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鴻躍+張征超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在不斷的涌現,但是企業內部控制卻成為阻礙企業發展的絆腳石,不能有效的幫助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甚至會影響企業的存亡。會計信息失真是每一個企業都會存在的潛在風險,所以利用內部控制系統對會計信息失真進行預警和處理,企業的管理者應該放在首要處理的位置上。本文就內部控制環境對會計信息失真的影響,合理的解決其相互之間的關系,保證企業會計失真現象的減少。
關鍵詞:內部控制環境;會計信息失真;發展過程;措施
會計信息是企業財務數據的綜合體現,能夠反映出企業內部的經濟活動情況,會計信息失真又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影響企業的健康發展,信息失真,財務造假等現象屢屢發生,甚至企業的管理者帶頭進行有關的造假行為,造成國家和其他企業的損失。所以,本文就內部控制環境對會計信息失真的影響,簡要的闡述會計信息失真對企業的損害及內部控制環境的重要性,并且給出了幾點建議,幫助企業合理有效的解決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這對保護企業財產,保護所有者權益有著重要意義,同時還能維護國家經濟秩序,進一步完善國家經濟體系。
一、內部控制概述
1.內部控制環境的含義及理論發展過程
內部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的組成部分,也是內部控制實施的前提,只有將內部控制環境保持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才能將內部控制做好。正因為如此,內部控制環境就是內部控制制度正常運作的基礎。我國在規定內部控制環境定義的時候,將對企業控制的簡歷和實施有重要影響的因素都被稱為了控制環境。所以在定義中,可以看出,企業其他控制機能的好壞都取決于企業的控制環境。控制環境可以隨著企業的發展而改變,會被增強或是被削弱,這種有效性就會反映出企業管理者對控制機制的重視程度。內部控制環境理論在發展的過程中,管理者逐漸的發現理論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開始將內部控制環境和企業控制機制進行銜接,合理的相互促進,并且能夠將內部控制環境理論真正的深入研究,作為企業重要的組成部分去對待,保證了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理論的及時更新。
2.會計信息失真的形式類別
會計信息失真在會計工作中一直存在,就是指會計信息沒有準確性,具有不可靠性,其相關的數據不能反映出經濟業務中的問題,真實的財務狀況不能被管理者所了解,使企業沒有及時得到相應的調整。現如今我國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形式還表現在幾個方面,首先就是會計資料失真,會計憑證失真主要是原始憑證方面出現錯誤,為了將真實的數據和信息進行掩飾,利用虛假的信息或者是無中生有的方法,進行有關的作假行為。同時還有可能進行有關的虛假賬單和虛假數據,給管理者和經營者造成很多的不利影響,不能及時準確的了解企業真實的狀況。還有就是稅金核算失真,企業收益的一部分就要進行繳稅,同時國家收益的主要組成部分就是稅收,但是有些企業為了能夠減少稅務支出,就會進行虛假賬目或是采用隱匿財產的方式,實施偷稅漏稅等不合法的行為。
3.內部控制環境和會計信息質量之間的關系
內部控制環境是為了內部控制更好地工作和發揮效用,內部控制會通過一系列相互監管的方式幫助企業管理內部員工和經營業務。控制環境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基礎,只有將會計內部控制環境建立在良好的范圍之內,才能將企業更好地進行合理規范,使得企業減少非法行為,利用內部人力資源管理和監管機制,保障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減少。同時風險評估也是企業也會及時的控制會計信息質量,進行識別和預警,科學有效的對企業內部機制和管理進行評估,在一定程度上給予相應的策略,幫助管理者控制企業的具體業務細節。會計信息失真就是由于沒有一個好的反饋過程,沒有讓管理者對會計信息進行再次的整理和檢查,其中信息的溝通就是會計信息失真反饋的方法,同時信息溝通的方式是多樣性的,只有將方式方法做到真實有效,及時處理,才能保證會計信息的正確性。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就是內部控制提高會計信息環境最有力的措施。
二、內部控制環境對會計信息失真的影響
1.公司治理結構對會計失真的影響
所謂的公司治理結構就是指所有者,董事會,和高級執行人員之間權利的分配及制衡關系的安排方式,只有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才能保證公司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合理運用其發展戰略,進行長期有效快速的發展。公司治理結構是整個企業制度方面的核心,一個良好的治理結構能夠幫助企業在經營管理的同時,按照高效率的發展腳步繼續向前開拓市場,是整個企業在擴大市場規模的基本要素。內部控制就是企業在內部建立的一系列的規定和行為準則,因此內部控制與公司的治理結構密不可分。現如今的企業在制定公司規定的時候,主要的特點就是經營者和所有者的權利分離,整個企業的經營權利在經營者手中,所有者沒有辦法及時的了解企業的業務動向。又因為經營者和所有者的利益不統一,所以經營者會利用會計信息失真獲得更多的利益。公司治理結構的完整就會極大的控制這種狀況的發生。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能夠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良好和準確。如果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就會使企業的所有者及董事會成員不能起到監督的作用,經營者會沒有限度的進行會計信息失真,導致企業利益受損。
2.組織結構對會計失真的影響
組織結構是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骨架,只有建立起完整的組織結構,才能將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維持在一個良好的范圍內。組織結構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其一就是組織結構的設立,其二就是企業責任的分配問題。這兩個問題如果能夠解決好,就會從基礎創造了很好的內部控制環境。組織結構主要的作用就是為公司制定相應的計劃,執行,控制,監督等基本框架,保證企業在一定的規范之內,不會做出違法行為。正因為如此,組織結構從基礎上就影響著會計信息質量,防止會計信息失真的發生。組織結構的設立會極大的影響企業快速發展的效率,沒有辦法全面的監督經營管理者對會計信息質量的控制和保證。在企業中建立起一個全面的,完整的,相互制約,相互溝通的組織結構,就能夠使企業對會計信息控制的更加完善,減少了會計差錯,同時還會防止會計舞弊。
3.企業文化對會計失真的影響
一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無法脫離的就是企業文化,當企業引進人才之后,最主要的就是要將企業文化灌輸給新進人才,這樣在人才今后的工作中,時刻都能按照企業文化的要求作為工作準則,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企業文化的形成過程是企業從建立開始,隨著不斷的發展,逐漸形成的。員工會因為企業文化形成統一的價值觀和價值體系,幫助企業團結人心。企業文化的好與壞會影響內部控制環境的好與壞,企業內部會有很多的制度進行約束,而企業文化就是保證員工遵守規范的主要保證。企業經營者的營銷方式和做事準則基本都會在企業文化中體現出來,所以整個企業所呈現的都是類似的形象,企業文化能夠傳遞經營者的管理理念和經營思想。因此企業文化能夠影響員工的工作態度和道德規范,一個好的企業文化,能夠使企業走向合理的發展道路,糾正錯誤的工作態度和業務操作行為。特別是會計人員,更是會將企業文化基本貫穿在工作之中,利用企業文化中的管理哲學,幫助會計人員重拾道德素養,進而在道德觀念方面限制會計人員弄虛作假的行為,保證企業減少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形成。
4.人力資源管理對會計失真的影響
對于人力資源來說,在國內外有很多的看法和定義,普遍的定義都會認為人力資源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生存能力,只有將人力資源做好,才能合理的組成企業人員配置,是一個企業在內部合理控制是最有效地工具。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最需要注意的管理問題,因為人力資源管理的開發及應用,可以進行合理的人員配置,充分的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還可以讓企業員工提高工作效率。一個良好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能快速的實現組織戰略目標。一個企業最重要的不是制度,也不是資金,而是人,所有企業的經營過程和業務操作,都需要人進行完成,這樣才能保證企業健康良好順利的發展下去。如果沒有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在經營的同時,沒有良好的員工素質,也沒有合理的人員配置,導致工作沒有辦法有效的開展。
三、內部控制環境對會計信息失真治理的對策分析
1.完善公司治理結構,防止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發生
內部控制環境對會計信息失真治理尤為重要,企業的管理者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防止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發生。目前有很多的學者認為,會計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的核心,只有在企業中建立良好的會計內部控制環境,才會使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減少會計方面帶來的損失。如果一個公司沒有相適應的會計控制系統,整個企業內部就會出現無法運轉的現象。同時如今的企業內部都有一套屬于自身的會計控制系統,但是有很多的企業忽略了會計控制環境的重要性,由于會計控制環境的缺失,導致本來能夠起到很大效用的控制系統失去作用。對于國家而言,稅收是國家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國家要積極的出臺不同的規章制度,幫助企業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形成有效的行為章程和職責分工,保證企業在運營的時候,減少會計失真現象的發生。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發展道路是一個指引的作用,所以企業需要不斷的給員工灌輸企業文化,積極的給予鼓勵,不斷地提高企業工作人員的素質,進而保證會計信息質量。
企業內部風險評估系統能夠保障企業在發展的同時,還可以進行自我檢查和反省,幫助企業不斷的尋找自身的缺點,并加以改正。風險評估的目的就是要將企業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預警和規避,保證財務工作的正常進行。所以企業建立一個有效的風險評估系統能夠防止會計信息失真,風險評估在企業業務操作的同時,無時無刻的都在進行監管,識別一些外在的風險和內部的隱患,并且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相關合理的評估,給與一定的解決方式。在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就不會一直隱匿下去,通過風險評估就能按時及時的查找出來,以保證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管理者對風險評估后的數據進行應用的時候,減少差錯,進而幫助企業賺取更多的利益,也維護了企業所有者和企業員工的權益。
2.優化組織結構,減少會計信息失真
優化組織結構能夠有效的減少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現如今的企業內部,存在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就是各個部門之間缺乏溝通和信息交流,這就會導致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信息與資源沒有辦法得到共享,企業內部一盤散沙,不能有很好的凝聚力。所以,在信息時代下,企業需要建立起以數據為核心的信息與溝通系統,幫助企業快速進入信息化,實現信息共享,每一個部門之間增添了信任感,同時還可以控制會計信息失真現象。企業只有相互溝通,才能促進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有效的溝通,可以防止企業內部癱瘓,并且有利于信息的接收,會計人員所有的操作數據都會得到信息共享,使會計失真現象減少到最低。隨著社會的發展,全球信息化是未來的主流趨勢,所以我國企業要緊隨時代,控制內部環境,防止會計信息失真,創造更多的利潤。
3.優秀的企業文化能有效的減少會計信息失真現象
優秀的企業文化能有效的減少會計信息失真現象,企業文化決定著企業的未來與發展方向,所以,每個企業都要建立起有助于自身企業發展的企業文化,其中企業內部控制活動為重點。企業內部的控制活動一定要健康,不能含有個人色彩,會計活動本來就具有一定的主觀性,所以內部所有的控制活動目標都要以內部控制為基礎,結合風險評估結果,展開一系列的控制活動,保證企業在經營,運作的過程中,減少會計信息失真現象。一般的控制活動主要是對企業的資產,財務,市場規模及效果等進行相關的處理。企業按照國家的統一標準,進行合理公正的商業運作,加強會計基礎工作,不斷提高會計要求,按時對會計信息進行核對,保證企業會計信息質量,這是企業在日常工作中應該 注意的問題。只有保證了會計信息質量及完整性,才能從會計信息數據中反映出企業目前的狀態,并給予一定的建議,幫助企業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并增強流動資金。
4.嚴格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有效減少會計信息失真問題
人力資源作為企業生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進行嚴格的管理,制定嚴謹的管理制度,幫助企業不斷發展與進步。人力資源管理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內部監管機制,幫助經營管理者控制企業,防止違法操作及不合格操作。一般都會通過監事會或者是內部審計的途徑對會計信息等問題進行核實和檢測,防止會計信息失真,所以有效的加強企業內部的監管機制是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其中監事會是對董事會的監管,從大局角度評估企業存在的風險狀況,檢查企業內部信息的有效性和可信性,而內部審計就是一種對會計信息檢測的方式,通過對經營活動和會計數據的審查進行客觀的評價,幫助管理者在經營的同時,兼顧會計信息質量。所以對企業內部監管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企業執行內部控制的重要依據和手段。
總而言之,合理的建立內部控制環境,幫助企業進行內部控制,及時發現隱藏的問題,并給予一定的建議加以解決,會計信息失真是企業內部嚴重的會計問題,甚至會影響企業的生存,如果不將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問題著重看待,就會導致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多走很多的彎路,多遇到很多的障礙與問題。本文就內部控制環境和會計信息失真的聯系,簡要的敘述了相互的影響和幾點對策,幫助企業經營者從更好的角度看待內部控制環境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孫浩然.內部控制環境視角下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4.05.
[2]文崢.內部控制環境與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我·研究[D].湖北大學,2012.05.
[3]何玉芬.基于內部控制環境的會計信息質量問題探究[D].江西財經大學,2009.12.
[4]宋春輝.內部控制環境要素對會計信息質量影響的探析[D].江西財經大學,2006.10.
[5]王國弘.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及對策探析[D].天津大學,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