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軍
摘 要:中國加入WTO了!英語作為人們謀生發展的工具越發顯得重要起來,甚至有人把文盲的范疇擴大到不懂外語的人,很多人都希望精通英語以為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創造優勢,然而,缺乏充足的時間和精力,缺少真正高效實用的學習方法和輔助工具,以低效乏味的記憶方式,面對數以萬計的英語詞匯和驚人的遺忘速度,這是一場多么沒有希望的戰斗,多少人經過長年累月的爭扎,不得不退出了戰場……
關鍵詞:英語教學;單詞記憶;快速技巧;提高成績
講單詞的記憶,先講一下遺忘的問題。學了的知識不用總是會遺忘,有人認為學了的東西會忘不如不學。其實學了的東西雖然會忘,但要用的時候,能夠很快的復習恢復。比如學高等數學要一年的時間,但忘了后,只要兩個星期就能夠恢復,這就是學了和沒學之間的差別。英語也和這差不多,所以要把認真學習過的書本留下來,將來能夠很快的恢復英語水平。幾乎每個背過單詞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一本單詞書,背了前面,忘了后面。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這種硬記下來的單詞,一兩個星期不背就會遺忘。最后只是留下了一個印象。也許有人認為把所有背過的單詞每個星期背一遍就會背的很熟練。這種方法只有極少數記憶力特別強的人才能達到。因為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假設每天背30個新的單詞,第二、三、四天復習,這樣大該需要1個多小時。前面如果已背熟了3000個單詞,每天又必須花2個小時才能在一個星期里背一遍這些單詞,隨著所背單詞的增加,這個時間還要延長。這種方法還要求一天也不能間斷。一天也不能休息,寒暑假不能間斷,就算有人能做到,但如果生病住院一星期,不就又忘了嗎?
請大家想一想,英語是誰發明的?英國人唄!英國人認不認識漢語?不認識!那么英國人在學英語單詞的時候需不需要記住單詞的漢語意思?不需要,英國人的英語課本里根本就沒有漢字,何談記住單詞的漢語意思?那么既然英國人學英語不需要記住(甚至根本就見不到)單詞的漢語意思,那么中國人學英語為什么要去記住單詞的漢語意思呢?這種做法大家不覺得奇怪嗎?其實在記憶單詞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遵循這幾個原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聯想助記原理
記憶心理學告訴我們,孤立地記憶一件事物,是很易遺忘的,只有將未曾記憶的新對象與已熟悉的舊對象建立起緊密的聯系,才能用最少的代價最牢固地記住新的記憶內容。
二、壓縮還原原理
在熟記一詞的基礎上,將其拼寫相近的詞匯歸在一起,找出不同之處,只記憶該詞及其各關聯詞的相互不同之處,即可以較少的腦力記憶較多的詞量,而當需要時則以相反的規則喚起相近詞匯的記憶,這就是本書的所謂記憶的“壓縮”和“還原”。運用“壓縮/還原”的方法記憶單詞,不僅可以大大減輕記憶負擔,而且由于詞與詞之間建立了豐富的相互聯系,可以互相加強記憶,還能夠從多路徑呼醒記憶內容。
例如,熟記了“doe”一詞后,即可聯系記憶“foe,hoe,joe,toe,roe,woe...”等一系拼寫格式為“?oe”片段的詞,只要記住“f,h,j,t,r,w...”等等差別,即記憶住了一大串關聯詞。
三、近形規則
本書中的所謂“近形”,是指一詞與另一詞有相同的字母數,而只有一到兩個位置的字母不同,其他大部分字母排列位置、順序都一樣的現象,如果只有一個字母不同,則稱為“一級近形詞”,如此類推。
四、近形詞編句記憶法原理
詞與詞之間存在相互“近形”關系,基于這種關系可以通過“聯想助記”、“壓縮還原”的手段,實現由一詞聯記一大批詞的目的。
五、插卡循環記憶法
記憶生理學家發現,人類在記憶某些內容后,如果在遺忘前及時加以鞏固,則再次遺忘所需的時間會大大延長,經過多次及時的鞏固,即能實現近似永久的記憶。例如,十歲之后才移民國外的人,幾十年后仍能使用母語;反之,如果不能在遺忘發生前及時加以鞏固,則會完全忘記所記的內容,要復習時只好重新記憶,這樣,所花費的時間會較及時鞏固多得多,而效果則較前者差得多。
學好英語單詞,記住英語單詞,我認為做到以下幾點,即可無憂:
(1)掌握英語語言規律,英語是表音的文字(phonics拼讀規則,發音重讀規律)
(2)實際背單詞的過程中,一定要讀出來,連拼寫一起讀出來,養成習慣,形成慣性,所有的單詞都要這樣過!
(3)掌握教育體制下的應該掌握的單詞,因為這些都是專家總結出來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單詞
(4)一定要大量的閱讀,英語報刊,雜志,書籍等,多元化擴展詞匯量,并在閱讀中鞏固已學過的單詞的用法,做到自己用的時候更加自信。
(5)養成良好的的日記習慣,把操練已學過的單詞與句法,把死的詞匯量變成活的。
(6)遇到容易混淆的近似詞,下功夫歸納在一起,把他們解決掉,絕不讓他們成為自己以后使用單詞時的干擾。
(7)多總結學習英語的詞根詞綴,他們即能幫助我們擴展更多詞匯,也能幫助我們猜得許多生詞,還能幫助我們減輕記憶單詞的負擔。英語的學習是一項很漫長的道路,貴在堅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