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摘要】 有效課堂是教學的生命。文章從知識點的整合方式——表格和多媒體的使用;注重興趣的激發——多措并舉,構建活躍課堂;注重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的有效結合等,從而構建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課堂。
【關鍵詞】 高中生物 有效課堂 主要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03-041-01
生物學科是高中教學的基礎學科之一,通過生物學科的學習,除了掌握生物學知識,發展學習技能,更可以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更容易實現教學的三維目標。課堂教學是否有效,主要體現在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是否準確,教師是否采用有效措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是否注重知識的構建和重組等。如何構建高中生物有效教學課堂,下面簡單談談幾點措施和體會。
一、課前注重知識的整合
一節課45分鐘,能否高效利用,直接決定了生物課堂的有效性與否。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對教材進行分析和研究、對知識內容和體系進行重新組合,并能做適度、合理的個性化處理是關鍵。
1. 注重生物發現史的處理。高中生物學科系統性強,滲透了許多生物發展史、發現史等的材料,但有時發現史、發展史又有龐雜、繁瑣之感。如《植物的激素調節》的 “植物生長素的發現”的教學,這一節生物史內容多,諸如達爾文的實驗、詹森實驗、拜爾的實驗、溫特的實驗等。如何讓學生快速抓住主要內容而從整體上快速把握四個實驗的具體細節,列表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如:
這樣,或者讓學生課前自主預習而完成這張表格,或者上課時,教師根據教材的內容用多媒體將這個表格呈現出來,或者以圖示的形式展示給學生,都可以讓學生快速把握要點,掌握四個實驗的相同點和不同地方,使學習事半功倍。
2. 把握重難點,選擇使用多媒體。一些高中生物知識既微觀又抽象,對于這樣的知識點,教師如果采用灌輸法,效果可想而知。借助于Flash動漫的特點,可以使抽象知識形象化,微觀知識形象化,幫助學生克服重點、突破難點,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如“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的教學,借助于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多媒體的演示下,興奮是如何在神經纖維上傳導的過程,使抽象的知識增加了形象性和直觀性,利于學生理解和把握。
二、注重興趣的激發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興趣是動力的源泉,有了興趣才會產生積極、正面的效應和無窮的動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如名人效應法,借助于生物教材中的生物學家的故事,或者與生物學科相關的人或事,而激發學生的想學的欲望。如借助于生物學家達爾文極其“進化論”,結合達爾文在生物領域里的科學研究等,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其次,情境教學也是激發學習興趣的主要方法之一。如《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的學習時,呈現“棉花摘心”、“植物造型”、“園林工藝”的等生活情境,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和運用“頂端優勢”的意義和實際運用,感受到生物學習得有用性。再者,實驗法也是激發興趣的主要策略。此外,教學中,故事法、古詩詞的引用、諺語的使用等都會使生物教學詩意盎然,深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關注力。
三、小組合作與自主探究并行
傳統的“滿堂灌”是沉悶課堂的最大癥結所在,是枯燥課堂的主要原因。課堂上,教師唯恐講得少,唯恐時間不夠用,擔心教學任務完不成,于是,從上課鈴聲響起到下課還言猶未盡,從頭至尾,所有的知識教師一人“包辦”??墒?,再看看學生的實際反應,一個個聽得昏昏欲睡,個個“消化不良”。改變這種做法勢在必行
1. 主動學習,養成自主探究的好習慣。灌輸教學下,學生沒有主動思考的時間,一味跟著老師跑,真正參與的機會少,造成課堂沉悶。新課改下,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是學生會學的主要表現。首先表現為課前的自主預習習慣,“凡事預則立”。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對即將要學習的內容,怎么預習,預習到什么程度,教師有必要進一步給以指導,注重預習方法的指導,編寫可行的導學案,使學生的預習真正落實到位。如學習“體液的調節”前,讓學生了解體液調節和激素調節的概念,把握二者的不同和聯系,了解人體的內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有哪些,了解激素的發現的幾個實驗——沃泰默的實驗、斯塔林和貝利斯的實驗,能用幾個實例了解激素的調節方式……課前對這些知識做到心中有數,上課就有針對性,討論、交流時,也可以明確目標,知其所言,并且在聽課時,能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疑點等有所側重地給以關注力,提高聽課效率,從而提升學習能力。
2. 合作學習,培養合作的意識。新課程標準倡導合作探究、合作體驗的快樂,從而產生“我要學”、“我會學”的效果,使課堂充滿生命氣息。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務必以自主學習為前提,主動學習為形式,提高能力為宗旨。如果學生自主探究不充分,學生在合作的討論環節、發表看法等時,會不知所言,使小組合作困乏實效性和時效性。
高中生物教學應轉變“教”知識的理念中走出來,向教學“學”知識而轉型,由灌輸知識到自主構建知識的轉變,由重知識到重技能、重能力的轉變,由“一刀切”向“關注每一個不同的個體”而轉變……教學是藝術,有效教學更需要師生們的共同努力,轉變觀念、改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讓課堂煥發生機。
[參考文獻]
[1] 王改芬.淺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有效課堂的實施[J].新課程·上旬,2014(5).
[2] 還勝元.構建高中生物有效課堂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J].教育教學論壇,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