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珠
摘 要: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離不開信息技術,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術,實現教師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師生互動方式的轉變,如何為學生創造多樣化的學習環境,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為學生認知、理解、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工具,達到提高學生學習的層次和效率的目的,是我們小學教師的一個長期不懈的研究課題。做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從自己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來幫助自己課堂教學,把信息技術真正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當中來——就像使用黑板、粉筆、紙和筆一樣自然、流暢,使學校教育朝著自主的、有特色的課程教學方向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整合;激發興趣;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224-01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因此教師設計教學過程和每個教學環節都必須充分考慮每位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需要。小學生年齡尚小,上課注意聽講時間較短,持久性相對較差,對學習的直接興趣始終是小學生學習動機的穩定組成部分。如果教師善于用色彩鮮明適度的畫面吸引學生,點燃學生的好奇之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極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一、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直觀形象的事物往往能激發和保護他們的好奇心,喚起他們對新事物的興趣。在教學中一個使用得恰到好處的課件是很重要的。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時,有個知識難點,是已知游泳池的長、寬、高,求游泳池的表面積。我們應及時運用信息技術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應在屏幕上放映了游泳館里人們游泳的場面,然后問學生:“同學們喜歡游泳嗎?”學生興高采烈地回答:“喜歡,喜歡。”緊接著我說:“上個周末老師去游泳館游泳了,遇到了一個問題,誰能幫助解決下?”這時學生們的積極性更加高漲了,著急地說:“老師快說呀。”我說:“遇到了兩個小學生,他們在談論一個問題。”一邊演示帶聲像的動畫課件:兩個小學生的對話,意思就是估算游泳池的表面積,小學生目測出了游泳池長、寬、高的數據。我說:“仔細觀察游泳池,誰能幫助估算一下這個游泳池的表面積呢?”邊演示邊將畫面停留在整個游泳池上。有的同學小聲說:“游泳池是由五個面組成的。”我追問了一句:“同學們,游泳池有幾個表面呢?說說理由。”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五個。”有的同學還開玩笑地說:“如果要是六個表面的話那怎么游泳呀。”同學們都哈哈大笑起來。我不失時機地說:“仔細觀察游泳池,怎么列式呢?”同學們按照自己的思路列出了不同的算式,課件依次演示每個面的面積求法,最后得出了游泳池的總面積。最后屏幕演示那兩名小朋友中一名小朋友的正確解答。我對同學們說:“我們同學能用更多的方式求游泳池的表面積,你們更棒!”學生們的積極性倍增。這樣,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們有身臨其鏡的感覺,使課堂氣氛活躍,大大激發了學生們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利用信息技術,增加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對小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上,它遠遠勝過傳統的手段。它的呈現方式靈活多變,如可以以圖形、文字、動畫、視頻等形式出現,這些豐富多彩的演示功能對學生是極大的吸引力,可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極大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如《圓錐的認識》中,通過課件的動態演示同學們對圓錐有了直觀深刻的了解,使學生們很快就了解了圓錐的基本形態和具有的特征。尤其是圓錐高的演示,由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課件中用一條線表示出來,既節省了時間又不用老師過多語言的講解,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小學生正處于想象力最豐富、最活躍的年齡,他們非常愿意去探索、去發現各種事物的特點和規律。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利用信息技術動態感知的優勢,創設有趣的、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情境,充分激勵學生去猜想、想象和聯想,開拓學生的思路,增強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例如:學習平行四邊形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長方形圖片,引導學生觀察長方形的特點。此時,我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讓他們自己去創造、合作去創造。最后教師通過多媒體演示長方形變化成平行四邊形的過程,得到結論。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讓數學走進小學生生活
根據心理學規律和小學生學習特點,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很短,加之課堂思維活動比較緊張,時間一長,學生極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下降等。這時可以適當地選用合適的多媒體方式來刺激學生、吸引學生,創設新的興奮點,激發學生思維動力,以使學生繼續保持最佳學習狀態。 學生學習有了興趣,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據情境教育的原理,創設充滿美感和智慧的學習氛圍,可使學生對客觀情境獲得具體的感受,激起相應的情緒,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使他們潛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發展。
五、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促進學生理解
課堂效率高低的關鍵在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小學生由于生活知識面窄,感性知識少,抽象思維能力不強,所以對公式推導、幾何形體組合、解決問題等知識理解掌握不好,教師也感覺講解困難。如果課堂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能直觀形象地把整個過程顯示出來,可以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也為他們學習數學知識構建了一座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過渡的橋梁,幫助他們突破障礙、理解知識。
總之,信息技術在小數學教學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轉變了我們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它使我們的課堂活躍起來,使我們教學更加快樂,使學生們的學習更加輕松。
參考文獻:
[1] 姚 飛,淺談運用計算機技術優化數學教學[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02).
[2] 章劍衛,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