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利彩
【摘要】 一直以來,在語文、外語等學科教學中,教師都會強調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而在數學學習活動中往往忽視這些,殊不知,在數學學習活動中,聽、說、讀、寫能力有其特定內涵,而且它們還是數學課堂學習活動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學習能力,也是提高數學課堂學習效率的保證,所以在數學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同樣重要,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關鍵詞】 數學教學 學生 聽說讀寫 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03-044-01
長期以來,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一直被認為是語文課堂上的首要任務,而數學課堂中的聽、說、讀、寫能力,一直被廣大數學教師所忽視。殊不知,作為數學老師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而且要在數學課堂上注重從細處著手:加強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具體該怎樣進行呢,下面就結合日常教學中的實踐活動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善于傾聽
善于傾聽別人發言是一種良好的修養和品德,中途插嘴隨意打斷別人的發言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平時的思想滲透,讓學生明白,傾聽和接受數學思想和方法,不僅僅是聽老師講課,還包括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在傾聽的過程中要學會勇于質疑,聽不懂時應及時舉手向老師提問,當自己與同學的發言有不同觀點,或發現同學表達的思想有不嚴密或者錯誤的地方時,可以大膽舉手發言,說出自己的想法,修正或完善他人的意見,這樣才能促使教學達到有效。
二、學會表達
數學課往往注重對學生理性思維和邏輯思維的培養,輕表達,重思考;輕語言,重演練。其實這樣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學生能夠理性思考和判斷的情況下,可以鼓勵學生多說所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用“這個問題我是這樣想的……”、“我對你的發言有不同意見,……”等語言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還可以采用“說想法”、“說數理”、“說關系”、“說過程”等方法,引導學生動口說完整的話,把自己的思維過程用精確的數學語言表達出來。這樣,可使教師和同學清楚地了解發言者的思維過程,促進師生之間的語言交流,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培養閱讀
數學上的讀,一直貫穿整個知識學習的過程。從最先的認讀數字,到讀出算式,再到讀懂題目,不僅讓學生獲取新知,更培養了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思維能力。尤其應用題的教學,更是與讀密不可分。 數學課堂上應該怎么讀,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借鑒語文課的朗讀方法,指導學生分析題中語句結構,讀出語氣語調,讀出快慢節奏,推敲題中的關鍵字詞,正確理解題意。除此之外,還可以有意識地在課堂中滲透一些課外的數學問題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把學生的閱讀面擴展到課外,捕捉身邊的數學信息,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四、規范書寫
小學階段是養成學生正確書寫習慣的重要時期。學會正確的書寫,才是數學學習的開始,能夠正確的書寫,不僅是習慣,更是一種數學能力。在數學教學中,首先應培養他們養成規范的書寫姿勢和書寫習慣。教師要耐心地講解,反復地強調,使他們明白怎么寫才清楚,怎么寫更有條理,怎么寫才美觀、漂亮。其次,就新教材中出現的很多圖片式或圖文式的解決問題,訓練學生完整而有條理地說一說,更應在說的基礎上動筆寫一寫,把口頭闡述轉化為書面表達,深化對題意的理解。
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到,“聽說讀寫”可以貫穿于數學學習的全過程,促使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聽說”是基礎,為“讀寫”做好后續的準備;“讀寫”是手段,鞏固、驗證“聽說”的效果,四個環節缺一不可,在數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可共同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使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各項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