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梅
摘 要:初中物理一門很強的實驗性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理論性以及系統性。在初中階段學習物理知識主要著眼于讓初中生們利用物理知識的原理去解決現實生活遇到的問題,從而不斷的分析我們的社會生活,不斷探索未知世界,增加學生們的見識,使得同學們更加熱愛自己存在的世界,能夠利用自己掌握的物理知識改變自身的生活。因此,探究初中物理的學習環境利于學生更好的發展身心,更好的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推動初中生的綜合發展。本文結合重點分析了初中物理探究學習環境的設計以及應用,旨在有利于初中生的物理學習,培養學生們的探索精神以及創造性思維。
關鍵詞:初中物理;探究學習;環境;設計與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005-01
當前,在我國的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開始逐步的在其中滲透現代的物理知識,其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識主要有力學方面、光學方面、電磁學方面、電子力方面以及熱力學等方面的物理學科,使得初中物理相對難度有所增加。然而,中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對事物一般缺乏敏銳的觀察能力以及判斷能力,對許多學生來說物理就有了較大的難度。為了進一步提高初中生的物理水平,需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教學方法等來提高教學效率。物理需要經過觀察、思考,并提出假設,在學習方式上和別的學科存在較大區別,是自然科學的一種,對于我們的生活有著更加緊密的聯系和現實意義。對此,對初中物理教學進行深入的學習環境探究設計以及應用研究顯得十分重要。
一、構建學習環境,提高學習興趣
在探究學習環境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構建合適的教學情景,使得學生能夠享受學習過程,在愉快的環境中提高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實際教學過程一般有學生會對新的物理知識很難接受,這種情況下教師就需要對教學工作進行適當改進,可以加入一些情景教學元素,結合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聯系自身生活,進行發散性的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控制好情景問題的難度,保證學生可以接受,提高初中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培養其綜合素質。在以往的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中,物理老師往往采取嚴肅授課的態度,使得學生只是一味的聽老師授課以及記筆記,在跟老師的互動性上較少,這樣很容易對物理學習厭煩。這種現狀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解決,老師不能激發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學生的學習潛力就得不到激發。因此,只有加強物理興趣教學,才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歡樂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自主性,這對提升物理學習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探究物理學習方案,提高學生自主能力
探究初中物理的學習環境不是僅僅靠教師來完成的,需要初中生一起來合作完成,教師在教學過程要保證實驗討論的秩序,學生需要在課堂上自主的來完成實驗過程,教師和學生對學習過程都要有十分清晰的思路,保證教學過程能夠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對物理規律的了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在學生自主學習試驗的過程中,老師要通過合理的引導認真指點,教會學生掌握應該去學什么、怎樣去學。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哪些知識是重要的,然后是對重難點知識的練習要分清主次,部分的核心。注重學習方法多樣性的變化,注重各種學習工具的利用,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和自己的思考巧妙的融合到一起,這樣才會學有所得。
三、引導學生提出合理物理假設
物理學比較特殊的一點就是和日常生活有十分緊密的聯系,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認真的觀察事實現象,并根據生活依據大膽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后通過物理知識進行探究解決。例如在講述“慣性”的知識原理的章節中,物理老師就可以先舉出生活中的一些慣性的例子,然后引導學生進一步提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和慣性有關的現象,并通過大家的討論給予解釋分析,得出正確的理論解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承擔的角色應該是引導者,學生才是提問的主體,最大可能的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任何教育最重要的目標都應該是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強調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選擇性以及決策性,提高學生在物理上的發散思維能力以及學習品質,從而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組織小組交流,歸納學習規律
物理學習就是不斷實驗探討的過程,因此,課堂上的交流探討對物理探究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初中物理課堂上,通過物理老師的指導,初中生們可以采用物理實驗、習題探討等方式研究實驗過程,提高物理的理性思維,在探究的過程中,物理老師首先需要了解學生的所學內容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小組,然后提出問題,使得小組之間進行有序的交流探討,同學間通過有計劃的分析討論,使得學生們發現實驗結果與假設矛盾的同時會反復推理、驗證,不斷地提高對物理知識的認識以及對物理的動手能力,在班級內形成完整的物理學習的系統,提高初中生自主學習物理的能力習慣,激發學生對物理世界的創造性思維。
五、注重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
初中物理學習環境的探究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對學習方法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性意識,使得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主體。在探究活動中,教師要組織學生對自己的成果進行盡可能的展示,不斷實現了同學之間的交流共享,而且讓同學們了解到不同的探究方法以及實驗理念。在這種環節中也提高了學生們對物理學習的熱情,鍛煉對學習重點的把握能力。在初中物理 教學方式上,需要使用新型的教學環境,物理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一些不能在實驗室進行的試驗,教師完全可以通過視頻播放來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們對實驗探究的好奇心,在此過程中需要把握好對多媒體工具的利用程度,保證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控制好課堂的節奏,引導課堂教學的進程。
在初中階段,物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就是著眼于讓初中生們在學習用物理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遇到的問題,從而不斷的去分析我們當前的社會生活,不斷探索未知的問題。這樣做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們的見識,而且還可以使得人們更加熱愛自己存在的世界。通過初中物理探究學習環境的設計與應用,學生可以自主的進行實驗、交流,提高初中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左薇薇.淺析初中物理探究學習環境的設計與應用[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4,32(10):64-65.
[2] 朱進領.初中物理探究學習環境的設計與應用分析[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47(26):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