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鳴
摘 要:創造力是創造主體在創造性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個性特征。小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要教育人們成為“真善美的活人”,讓他們去“努力創造新天地”。語文作為小學的基礎學科,無疑擔當了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重要使命。
關鍵詞:語文教學;培養;創造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367-01
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科技和人才的競爭,而國民創造力的高低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標尺。人才,尤其是創造性人才的培養,已成為民族振興的關鍵。江澤民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一段重要講話說:“面對世界科技飛速發展的挑戰,我們必須把增強民族創新能力提高到關系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認識。教育在培育民族創新精神和培養創造性人才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因此,更新教育觀念,破舊立新,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尤為重要。
一、因材施教,培養學生個性化創造力
小學生創造能力的高低不僅跟一個人的知識、智力有關,而且和一個人的個性品質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勇敢、勤奮、謙虛、韌性等均有利于創造性的發展。如一個人的韌性,這是創造能力獲得成功的重要保證,是任何進取創造的必備素質。偉大的創造都是在崎嶇的道路上無數次攀登的結果,沒有足夠的韌性,必將一事無成,何談創造?語文教學有著韌性培養的最佳素材,為了發明的成功,愛迪生一次又一次的試驗,堅持不懈;為了求真,布魯諾鍥而不舍地求證等。我們解析這些范例,在訓練學生閱讀的同時,應不斷引導他們努力把模范人物的堅韌精神移植到自己身上,克服脆弱,只有具有良好的創造個性,學生創造能力的提高才會有可能。又如一個人的想象力。想象可分為兩種――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再造想象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普遍,也具有重要的意義,但語文教學中僅限于此,那應該說是對人的想象力的嚴重浪費。愛因斯坦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知識的源泉。從這里不難看出,其中不僅指再造想象,更偏向于另一種想象――創造想象。創造想象是根據一定的目的、任務,獨立創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過程。它不是根據現成的描述再造出事物的形象,而是在頭腦中獨立創造出新形象,幻想便是創造想象的一種特殊的形式。小學生正處于富于幻想的黃金時期,只有深入挖掘語文的潛在因素,培養學生創造性的去想象,才能迅速提高其創造力。
二、抓住學科特點,訓練學生創造性思維
語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而思維能力的最高層次是創造性思維,而學生創造能力的提高最終取決于培養較強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就必須注意開發智力,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積極改進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語文”二字,又可解釋為“語言文字”,語文的教學過程,也是語言文字的訓練過程,而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這決定了語文訓練實際上成為思維訓練最直接、最經濟的途徑,創造性思維自然也不例外。創造性思維就是能夠用一種不尋常的眼光看問題,在別人看不到問題的地方發現問題,并且提出獨到而不同于一般的有效解決方法。祖國的語言文字是豐富多彩的,訓練創造性思維的方法也絕非一種,重要的是鼓勵學生的新發現,甚至包括對老師的錯誤的指正。切不可“一棍打死”也要記住一個“變”字,教師的教法要變,學生的學法也要變。首先,打破思維定勢,激勵創新意識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觀念中,教師對學生來說,是神圣的權威,真理的化身和絕對的評判者,學生被動接受老師的駕馭,在這種教學思想的壓制下,學生思想僵化,不敢越雷池一步,毫無創造力可言。所以我們老師應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對于學生回答的問題,不能以自己的思維方式或唯一的標準答案捆住學生。我們要鼓勵學生打破思維定勢的羈絆,在評估學生非基礎知識方面的答案時,要把有無創造性擺在首位,只有這樣不斷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才會讓學生頭腦中不斷閃現創造的火花。其次,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要訓練場,學生的知識、技能、思維、情操等都可以通過閱讀教學獲得,所以在閱讀教學中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相當必要的。再次,培養發散思維能力,鼓勵多角度思考問題 。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是發散思維,發散思維的培養,主要是教會學生去多角度思考問題求得多種設想和答案。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針對某個問題進行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樣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增加了思維的多維性,減少了思維的單向性,發展了思維的流暢性,通過長期的訓練,必能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三、創設情境,注重開發學生非智力因素
創造力的發展,在內容上有賴于知識、技能,在程度上有賴于智力,又有賴于興趣、動機等非智力因素。因此,語文教學中忽視了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利用,則有可能導致創造力教育的失敗。因此,教師要有意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情境教學法最大的特點在于激發學生情感,從而使學生產生興趣、引起動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情境的問題創設,可以是起疑性問題,可以是求異性問題,也可以是爭論問題和運用性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教育對學生興趣的形成和發展起主導作用。同時,教師要多表楊、樹自信。創造力的培養絕非一天兩天可以完成的,小學生新奇的想法或做法經老師的多次表揚、肯定,會產生積極能動的學習愿望,使學生充滿自信,最終養成良好的動腦習慣,具備較強的創造力。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創造是人類智慧的最高境界,是民族振興的希望。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開發他們的智力資源,就能實現陶行知先生所說的“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美好理想,就能為祖國現代化建設培養出大量具有創造能力的新世紀人才。
參考文獻:
[1] 郝詩英; 語文教學與創造力的培養[J]; 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年.
[2] 苗馨芳; 淺談語文教學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J]; 南都學壇; 2000年.
[3] 王玉波 ,鄭煥根 ,鄒鳳艷; 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 現代教育科學; 2002年.
[4] 潘玲珂; 語文教學與學生創造力的培養[J];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4年.
[5] 林萍仙; 語文素質教育要重視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J]; 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8年.
[6] 全儒雅; 語文教學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與實踐[J]; 山西教育學院學報;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