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剛 孔凡濤
摘 要:該文通過對玉米生產及庫存數據的分析,介紹分析了我國玉米庫存概況、問題的嚴重性及原因,綜合比較了多種應對策略。并提出了在側重于從玉米產業鏈的上游入手解決問題的同時,需要將視角投向下游,促進玉米的合理消費,發展燃料乙醇產業消化庫存糧食的現實可行的途徑。
關鍵詞:玉米庫存;應對策略;燃料乙醇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07-01-03
1 我國糧食及玉米庫存概況
1.1 糧食庫存 我國糧食庫存問題正在顯現。國家統計局[1]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我國糧食產量繼續保持增長態勢,2015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2 143.5萬t,同比增長2.4%,已經“十二連增”。然而,糧食產量連續增加的背后,是我國糧食庫存出現較大壓力的現實。國家糧食局[2]在部署今年秋糧收購工作時指出,各類糧油倉儲企業儲存的糧食數量之大前所未有,儲存在露天和簡易存儲設施中的國家政策性糧食數量之多也前所未有。作為國家政策性糧食收儲主體,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3]在截至2014年的10a里,以最低收購價和臨儲糧收購的形式累計收購糧食近6億t,僅2014年就達到2.6億t。媒體報道[4],中國糧食庫存消費比近50%,遠高于聯合國糧農組織規定的17%~18%的糧食安全標準。
1.2 玉米庫存 玉米已經成為我國主糧之一,庫存問題也最為突出。自2008年國家開始實施玉米臨儲收購政策以來,玉米市場產銷不平衡問題愈演愈烈,近2a玉米庫存壓力驟增。目前我國玉米剩余量已高達1.5億t,庫存水平創下歷史記錄。2014-2015年度全球玉米庫存達到1.974億t,為歷史次高水平,其中中國部分占了主體。預計到明年我國臨儲玉米庫存有望首次達到2億t以上,而社會總庫存有望超過2.2億t。
1.3 庫存結果 庫存高企帶來嚴重后果。一是國家財政補貼壓力巨大。按目前國家玉米收儲政策,臨儲玉米存儲1a,中央財政每t直接補貼269元(含收購費用50元、保管費86元、利息補貼133元),超過1a需繼續支付保管費和利息補貼共219元,按1t玉米平均存儲2a計算,每t國家補貼488元,還不包括如調運出省的移庫費用、建倉補助(內部跨省移庫費80元,加工企業調運需補貼運費140元,如需新建倉容,需投資補助112元)。如果目前我國1.5億t的玉米庫存難以消解,每年國家將補貼700多億元;按照預測的明年2億t玉米庫存,國家將補貼近千億。二是糧食超期儲存能夠導致霉變而無法生產飼料和食用,有可能帶來后續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據統計,我國每年因霉變造成的糧食產后損失高達2 100萬t,約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3.5%。按照行業數據,玉米儲存3a即可霉變。初步估算目前霉變在5%以上的玉米約占總量的1/2以上。
1.4 糧儲收購政策 巨大的玉米庫存壓力下,國家臨儲收購政策轉向。國家發改委、國家糧食局、財政部等部門9月18日聯合下發了2015年國家臨時收儲玉米的相關政策,玉米收儲價格下調,由去年的2 220~2 260元/t降至2 000元/t。這是自2008年玉米臨儲政策推出以來臨儲價格首次下降。而且,收儲標準提高,不再放寬生霉粒含量等相關質量標準,但對達不到質量要求規定的玉米沒有放任不管,進一步強化管控,地方政府需要按照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和食品安全地方負責制組織收購。
2 玉米庫存壓力形成的主要原因
2.1 供應 在托市收購政策的刺激下,農民種植玉米的積極性高漲,玉米產量提高幅度較大,導致玉米庫存量增長。2004年,我國糧食市場開始全面放開,政府主管部門逐步建立起臨儲政策,用這個政策調控玉米市場價格。玉米臨儲收購的時間一般從當年的11月到次年4月末。期間,當最低收購價格較市場價格低時,國家停止托市收購。因此,國家托市收購政策直接推高了玉米價格。據測算,如果玉米1 600元/t,相比大豆,農民依然傾向于種植玉米,而玉米價格多年高于這個數值,玉米產量提高成為必然。我國玉米年產量已經由2004年的1.3億t增加到今年的2.25億t。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發布的報告預測,2015-2016年度中國玉米產量預測值將再創歷史新高,較上年產量增長6.2%。
2.2 消費 下游需求疲軟導致消費量增長有限。今年玉米下游需求或將較去年下降0.56%,即1.7億t。細分來看,玉米主要用作飼料生產和深加工,飼料需求占主體,約占總需求的70%。今年玉米飼用消費規模約為1.45億t,較去年下降7.6%,顯示出疲軟態勢,短期內很難提振。
2.3 中間環節 臨儲高價收購的玉米難以順價銷售(也就是以收購價加上人工成本等的價格向下游市場銷售),去庫存難度較大。由于臨儲玉米采購成本價格遠高于目前市場價格,企業無意采購臨儲玉米。2015年度臨儲玉米累計拍賣成交量不高,截至9月底僅為579萬t,比上年同期下滑80%。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玉米庫存消費比快速拉升,2013-2014年度為51.67,2014-2015年度更是高達75.26。當前,玉米市場存在一個惡性循環:國家有巨大的玉米庫存,也需要去庫存化,而市場主體長期不看好玉米價格上漲,企業調低庫存,市場流動性較高,玉米價格因而更加低迷。
2.4 替代品 低價替代品的沖擊進一步增加了玉米去庫存的難度。高粱、大麥等替代品進口量激增,進一步削弱了市場對玉米的需求。以高粱為例,高粱在畜禽料和豬料中可以對玉米實現近乎完全的替代。飼料企業轉而增加高粱的利用量,2014年我國高粱進口量達到578萬t,較2013年增加4倍以上;2015年前7個月的進口量已經超過2014年全年進口量。此外,豆粕、菜粕等蛋白飼料原料價格當前處在歷史低位,其對玉米的替代也比較明顯。
3 應對策略的比較
結合當前我國玉米庫存問題的現狀及對原因的分析,有以下幾種應對策略可供選擇。
3.1 調整玉米種植結構 糧改飼、糧豆輪作等[5],以及種業創新。這個思路和方式需要國家給予適當補助,以降低農民種植風險、提高收益。
3.2 擴建倉庫 到2016年年底,國家將新增新建倉容5 000萬t,維修改造“危倉老庫”比例達到60%。媒體報道,中儲糧今年投資100億元于新建倉容,這是中儲糧成立以來建設規模最大的一年。
3.3 適當休耕并為農民提供休耕補貼 選取合適區域鼓勵農民休耕,并提供補貼,進而降低玉米產量。同時,制止土地常年高產后營養元素下降的趨勢,為復耕打基礎。
3.4 實施玉米價補分離 玉米價格順應市場,國家對玉米價格下降的部分酌情對農民進行補貼。
3.5 開展玉米深加工 合理發展玉米深加工業,促進玉米的合理消費。消化人畜不能食用的有毒有害糧食,平衡庫存。這種思路與前幾種有很大的不同,是將解決問題的視角投向下游。
3.6 國外經驗 美國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鑒。美國通過擴大內需扶持農業發展,這是暨農業補貼、擴大倉儲后的新做法。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為促進農業發展,美國政府提出糧食儲備制度和補貼政策,但是,政策的弊端是農產品過剩。對此,美國進一步出臺政策擴大內需、發展糧食深加工業,同時大力擴大農產品的外銷,來保障農業發展。用玉米生產燃料乙醇,是美國最典型的擴大內需、保障農業發展的戰略。美國2014-2015年度玉米產量達到3.5億t左右,而庫存僅為4 500萬t,其中約有1.2億t的玉米轉化為燃料乙醇。消費的穩定保障了庫存的合理、生產穩定和農民利益,形成了良性循環。
4 對策建議
針對復雜的玉米庫存問題,當前,政策制定需要創新觀念、綜合考慮。對我國來講,發展燃料乙醇產業消化庫存糧食是現實可行的途徑。
4.1 大力發展和鼓勵使用燃料乙醇,實現產需平衡 當出現災害年份或非常因素導致糧食短缺時,由于燃料乙醇實行的核準生產及國家指令性計劃這一管控辦法,可適當減少燃料乙醇。因此,燃料乙醇是糧食生產的推進器和安全的調節閥。燃料乙醇還是消化人畜不能食用的有毒、有害糧食的唯一途徑。我國有毒、有害的人畜不能食用的糧食主要表現在真菌毒素超標、重金屬超標和由于儲存時間長而導致的霉變。這些糧食目前主要處理方法是稀釋法,但最終也不可避免的進入人體。實踐證明生產燃料乙醇是有毒、有害糧食資源化處理的最好辦法,并將最終成為唯一辦法。庫存糧食中,沒有發生霉變的糧食可以用于生產飼料,其余的部分可以用來生產燃料乙醇。發展燃料乙醇還可以減少國家財政負擔,庫存多余的糧食由燃料乙醇企業加工轉化比長期存儲更合算。
4.2 大力發展燃料乙醇產業 我國燃料乙醇巨大的市場空間是燃料乙醇產業發展的重要前提,也為合理消化玉米庫存提供了根本保證。2002年到2012年,我國汽油消費以年均8%以上的速率快速增長,2014年全國汽油消費量約為1億t。考慮到天然氣、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加等因素,未來幾年,汽油消費量增速放緩,按年遞增7%計算,2020年將消費約1.5億t汽油,按10%的摻混比例,燃料乙醇市場規模約達1 500萬t。按照國家標準,目前我國乙醇汽油中燃料乙醇的添加比例為8%~12%,而美國基于多年成熟發展燃料乙醇的經驗,正在積極推廣E15甚至E85(燃料乙醇的添加比例分別為15%和85%),通過提高添加比例擴大燃料乙醇使用量也有巨大的空間。與燃料乙醇相比,我國其他玉米深加工產品卻由于下游需求受阻,產能開工率嚴重不足,即使原料價格下降,也沒有市場發展空間。目前我國每年產生超過2000萬噸的人畜不能食用的糧食,現階段可擴大糧食燃料乙醇規模,積極消化庫存中質量較差的玉米。
假如后期一旦出現由于天氣等原因導致的供給不足情況,發展纖維素乙醇完全可以保證燃料乙醇的補充供應。應大力支持用秸稈和林業廢棄物生產燃料乙醇,增量市場用纖維素原料補充。2010年我國秸稈資源量為8.2億t以上,其中未利用秸稈2.15億t,加上可利用的林業廢棄物資源量2.11億t,合計共4.26億t[6]。只需利用其中1/3,即可生產燃料乙醇2 000萬t以上。也可以通過適當調整乙醇汽油摻混比例、階段性進口燃料乙醇等保障燃料乙醇市場的穩定。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關于2015年糧食產量的公告[EB/OL].[2015-12-0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08/c_128510189.htm。
[2]國家糧食局.國家糧食局辦公室關于切實做好2015年秋糧收購和秋季安全儲糧工作并開展專項檢查的通知[EB/OL].[2015 -10 -08].http://www.chinagrain.gov.cn/n316640/n316903/c857368/content.html.
[3]鐘礎良.中儲糧儲備政策20問答[EB/OL].[2015-07-31].http://www.cngrain.com/Publish/qita/201507/591248.shtml.
[4]張霞,劉沖,劉慧敏.“國家糧倉”滿之患[N].南方周末,2015.
[5]龍飛,羅其友.我國玉米產業面臨的形勢與調整思路[J].種業導刊,2015(8):5-7.
[6]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全國農作物秸稈資源調查與評價報告[J].農業工程技術·新能源產業,2011,2.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