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明
[摘要]文章首先從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含義入手,闡述了什么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在此基礎上論述民辦高校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民辦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構建,包括網絡思想政治課堂平臺、學生教育管理平臺以及學生風采展示平臺三方面內容。
[關鍵詞]民辦高校;網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5176
1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含義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網絡的作用與影響為背景,促使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形成符合一定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網絡倫理的教育活動。其內涵有兩層:一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網絡的技術特征的。不可諱言,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利用網絡所特有的易于跨越時空距離、互動、共享信息、開放等技術特征來開展的一種實踐活動;二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網絡文化生活空間的。因為在上網過程中,網絡無時無刻不以工具、環境、文化的形式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們和社會。[1]
2民辦高校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21利用網絡文化豐富教育內容
網絡文化“是以網絡技術為支撐的基于信息傳遞所衍生的所有的文化活動及其內涵的文化觀念和文化活動形式的綜合體。”[2] 利用網絡文化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面臨兩大任務: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廣泛利用各種網絡文化來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二是要警惕網絡文化中無益的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利用網絡文化的同時要堅持主流意識形態教育,防止大學生在網絡中迷失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2利用網絡技術拓寬教育形式
大學生們熱衷于關注和追捧新鮮事物,所以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原有課堂教學、座談、社會實踐等傳統教育方法的基礎上,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開展各種為學生們所樂于接受的教育形式,例如微信、微博等。利用這些教育新形式打破原有的傳統教育形式單一和受時空限制的局限,及時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進行跟蹤,幫助學生解決各種思想上遇到的問題,從而彌補原有教育形式的缺陷,讓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和生動活潑。
23利用網絡環境強化環境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是指影響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運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綜合。”[3] 利用網絡環境強化環境育人功能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增強強化功能。許多積極的信息資源、輿論導向、網絡法規和網絡中意見領袖等都可以對大學生的思想品德產生積極的強化作用;二是增強導向功能。
24利用網絡教育增強育人效果
目前,我們可以看到網絡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多樣的形式,網絡媒體更是集結了畫面、聲音、視頻、圖片等為一體的立體效果,這些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藝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現在的大學生追求自由和平等,更愿意通過網絡發表觀點和意見,進行交流和討論。思想政治教育者進入網絡可以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和交流,成為學生的知心網友,及時通過網絡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幫助學生們排解思想上的困難。
3民辦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構建
31網絡思想政治課堂平臺
311正確引導輿論
將焦點網絡信息引進課堂,針對重大時事問題、社會思潮,讓學生具備正確的識別能力,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在面對重大的時政問題時,工作人員應當具有較快的反應能力,及時給出自己的觀點、態度,從而正確地引導學生。
312健全德育課程
運用不同的方式,采用各種表達手段,比如動畫、視頻、網頁等,制作成學生感興趣的形式,分析、解決常見的心理問題,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認知的能力。
313豐富教學資源
把涉及國家、黨的最新政策的講話、視頻等作為課件、課題、討論的話題等,對常遇到的難點、誤區進行一定的指導,并給出不同角度的觀點,以供學生參考、交流。此外,還可以推薦一些較好的網站、書籍,做到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
314加強合作交流
可以和其他高等學校進行合作,相互提供學生思想調查的真實信息,進行合作研究,合作舉辦宣講會,共同探討如何有效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15弘揚傳統文化
在采用網絡手段進行文化宣傳時,應發揮現代網絡的優勢,采取各種手段,以音樂、動畫、視頻等方式多方位展現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思想。
316創新娛樂形式
推薦學生觀看熱門電影來激發學生的志向、震撼學生的心靈,或者一些優秀的音樂,比如鋼琴曲、小提琴以及中國的古典音樂等來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大學生感受到世界的美好,音樂的力量。另外,可以設計一些紅色休閑游戲,吸引學生參與到其中,在娛樂的同時受到紅色文化、思想的教育與熏陶。
32學生教育管理平臺
321主題教育網站
(1)網上黨校、團校。在網絡上利用視頻課件、文字資料開展團干、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正式黨員的培訓。
(2)紅色理論與實踐網站。主要是灌輸黨性理論教育與紅色實踐相結合的網站類型。
(3)紅色歷史與人文網站。主要是介紹大學生感興趣的紅色歷史、人文知識的網站類型。
322服務型綜合管理系統
(1)學生資訊查詢與管理網絡系統。在網絡上實現學生成績查詢與管理、入住情況查詢與管理、個人基本信息查詢、獎學金查詢等功能,設計并使用相關的軟件系統,供師生實名使用。
(2)學生工作事務網上辦公系統。在網上實現文件傳達與反饋、學生違紀和獎勵的處理、獎學金網絡評定等功能,供師生共同使用。
(3)勤工儉學與助學貸款網絡系統。在網上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建檔、助學金評定、助學貸款登記與發放等功能。
(4)就業工作網絡系統。在網上實現就業信息發布、用人單位網上招聘等功能,供畢業生實名使用。
323對話式網絡平臺
(1)領導網絡資訊信箱。通過設立網上信箱,可以直接跨越時空進行問答。
(2)網絡論壇——BBS。通過BBS人們可以進行發送、共享信息,參與實時溝通。人們不但可以通過這一平臺表達個人意見、建議,還能夠與外界進行交流。
(3)師生QQ群。學工干部、輔導員創建師生主題QQ群,或者加入學生創建的主題QQ群,在網上實名或匿名交流。
(4)政工干部工作博客、空間。輔導員博客的建設應根據博客特點和新時期教育教學形勢打破傳統意義上的只有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專業課老師、思想政治課教師、黨政管理干部甚至是學生干部、學生助管都在平時的本職工作中對大學生有著潛移默化般的教育和引領作用,他們也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力軍。
(5)學生集體博客、空間。利用博客為學生們構建一個數字化的集體建設平臺,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人人平等、人人參與。由于博客具備“發布、分享、交流”的功能,它讓學生們交流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
33學生風采展示平臺
331榜樣和典型展示舞臺
網絡宣傳比櫥窗宣傳、海報宣傳面向的對象更加廣泛,在大學生當中樹立學習典型、英雄模范、道德標兵,通過網絡傳媒進行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手段展示和宣傳,效應更加明顯,也更深入人心。
332才藝和技能展示舞臺
依靠網絡平臺開展各類競賽或展覽,例如網站設計、學生動漫、校園電影等。通過網絡公開評比,使比賽環節更具互動性,不僅使學生從參與的過程中得到了學習和提高,也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門戶網站的點擊率。
參考文獻:
[1]吳剛網絡時代的課程理念及課程改革[J].全球教育展望,2001(1):59
[2]馮永泰網絡文化釋義[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2):37
[3]張耀燦,鄭永廷,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