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靜
[摘 要]當前小學生英語學習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勢在必行。教育部負責人明確指出:“教育模式在改革上有了新突破,特別要把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來。”作為一名教育者,要時刻圍繞新課改核心理念,結合快樂的教育思想,運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使學生在得到快樂,產生興趣的同時,優化教學過程,豐富教學方式,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水平。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英語課堂;快樂教學
小學階段是學生奠定學習英語基礎的重要時期,但在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時不容忽視的,如何最大程度地讓學生在快樂中學有所獲已成為教學的焦點。實現英語的快樂教學也被英語教師們所極力追求,而這些都是以圍繞正確的指導思想為前提的。
一、“快樂教學理念”:斯賓塞的“快樂教育思想”
斯賓塞被教育學家譽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二個牛頓”。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仍被各國所延用,其中“快樂教育”的觀點對于當今的課堂教學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快樂教育以快樂為本。斯賓塞認為,教學要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讓孩子在“愉快的教育過程”中學習。因此,對于教育者來說,首先應該讓學生快樂起來,然后再給出可行的目標。其次,以興趣為引。一旦他們發生興趣時,也就是教育的好時機。”在斯賓塞看來,興趣是孩子的天然本能,比教育者的推理更為可靠。明智的教育者總是能利用這些興趣把學生引向各類知識的殿堂,并培養出學生好的求知習慣。第三,以學生為主。快樂教育要求學校教育必須從傳統的教育模式中走出來,使學生成為教育的中心。快樂教育就是要相信學生,給予學生無窮的可能性,留給學生足夠的探討空間,在構建知識的同時心智得以提升,內心變得強大。
二、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構建快樂英語課堂
(一)運用信息技術,多角度理解記憶所學
霍華德·加德納證明人有七種不同的智力,而信息技術可以呈現聲音、圖畫、文字、動畫、游戲等,圖像直觀、動靜結合、一目了然,可以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動覺,多層次地吸引學生、啟發學生、拓展學生思維。如在學習單詞flower時,我從互聯網上搜索了大量不同顏色的圖片,并制作成配樂課件,讓學生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在這些五顏六色的圖片中教給學生單詞的發音,運用身體語言模仿它們的形態,學生很快掌握了該單詞。在欣賞的同時自然而然地說出圖片對應的英語表達方式,單詞的發音在快樂的音樂中熟記于心。在呈現向日葵時,我做了適度提示,部分孩子大膽地說出“sunflower”,課外拓展水到渠成。這種學習活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夠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使他們“想學英語,愛學英語”。
(二)運用信息技術,創設英語教學情境
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曾指出: “如果沒有語言情景,詞就沒有意義。”這便說明了語言情景是運用語言交際的必要因素。信息技術的應用,通過多媒體和網絡,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創設貼近生活的英語環境,讓學生在具體、形象的環境中,運用英語進行聽、說、認讀訓練。例如,在學習英文字母時,筆者根據學生經常通過QQ在網上聊天這一實際情況,在鞏固練習中設計了這一環節:輸入正確的英文字母密碼進入聊天界面。學生們都積極地設計自己的英文密碼,有的甚至在分享彼此的成果。學生的學習熱情因這一環節而持續高漲,教學效果顯而易見。而且運用信息技術創造學習英語的生活情景,學生心領神會,教師也會自然減少對漢語的使用,有利于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三)運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
信息技術進入小學英語課堂,便于學生近距離接觸各類信息,且獲取信息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在課前搜集整理相關資源,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搜尋一些符合學習內容的資料。如在講授圣誕節時,我讓學生在課前搜集圣誕節的由來,和圣誕節相關的事物、所吃的食物以及圣誕節當天的常用語等。在充分預設后我做了含量豐富的課件包含視頻音頻文件。授課當天,學生飾演小老師,用搜集來的資料為大家講解圣誕節的風俗禮儀,老師和其他學生做補充。在此過程中學生對Christmas tree、Christmas presents、Christmas Eve、Santa等詞匯印象深刻,教授起來得心應手。學生興趣滿滿,學習的熱情被點燃,機械的單詞記憶變得輕松自然,師生其樂融融。此外,我還向學生推薦適合小學生英語學習的網站http://www.kizclub.com,http://www.starfall.com等。這些網站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閱讀繪本、語音練習和學習游戲等,學生可根據自身需要,自主整合并建構知識庫,擴大知識面。
三、運用信息技術構建快樂課堂需注意的事項
(一)實現“學生主體”,不失“教師主導”
在課堂教學中,既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也要充分重視教師指導者的角色地位。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少說、少做,但并不代表處處少教甚至不教。多媒體創設的自主活動有時會存在漫無目的甚至“跑偏”的問題,而教師的洞察力、掌控力可適時指引學生活動方向,保證在課堂規定時間內快樂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學生的主動權也得以發揮。
(二)勿把快樂教育等同于“玩”轉課堂
“快樂教育”是教育而非娛樂,實現的是教育功能而非娛樂功能。在英語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一定要把握“快樂”尺度。有些學生在英語游戲參與過程中,往往只是體驗了游戲的驚喜與刺激,在玩過笑過后便將所學拋之腦后;有些學生只是敷衍地跟從他人的行為,實際上遠遠沒有掌握所學,快樂課堂則會演變為失敗課堂。所以教師要善于把“玩”和“學”有機結合起來,避免只玩不學。
四、結語
在信息技術改革和斯賓塞“快樂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教師要在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基礎上,以一切為了學生健康發展為出發點,充分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尊重學生權力,關注學生身心發展,通過各種教學方式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真正實現“快樂地教”、“快樂地學”,師生共享愉快科學的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崔躍波.和諧的師生關系[J].吉林教育,2013,1(5):105.
[2]王政.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2(8):23-24.
[3]王曉宏.新課標下義務教育階段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教書育人,2013,1(6):14-15.
[4]王思毅.讓評價激勵并成就學生[J].上海教育,2013,2(4):170.
[5]赫·斯賓塞.斯賓塞的快樂教育[J].教育科學,2009,14(1):43-51.
[6]謝晃.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分析及改進對策探討[J].科教新報,2011,31(3):28-30.
[7]萬俊.優化小學英語教學 提高課堂教學實效[J].新課堂,2011,5(3):44-46.
[8]張菊華.淺議如何進行小學英語教學[J].校園英語(教研版),2011,5(2):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