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菁菁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信息技術也得到了跨越性的進步,這種狀態也在小學音樂教育中有積極的體現。多媒體以它獨特的優勢,迅速的在音樂教育中傳播。這種教育方式,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加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同時也大大的提高了課堂效率,多媒體為教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是教育事業發展重要的里程碑。本文闡述了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優點和弊端,以及如何正確的在音樂教育方面應用多媒體技術?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多媒體;技術;應用
一、多媒體在小學教育中的優勢
音樂是一種聲音殿堂的藝術,它令人身心愉快,精神抖擻,音樂可以改善人的性情,給人帶來快樂。在小學音樂教育中,要重視對音樂這一門課程,因為,這樣可以讓學生們全面發展,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也可以讓學生在繁重的課程下,很好的放松自己,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發展。
1.多種多樣的教育素材
多媒體技術是通過聽覺、視覺相互結合的動態節奏直接將信息傳播到人的大腦里,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有更直接的感官感受,從而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和學習的欲望,提高學習的效率。多媒體技術相對于傳統的教育方式來說,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練習,配上于之相關的圖片、文字、聲音和視屏等的因素,使其課堂更加活躍。其次,教師可以讓同學們展開豐富得想象力,給音樂配上合適的場景,讓同學們以一種講故事的方式,來體會音樂中的韻律和內涵,從而讓同學在學習音樂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闡述能力。最后,教師,可以多收集一些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的材料,讓同學在日常生活中體會到音樂的真諦。
2.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深刻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老師只能用語言來執行教學內容,這種方式比較單一,死板,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管是在合唱環節,還是在基礎環節上都處于劣勢,學習效率較低。相反,多媒體教學運用科學技術,利用自身優勢,可以很好的讓同學更好的理解音樂。例如,《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是新中國第一部兒童電影的主題曲,為新中國最受兒童喜愛的歌曲之一。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并深受喜愛。教師可以穿插電影故事情節,來向學生講述這一首歌的含義,通過直接感官來增加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在音樂背景的氛圍中,同學們不僅會對那個時代有一定的了解,而且還會體會到音樂的精髓。
3.運用多媒體讓更好的與學生互動
根據現在教育理念的體現,提倡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師生學生要根據教課內容進行一定交流。在這樣的方式中,教師不只是是傳授音樂知識,而且學生能夠和老師進行更好的互動,老師也可以深入的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更加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案,提高課堂效率,促使學生全面發展。例如,在音樂課堂上,師生可以借助多媒體教育平臺,進行對唱、合唱的環節,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二、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教育中應該避免的問題
1.課件內容偏多,忽視教學內容
結合多媒體開展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做好提前備課的準備,而且還要做好課堂課件,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在運用多媒體的過程中,有些老師對音樂欣賞性不重視,導致他們對音樂教學的隨意性,不重視。例如,在音樂欣賞課堂上,老師用多媒體隨意播放幾首音樂,讓學生進行欣賞,并沒有與學生進行交流,這極大的對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
2.教學內容與實際教學內容不相符合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查找教學資源也較為方便,增加了老師的選擇性,教師避免不了為了使課件內容更加豐富、活躍,會在教學內容是增加一些課外內容,這些內容一但過多,就會導致教學內容偏差,目的不明確,學生對教學要求模糊,大大降低了課堂效率,效果達不到教學目標,反而適得其反。
3.過度依賴多媒體會導致學生與老師溝通缺乏交流
在運用多媒體的過程中,教師對于它過多依賴時,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中會處于被動狀態,忽視了教學的主體性,師生之間不能進行更好的交流,學生在音樂欣賞中難以深入,領略不到音樂中的精髓,也就違背了音樂欣賞的初衷,以至于課堂效率低下,學生興趣不高,甚至還會對其產生厭煩的情緒,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多媒體的合理應用
1.利用多媒體對樂器樂曲進行動態欣賞
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小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文化知識畢竟有局限性,但是想象是無限的,想象還是好奇源頭,小學生們只要對事物產生好奇感,就會在接受過程中變得主動,從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小學音樂教育過程中,培養他們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促進他們個性與智慧的發展,也可以激發他們自身的創造力。結合多媒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在播放音樂的過程中讓同學們緊閉雙眼,感受一下這個音樂應該是適合的故事背景,別而且讓同學們積極討論,最后老師再給大家細談一下本首音樂的背景故事,讓學生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了解歷史文化,給學生帶來一場心靈上的洗禮。
2.多媒體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合唱
合唱是指群體演唱多種聲部作品的藝術形式。它要求合唱集體音部的高度一致與和諧,是最為普通、參與范圍廣泛的音樂演出方式之一。運用多媒體進行合唱環節中的獨唱、領唱、合唱、對唱等環節的相互切換,可以給學生帶來不同的節奏感和韻律,可以讓學生體會到音樂的美妙,帶來心靈上的無限震撼,讓學生喜歡上音樂。例如,《黃河大合唱》中的《保衛黃河》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鏗鏘有力的節奏,以快速跳動的動感和步步緊逼的氣氛,使歌曲充滿了無線激情。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來演奏這首歌曲,首先,可以分為獨唱、對唱,重唱、合唱等的小組,由老師進行指導,播放此音樂的純音樂來配合學生合唱,其次,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對調,讓學生全方面的去體會音樂的奇妙。最后,老師可以讓學生闡述一下對這首音樂的理解,互相交流,讓對歌曲的理解更進一步。
3.運用多媒體重現音樂場景,加強互動環節多媒體技術
使用多媒體技術,將音樂、圖片等素材合理結合,給音樂添加場景,讓學生真正融入到音樂中所表達的韻味,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現充滿意境的畫面,讓同學學會去欣賞。在欣賞音樂的環節中,首先,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去分析與音樂相關的知識以及它的創作由來,多方面的了解音樂背景,其次,老師要帶動學生走到音樂故事當中,每個人都嘗試這扮演不同的角色人,以故事人的身份去感悟音樂,去體驗音樂背后的故事。最后,教師和學生互換角色,讓學生以小老師的身份,向大家講解一下對音樂的理解,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音樂的理解,還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當學生真正體會到這些內容的含義時,就更進一步的領悟音樂的真諦。
四、結語
多媒體與小學音樂教育的融合,不僅彌補了傳統教育模式的死板,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緩解教師課堂壓力,在發展學生的個性也有積極的幫助,也發揚了學生是學習主體的教育理念。正確、恰當的利用多媒體教學,已是教育時代的必然趨勢。我們在利用多媒體教學時,要揚長避短,根據教學內容制定合理的課件內容,引導學生去欣賞音樂,體會它的歷史涵韻,完成一次美妙的心靈之旅。
參考文獻:
[1]徐麗丹.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大眾文藝,2013,01:247-248.
[2]金蕾. 小學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有效運用[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11:173-174.
[3]曾馨蘋. 多媒體手段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 才智,2014,04:186.
[4]張瑞. 淺談小學音樂教學與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有機整合[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12:152.
[5]張利銘. 再論多媒體教學技術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成功(教育),2011,0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