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平
摘 要:本文從培養學生問題意進行分析,主要探討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教學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問題意識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311-01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普遍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讓問題走進初中歷史的課堂,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由此可見,問題意識已經受到教育界和教師的高度關注,進一步突出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增強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提高了學生的綜合水平和綜合能力。因此,本文重點闡述如何進一步提高問題意識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以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進程。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意義
初中的學生正處在學習的最佳時期,他們對知識充滿了好奇,卻也由于自身知識有限而存在很多疑問。在教學中,應當將這些疑問作為教學中的一大重點,提出問題,才能夠真正地為學生解答疑惑,讓學生通過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來學到更多的知識。問題意識的培養,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歷史知識的學習效率,更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能夠對知識不斷地探索,從而獲得更大的益處。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薄弱的原因分析
1、教師不注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在初中歷史課程教學中,教師要顧及到班上每一位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將所要教授的知識傳達給學生,這就導致了在教學課堂中,以教師為主體。教師往往會為學生設置問題,讓學生去解答,通過對問題答案的探索、查閱、記憶,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其能夠牢固地掌握。這種教學方法使得學生沒有足夠的機會提出問題。而教師也只是注重自己是否將知識傳達給了學生,學生的學習是否達到了教師的要求,卻往往忽略的學生是否存在問題,忽視了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2、教師的主導地位過強,抑制了學生問題意識的發展
自古以來,教師往往在課堂中占據著主要地位,學生們所要學習的內容,學習的方法都是教師來決定。而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往往是灌輸式的,學生們幾乎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而教師所教授的知識,基本都來自于教材,教師提出的問題,也是要檢查學生是否努力的學習過,是否掌握了應當學習的知識。而學生在課堂中一直跟著教師的思路和步伐進行學習,或是因為教師將所有可能存在疑問的知識點都做了詳細的講解,直接消除了學生的疑問,或是教師具有過強的威嚴,導致學生有問題不敢提出,失去了提出問題的機會,漸漸地,也就失去了問題意識。
3、教師未能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提問環境
教師為了能夠加快教學的進度,往往會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直接將所有的知識傳遞給學生,而學生們為了能夠跟得上知識內容的學習,只能被動地接受這些知識。由于初中課程緊張,教學任務繁重,教師往往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問題環境。教師們對于所要講解的知識有充分的了解,但是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知識接受能力卻并不了解。學生的問題意識的培養是需要教師進行指導和鼓勵的,失去了問題環境,學生們自然就沒有機會向教師提出問題。
三、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
1、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大膽、自由地發言
通過研究發現,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歷史教師在課堂上要富有激情活力,通過各種方式營造一個和諧、愉快、輕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的“言論自由”充分在課堂上得以體現,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受拘束,可以隨意發問。老師對每一個學生提出的問題都要高度重視,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視,提出問題的做法是正確的。對于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老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并積極地解答學生的疑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問題意識。此外,教師要拋開以往教師講授為主的思想,拋開傳統教學的框框條條,跟學生在課堂上形成一種互動的關系,互換角色,相互提出問題、解答問題。老師應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引導學生大膽地提出問題,并從中找出解決問題的答案及方式方法。
2、傳授學生提問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提問技能
通過調研發現,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很多初中學生即使有疑問,也不知道如何表述,不能很好地提問。教師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教學生一些快速提出問題的技巧,以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準確地表達。首先,老師可以通過對歷史要素的分析,教學生如何從歷史要素出發提出問題。歷史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有其獨特的性質,歷史事件都是由一系列因素構成的,在學習歷史時,可通過對各種要素的聯系及分析,以歷史要素作為切入點,找到提出問題的突破口。其次,對社會熱點問題與歷史事件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它們的共同之處和差異。歷史的特點是所講述的問題都是過去發生過的、真真切切存在過的,但是離我們的現實生活比較久遠,通過與社會熱點問題的聯系,可以拉近歷史與我們的距離,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事件,發現問題。最后,如果學生對所要闡述的問題從正面不好提出問題,老師可以教學生從其對立面提出問題,讓學生更靈活自如地提出他們的疑問與困惑。
3、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
問題情境的創設,可以更好地使學生理解歷史所闡述的事件,有利于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欲望,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歷史課程是由眾多的歷史事件組成的,單一地講述歷史事件不利于學生理解,通過對一些文字、實物、圖片、視頻等史料的充分運用,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歷史的存在,對歷史有一個主觀的認識,這樣學生才能根據自己的理解,結合歷史資料提出自己的疑問,并闡述自己的觀點。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老師的問題意識起著決定性作用,只有老師具備了問題意識,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劉金泉.初中歷史“問題意識”教學淺見[J].華章,2009(01).
[2] 邱新平.談初中歷史“問題教學”藝術[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