彩訓練專業素質教育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其教學方法是否適用于課堂、幫助學生扎實基礎以及提高學生的創造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針對新時期色彩靜物寫生的課程提出了一些教學方案,以期能夠培養出高素質、高質量的美術人才。
關鍵詞:色彩靜物;教學方法;寫生教學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日新月異的進步與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升,對于藝術的追求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學習寫生可以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升華情感,但是要想掌握寫生的精髓,除了有豐富的色彩理論知識、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還必須要有自己的訓練習慣和規律,找到自己的特點,才能創造出更好的作品。在這種知識經濟條件下空前激勵的競爭背景下,正確的方法往往能夠事半功倍,而老師在其中起著毋庸置疑的作用,只有老師的教學方法得當,才能最大程度的幫助學生。
一、夯實色彩理論知識
寫生主要以線條勾勒平面,再以面來描繪立體,依附于物體表面的色彩會隨著形體結構的變化而變化,形體的結構決定了色彩的明暗,所以進行靜物寫生訓練時,不能只一味追求畫面的色彩,而忽略了靜物的形體。當我們在畫紙上繪畫出看到的實物時,就會發現物體的每一個形體結構都有其不同的顏色,并且其色彩的色相、明度、純度都會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學中應該培養同學們的造型意識,看到實物時就可以很快的勾畫出其結構、比例、透視程度等,然后可以很快的確定其每一個結構處的色彩,通過以色塑形來塑造物體的立體感,讓畫面生動形象,毫無違和感。在平時的訓練中,嚴格要求學生在畫素描時,先將物體的形體勾畫出來,然后在素描稿上鋪顏色,以此來鞏固學生的形體意識和基礎。
二、培養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
(一)強化同類色,互補色的觀察意識
色彩學上將間色與三原色之間的關系稱為互補關系,即某一間色與另一原色之間互相補足三原色成分。例如,黃加藍組成了綠色,而紅色是綠色互補色,橙色是由紅加黃組成,藍色則補足了三原色;紅加藍組成紫色,而黃色是紫色的互補色。如果將互補色并列在一起,則互補的兩種顏色對比最強烈、最醒目、最鮮明:紅與綠、橙與藍、黃與紫是三對最基本的互補色。在平時的色彩訓練中,要加強學生的色感,在色輪中顏色相對應的顏色是互補色,它們之間的色彩對比最強烈。而鄰近色則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以紅為主卻略有少量黃色的朱紅與以黃為主里面有少許紅色的桔黃,視覺上比較接近,但是色相上卻有很大差別。另外,同類色則比鄰近色更加接近,它主要指在同一色相中不同的顏色變化。例如,紅顏色中包括紫紅、深紅、玫瑰紅、大紅、朱紅、桔紅等等種類,黃顏色中又包含深黃、土黃、中黃、桔黃、淡黃、檸檬黃等。這些同類色變化多樣,千姿百態,在色彩訓練中,如果我們能夠根據需要調配出更多、更豐富的同類色,那的色彩表現力就會越來越強。如果能熟練地區別和調配出幾十種不同的顏色,那么在靜物寫生時就能隨心所欲地表現出不同顏色的變化,而不會只用一種單調的顏色去畫,表現其它物體也是如此。所以熟練地掌握同類色的變化,并能隨心所欲地調配出其同類色和鄰近色,對于豐富我們的色彩表現力是十分重要的學習內容。
(二)強化空間觀察意識
在靜物寫生中,利用視覺上的遠近虛實把多維感覺表現在二維平面上,以此達到立體的感覺。利用焦點透視法,區分物體的前后距離并且確定其色彩關系,通過對色彩的把控表現畫面的厚重感。很多時候,學生忽視了空間問題,或者在剛接觸色彩靜物寫生時,對空間的概念不夠了解,把握度不夠,就會讓畫面失去靈動的效果。在畫面上展現的不僅是物體的前后、遠近,還應該觀察其左右、高低、長短、寬窄以及角度問題,把握好物體的空間比例,只要改變距離,所觀察到的空間也會改變。在平時的訓練中,要讓學生深刻理解空間的重要性,并且教會同學們通過使用不同的構圖方法和調整繪畫角度,表現出空間的層次感、立體感,讓賞閱者有身臨其境、深入其中之感。
(三)強化虛實觀察意識
從視覺上說,局部與局部之間的強度對比稱為虛實,物體的輪廓清晰為實,模模糊糊為虛,筆觸松軟顯得虛,筆觸緊硬顯得實,實會跳躍在畫面前,虛會倒退到畫面后,通過明暗虛實的處理,生動的表現出形體的變化。在平時的靜物寫生訓練中,首先要做的靜下心來感悟、觀察靜物的結構以及其材質,再通過形體的變化來找到其虛實部,通過以色塑形的方式來表現虛實,或者通過下筆的輕重來表現虛實變化,物體的邊緣線要慎重處理,下筆不能太重,也不能虛的看不清,這樣才能使物體更加的真實。
三、養成學生獨特的訓練習慣和規律
(一)循序性
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了解每位同學的基本功底,在根據每位同學的能力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先易后難,先練習最基本的色彩畫,讓同學們了解寫生中的注意事項有哪些,以及知道物體的形體、色彩、虛實的觀察法。并且要考慮在寫生的過程中哪些容易畫,哪些難畫,什么光線好畫, 什么光線難畫,都需要老師考量,然后根據難易程度及不同學生的水平布置任務,讓每個同學都能扎實基礎,進入下一個階段。
(二)嚴格性
在平時的基礎訓練中嚴格要求,不能讓同學們隨心所欲。如果基礎訓練時讓同學們自由發揮,就無法扎實同學們的基礎,養成同學們松散、不嚴謹的繪畫風格,為了讓其未來能夠走上一條藝術的康莊大道,必須在學習中磨練其意志,加深對色彩理論的理解。
(三)反復性
實踐出真知,只有通過不停的訓練,才能找到繪畫的原理和規律,從中找到自己的繪畫風格以及自己對于靜物的獨特表現形式,最終能夠畫出自己心中的伊甸園。知識在于積累, 天才在于勤奮。在反復的訓練中,溫故而知新。
結語
色彩靜物寫生是利用畫面的色彩、虛實等視覺效果傳達出自然界事物的藝術語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是教授其理論、方法和技巧,更要教會學生能夠將每一幅習作都當成自己的作品去完成,讓師生都能夠受益其中。
【參考文獻】
[1]于靜波.西方繪畫空間意識的發展歷程[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05.
[2]約翰·里德錫.水彩畫疑難問題解決方案[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3]重石晃子.繪畫色彩基礎教程[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