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磊
【摘 要】2015年8月12日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遇難人數達165人。危化品具有危險性大,事故防范難度大,事故影響惡劣的特點。作為危化品生產和儲存企業要時刻警記自身的安全生產責任主體地位,做細抓實安全生產的基礎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重視開發和推廣安全生產技術,做到標本兼治,從而實現企業經濟發展與安全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天津港;危化品;本質安全;主體責任
2015年8月12日晚上11點30左右,位于天津濱海新區塘沽開發區的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所屬危險品倉庫發生爆炸。截至2015年9月11日下午3點,天津港“8.12”爆炸共發現遇難人數165人,仍有8人失聯。習近平總書記為此嚴厲要求“安全是經濟發展不能逾越的紅線”。
中國經濟發展,在改革開放以后呈現出了跨越式的姿態,追求快速發展,成為各級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標,甚至是唯一目標。過去我們一直在講“又快又好”,但實際上,“快”隨處可見,“好”卻沒有堅持。這種發展模式為安全生產、環境保護、民生宜居留下了不少隱患。其次,企業往往會從成本和利潤的角度考慮,有時會置危化品倉儲的相關規定和標準于不顧,但危化品倉儲最忌的就是混裝混存、混堆混放。天津港“8.12”事故之所以發生,作為爆炸源頭的天津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海物流”)確實存在不規范的操作行為。瑞海國際作為中轉倉庫,集裝箱堆放場所儲存的危險品種類和數量都是不固定的,一旦爆炸又會引爆其他的危險源。并且由于不同危化品的性能和滅火方法不一樣,又為事故發生之后應急救援中消防隊員的大量傷亡埋下了伏筆。”從技術、人員和企業運作的角度看,違規操作行為的發生主要基于兩個原因,一是無知者無謂,“因為無知,所以不怕”;二是僥幸心理,由于違規成本太低,企業打擦邊球,認為即使出事找幾個人就能擺平了。技術、人為因素,制度監管的漏洞最終導致了事故發生。最后應急機制的不到位,更使得事故雪上霜,導致了消防人員的犧牲。
那么作為一般工貿企業,如果在平時的業務中涉及到危化品的儲存和物流環節,我們應該如何確保企業的本質安全呢?筆者以為,要想從根本上遏制危化品重大事故的發生,每個危化品企業必須全面承擔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堅定不移的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做細抓實安全生產的基層和基礎管理工作,營造和諧的安全文化,重視開發和推廣安全生產技術,有效的消除生產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實現企業的本質化安全生產。
1.危化品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現狀
(1)在認識上,現在各個層次都對安全管理工作比較重視,至少在安全意識上,各級安全人員的技術水平都有了較大的提高。
(2)建立,健全了各級安全組織和管理體制,各種安全法規,安全技術規程,企業安全體系的建立初步完成,安全管理正在走向法制化科學化道路。
(3)安全管理不斷由被動向積極的管理模式轉變。
2.危化品企業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1)安全管理工作時緊時松,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依然存在,企業的管理者和職工思想上還存在應付和僥幸心理。沒有充分認識到企業作為安全生產責任主體地位的責任,沒有形成一種良性的安全生產氛圍。
(2)雖然安全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對于危化品的存放及物流管理仍然停留在一般性安全管理的層面上,而安全管理人員對工藝專業知識的不熟悉導致了部分企業預防,預測技術還停留在理論上,遠未能發揮實際作用。
3.對策和措施
1959年海因里希對事故災難發生的機理進行了研究,建立了多米諾骨牌連鎖反應理論。該理論闡述了預防事故發生的兩個實際而又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即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
(1)營造和諧的安全文化,在數理統計中有一條重要的統計模型,它假設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實驗(活動)中發生的概率為P(P>0),則在N次實驗中至少有一次發生的概率為:
Pn=1—(1—P)n
由此可見,無論概率P多么小當n越來越大時,Pn將無限接近為1。如果在客觀上存在一種錯誤的做法,或者存在發生某種事故的可能性,不管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小,當重復做這一件事情時,事故總會在某一時刻發生。因此安全宣傳教育警示職能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安全宣傳教育是提高人的安全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系統的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和安全態度三部分,缺一不可。一要充分運用各種宣傳工具,廣泛宣傳推廣安全生產先進典型和工作經驗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二要發揮安監員、群監員的作用,實施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監督檢查和宣傳教育,筑牢安全生產防線。三要經常性的開展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文體活動和競賽活動,不斷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鼓勵職工爭當“安全文化標兵”,班組爭創“安全示范崗”,增強員工自保互保能力。
(2)實施安全標準化,促進安全的可持續發展,危化品企業安全標準化管理是采用系統化理念實現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實施安全標準化體系,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目前絕大多數企業安全檢查和安全對策只停留在一些通用安全技術和設備管理上,而一個危化品裝置的整體安全性能不僅僅體現在這些方面,還表現在自身工藝特點,物料選擇,特殊關鍵設備上。所以要建立一個立體的安全標準體系,對工廠或一個裝置進行全方位的安全評價。在化學品安全技術標準中針對某一化學品性質及工藝的典型事故分析及預防措施非常重要,他能針對某一化學品,某一特定的生產工藝,從本質安全的角度提出事故發生的原因和預防措施,這也是安全管理中由于對工藝過程的不熟悉而被忽視。
(3)推進安全科技成果在企業的應用和轉化,在現實生產中,不能讓安全生產成為企業經濟效益的負擔,要體現安全效益,如設備安全技術的開發可以保障設備“安全”的運行,一個完善的安全生產工藝可以避免事故的發生這些都能夠體現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恰當的運用各種安全分析技術,不僅可以幫助技術人員找出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還可以從經濟角度去找出防災要點并控制事故的發生,從而達到安全和經濟發展雙贏的局面。
危化品企業應當全面承擔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全面預防危化品生產安全事故,堅定不移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通過加強安全傳播,加大安全法制的宣傳力度,充分發揮安全管理的警示職能,提高員工的安全思維邏輯能力,構建和諧的安全文化,為安全生產工作的穩步好轉提供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精神動力;持續推進安全標準化戰略,完善工藝過程的安全防范措施,不斷把安全生產管理向前推進和深入,使安全管理工作系統化,標準化,實現危化品企業經濟建設與安全生產和諧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慕國慶.安全管理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J].《山東工商學院報》,2012,(04).
[2] 趙千里,周松忠,黨明智.現代企業安全投入運作框架的探討[J],《采礦技術》,2003,(02).
[3] 王顯政.安全評價(第三版).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5:33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