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進
【摘 要】駐鄉城援藏干部人才,依托人才、資金、技術優勢,主動作為、各展才藝,大顯身手,在創建活動中大展宏圖。
【關鍵詞】統籌發展;民生幸福;民族文化;民族機制創新
在鄉城縣轟轟烈烈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活動中,駐鄉城援藏干部人才,依托人才、資金、技術優勢,主動作為、各展才藝,開拓創新,大顯身手,在民族團結創建活動中大展宏圖。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統籌發展示范。按5年規劃4年完成思路,實施城市規劃、給水工程、河東干渠工程、仲德村風貌改造、卡心村移民搬遷點建設工程、松通牧民定居點提升打造工程、熱打鄉集鎮打造工程、瑪依河渠系配套工程、紅色文化廣場改造提升工程、人才培訓中心等援建項目,為鄉城科學發展、加快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目前仲德民族風情園區已打造為一個充滿古老傳奇與神秘色彩的寨落,是游客領略藏家田園風光、休閑度假的圣地;縣職業技術培訓中心投入使用,成為鄉城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釀酒葡萄基地完成第一期506.63畝葡萄種植,“圣地陽光”葡萄酒成功試產;康南特色農產品加工集中發展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香巴拉國際旅游小鎮建設項目正在全力有序推進;康南特色農產品加工集中發展園區已正式入駐企業6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1790萬元,實現利潤977萬元,上繳稅金126萬元,安置就業人口237人。加大對已建成項目的跟蹤服務,最大限度發揮項目援建作用,著力把援建項目打造成為改善藏區生產生活條件的惠民工程,提升藏區農牧民生活水平的幸福工程,讓援建項目成為促進藏區經濟跨越發展的基石,成為聯系藏漢的橋梁,成為見證藏漢民族團結進步的歷史豐碑。
開展結對認親活動,打造民生幸福示范。大力弘揚“忠誠愛國、樂善互助、務實創新、堅韌奮進”的甘孜精神,建設甘孜精神家園,堅持精神家園建設與實現偉大“中國夢”“鄉城篇章”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與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民族精神相結合,深化“愛國、守法、感恩、團結”為主題的宣傳教育。第三批駐鄉城援藏干部人才共計37人,結對認親166戶,親戚遍及全縣12個鄉鎮59個行政村,人口997人;聯系重點寺廟2座、僧尼62人;救濟貧困學生354名,走訪慰問群眾986人次,提供資金、物質幫扶折合人民幣共計10余萬元;收集農牧民群眾訴求178條,排查矛盾33起,化解糾紛28起,解決問題97個。利用“走親戚”活動,帶著把“親戚”當親人的理念,深入農戶,與“親戚”手拉手進行懇談,心連心進行交流,一起拉家常,話里短,大家暢所欲言,在對話中,把黨的惠民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知識傳遞到結對親戚心坎上,讓藏區農牧民群眾時刻與黨委政府在思想上同心同德、方向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譜寫“藏漢一家親”的新篇章。
抓好民族文化交流宣傳,建設民族文化高地示范。采取召開村民大會和走訪農戶等方式,深村入戶,抓好中華民族文化交流宣傳,擴大影響力,大力宣傳黨的強農惠農政策,傳播國家法律、法規,促進各項政策貫徹落實,切實把黨的陽光照耀到每個農戶的窗臺上。
開展“攜手鄉城圓夢香巴拉助學行動”捐資助學活動。瀘州合江工商聯對10名困難中學生和20名困難小學生發放了2400元/人和1200元/人,共計4.8萬元的生活費,并贈送了20余套書包及文具盒等學習用具。
開展支部共建共創活動,鄉城縣交通運輸局與瀘州市交通運輸局結對“共建共創”,落實支部活動經費5萬元,實現優勢互補。
開展了“手拉手”活動,鄉城縣城關小學與瀘州市納溪區白節小學等三所學校雙方師生在學習和生活上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增進了學校之間的友誼和了解,促進市(瀘州市)縣(鄉城縣)、校際、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實現兩地學校在教育、管理、教學等方面的共同提升。
開展免費送醫、送藥、送服務和大型義診活動,義務健康體檢5500余人次;為鄉城縣額外爭取資金捐助、設備物資等折合現金共計201.8萬元。援藏醫生在鄉城縣人民醫院成功開設了無痛胃鏡檢查技術、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協助鄉城縣人民醫院“國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創建和鄉城縣藏醫院進行藏藥的國藥準字號申報。
實施鄉城縣農特產品走進瀘州活動,通過“進超市、開商店、搞展銷、到縣鄉、借電商”等形式,搭建合作橋梁,實現鄉城縣農特產品亮相“2015中國酒城·瀘州迎春購物月”,以營銷促生產,營造良好產銷環境,實現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和助農增收、產業文化帶動的目標。
開展傳幫帶活動,落實民族機制創新示范。駐鄉城第三批37名援藏干部人才,將“傳幫帶”工作作為援藏工作的重要使命,為了留下不走的工作組,根據實際情況采取“1+1”“1+N”幫帶方式,結成互幫互學對子,結合實際認真制定幫帶方案、明確幫帶目標、落實幫帶措施,積極開展“傳幫帶”活動。一是實施教育人才培訓工程,舉辦小學畢業班教學研討會,開展縣域內教師技能培訓、班主任培訓、送教下鄉等活動;成功舉行了小學數學青年教師優質課專題競賽決賽;指導開展州級、省級科研課題;選派了8名校長、16名教師、19名醫技人員到瀘州市掛職鍛煉、跟班學習。二是開展臨床知識和技能培訓6次,開展西醫診療知識講座5次,開展合理用藥講座4次,各鄉鎮衛生院院長、兼職兒保和婦保人員共43人參加.對縣敬老院30余位老人進行健康體檢,對縣城幼兒園278名學齡前兒童進行全面體檢,讓生命與健康同行。三是開展科技下鄉活動,組織冬季葡萄管理技術培訓3次,共培訓葡萄種植農戶146人;組織畜牧養殖知識講座4次,參加學習人數達231人次,有效促進了當地藏民發家致富創業的開展。四是開展辦公知識技能培訓活動,采用集體講課、個別指導、互幫互學、觀看錄像、上機操作等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傳授辦公系統相關知識技能,對電子文檔處理、Word文檔操作、Excel文檔操作、PowerPoint制作等內容開展技能培訓,不斷提高當地辦公室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