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秋菊
[摘要]案例教學法在國內外都相當盛行,被廣泛應用于各個學科領域中。文章對近年來在音樂專業《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程的教學實踐中運用案例教學法的效果,通過問卷形式調查后進行分析、總結與評價。分別從對象與方法、教學效果評價與案例教學法實施的意義三個方面進行闡述,探索《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程更為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曲式與作品分析》;效果評價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5158
《曲式與作品分析》是普通高校音樂專業的學科基礎課程,通過培養學生對音樂作品結構的分析能力,從而提高他們評析作品、理解音樂的能力,加強創新性思維的培養。案例教學法是根據教學目的,選取一個“案例”為載體,通過提問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展開分析、討論從而掌握知識的啟發式教學方法,這種方法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創造了師生平等融洽的教學環境?!肚脚c作品分析》中的案例教學,以具體生動的音樂作品為載體,通過對音樂作品的分析、討論,掌握曲式結構的發展原則和方法。近年來,案例教學法在《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程中的實踐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授課對象為邵陽學院音樂專業普通本科學生,采用分班授課,整班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2010級音樂表演1個班53人,音樂學2個班100人;2011級音樂學2個班70人;2012級音樂學2個班69人。共計292名學生。其中女生231名,男生61名,年齡20~24歲,已完成《樂理》《和聲學》《視唱練耳》等前期基礎專業理論課程的學習,進入綜合性強、理論要求更深的專業學習階段。
12方法
121教學內容
案例教學法在《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程中的教學實踐分為三大模塊:小型曲式、復三部曲式以及奏鳴曲式。小型曲式指的是包含單一部曲式、單二部曲式和單三部曲式在內的曲式結構較小、音樂內容較簡單的曲式類型。這類曲式的特點多為單一主題引申發展,調性和聲也較為單純。復三部曲式和奏鳴曲式都屬于大型曲式,具有很強的獨立性和完整性。該結構的典型作品非常多,案例的選擇十分方便。每個模塊的教學都首先有重點明確、層次清晰的理論講授,通過講授建立曲式學習與作品分析的基本思路,然后將理論知識與內容生動、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作品有機結合,緊扣核心知識,形成具有音樂專業理論課程特色的案例教學模式。
122教學方法
以班級為單位建立學習小組,隨機組合,每組5~6名成員。每組選取一名組長,負責組織、管理和討論。任課教師在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如教材的深入分析、案例作品的選取等,通過課件播放向學生布置要求,便于學生查閱、收集資料,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課堂上,教師圍繞著作品進行提問。同學們先獨立分析,提出個人觀點再進行小組討論,之后以小組為單位發言進行全班討論,最后教師進行總結、評比。課后各學習小組完成作業的分析與記錄。任課教師根據學生課堂表現和課后作業反饋進行案例教學法實踐應用的分析總結與調整。
123評價方式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程結束,學生以不記名的形式填寫案例教學法教學效果的調查問卷。問卷是參考國內有關文獻,根據學生學習期間的表現,組織專家同行多次討論修改而成,以選擇題和問答題的形式設計的,采用“好、較好、一般、較差、差”5個等級標準。問卷包含6個教學內容條目,11個教學效果條目,1個教學建議條目。根據條目,學生對案例教學法的效果進行測評,提出意見與建議。
2教學效果評價
21教學內容
8596%的學生認為教師運用案例教學法授課時能夠緊扣曲式理論核心,選取的作品與所講的理論內容一致。8123%的學生認為案例教學模式能加深他們對曲式理論知識的認知和理解。8825%的學生認為案例教學方式突出了音樂專業實踐性強的特點。而認為選取的案例作品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占8253%;認為案例作品生動有趣的占8112%;認為教學中案例任務的布置和問題的設置都較為合理的占8234%。
22教學效果
通過對調查問卷結果的分析發現,學生們對案例教學的效果是普遍認可的。有8610%的學生認為案例教學法的運用增加了他們學習《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程的興趣和主動性;認為教師在案例教學中能夠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進行講授的占8253%。8213%的學生認為案例教學增加了師生互動,有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方面,案例教學法的效果也是十分突出的。8934%的學生認為這種方式有利于提高作品分析實踐能力和學生查閱文獻資料的能力(8065%);能夠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7980%)。通過討論與交流,能夠增進學生人際溝通交流技巧(7798%)以及團隊合作精神(7352%)。與傳統教學法相比,有7865%的學生對案例教學法印象深刻,7856%的學生認可案例教學法授課。認為案例教學法效果較差或差的學生不到10%。
3案例教學法實施的意義
31有利于落實“以人為本”的現代教學理念
在《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宰,“填鴨式”是主要的教學方式。學生僅僅充當一個現有“知識”的容器。這違背了現代“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案例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化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突出“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
32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長期以來,《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程依靠教師的“一張嘴”“一支粉筆”來進行,形成“一言堂”的僵局,教學效果不容樂觀。案例教學模式的建立,學生圍繞一個案例可以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分析、討論、交流,將理論知識生動化、形象化,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擴展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33有利于培養并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中指出,“創新”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是重點。案例教學不以學生知道正確答案為目的,而側重從多角度、多層次圍繞一個問題進行思考,啟發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并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探討過程中的交流與溝通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34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傳統教學模式下“一言堂”的局面和沉悶枯燥的課堂氣氛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學生各抒己見的發揮,將課堂真正交給了學生,教師變成了參與者,這更能與學生打成一片,活躍了課堂氣氛,將師生關系平等化,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
參考文獻:
[1]張勇,段君瑋基于案例教學法的“管理信息系統”教學改革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8).
[2]張兵案例教學在運籌學教學中的運用[J].徐州: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3).
[3]高為杰,陳丹布曲式分析基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