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欣
摘 要:當前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使得學生信息技術的素養水平在企業競爭中占的比例越來越大。職業高中作為培養專業的技術人才學校,其信息技術的教學更是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結合職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相關實踐,基于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對職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途徑和方法進行探討,以期促進職高信息技術課程改革的有效發展。
關鍵詞:職業高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019-01
職業高中學校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職業高中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職業高中課程的設置也與此相適應,強調專業性、技術性與綜合性,這同時也要求課堂的構建一定要高效、有效。本文結合職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相關實踐,基于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對職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途徑和方法進行探討。
一、加強信息技術能力,提升自身信息素養
信息技術教師,首先要適應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教學要求,就要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處理能力及一定的信息素養。
當前職業高中的信息技術教學,內容上涉及信息技術語言教學、信息技術基礎性教學、信息技術設計與創新性教學等,需要教師具備專業的信息技術知識。其中,信息技術語言教學強調學生對于IT等信息技術相關行業知識的吸收與再創造;基礎性教學強調學生對基本的信息技能的掌握,重點在基本知識的傳授與演練。不管是哪一方面,都需要信息技術教師不僅掌握扎實的專業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更要了解信息技術發展的前言與動態,具備較高的信息技術能力與素養,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與教學的需要。
同時,職高信息技術在新課程理論的大背景下,也需要注重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注重自主學習與探究、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尤其是當前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環境下,職高學生能夠迅速適應,能夠成為具有良好信息素養的公民。因此,教師的信息素養非常重要,信息技術教師只有具備了這樣的素養,才能進行高效的教學。
二、優化課堂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教學方法的優化是不可少的,這也是是教師教學是否成功的關鍵。信息技術課堂上也同樣需要教師要不斷改進和探索教學方法。過去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早已不再適用,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 “啟發式”教育;過去死記操作步驟的“封閉式”教學也早已成能為解決實際問題的“開放式”教學,教師要根據學生認知能力與教學內容,尋找合適的、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多樣的教學方法。
職高階段的學生好奇心旺盛,對于未知的信息技術有想探究、想認識、想了解的動機與欲望,教師就要根據這一特點,優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學習動力,使學習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學生如果對于知識沒有渴望是很難努力學習的。由此可見,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要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合理安排時間,精講多練,重在實踐,增大學生學習、實習的自由度,同時又不是放任自流,不是削弱教師的主導作用,而是著力于發揮學生的自覺性、積極性、獨立性,使學生真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不斷獲取“任務”完成的成功感。因此,對于職高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而言,激發學生對本學科的興趣,進而積極地投入學科學習顯得尤為關鍵。
三、強調理論聯系實際,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不僅要優化課堂教學方法,更需要理論聯系實際,能夠解決實際問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才能優化。眾所知周,信息技術是一個具有實踐性、開放的教學平臺,我們要結合更多的教學方法與實踐案例,將教學目標結合具體實際問題,從而達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上來,發揮信息技術條件下學生的主動性與實踐性。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首先要有教學目標與教學過程的任務化,即結合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能把信息技術橫向擴展,并與其它課程相整合、找到學生感興趣的主題,將教學設計成一個動態過程,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中會有不斷創新的能力,也是一個科學嚴謹、有計劃的動手實踐過程,通過教師的任務性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將大大增強。
四、重視探究精神的培養,鼓勵學生自主創新
對學生的探究精神進行培養,是促進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創新的重要舉措。教師應當突破教材對教學內容的限制,將課內外教學內容結合在一起,用教學內容的創新提高教學活動的創新度。從高中學生的生活入手,
從生活中選擇最貼近于教學內容的案例,于生活案例中理解與應用信息技術知識,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比如在講解《修飾與打印工作表》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制作一張自己當天的行程表,對其進行修飾與打印。用課堂所學的信息技術服務生活,能夠讓教學內容得以創新,更能讓學生找到信息技術學習的動力。
信息技術行業作為一個新興習創新的根本來源,科學合理的課堂提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生創新性思維、激發學生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在鼓勵學生進行技術和管理創新的過程中離不開教師有效的幫助與指導。比如對于高中學生初次接觸到編程相關的課程時,教師就應該注重對入門課程的科學設置,首先在學時的安排上應該適當的多且合理,其次在知識的入門上,教師可對一些基礎操作進行恰當示范和講解,然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模仿編程,采用演練教學法,可以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總之,當前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使得學生信息技術的素養水平在企業競爭中占的比例越來越大。職業高中作為培養專業的技術人才學校,其信息技術的教學更是發揮著重要作用。職業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是不斷創新的教學工程,在教學中,其教學內容必須緊跟信息技術發展的形勢,教師應該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并重視學生的實際動手環節,加強實踐操作訓練,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云麗. 職業高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方法初探[J]. 中華少年,2016(1).
[2] 陶長州.淺談職高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高效構建[J].教育界, 2014(18).
[3] 鄒淑梅. 經濟新常態下職業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思考[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