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里
【摘 要】在我國職業教育尤其特殊性,輸出的人才必須有著很強的社會適應能力,才能從容的應對畢業自后直接就業的現實。這其中品格的培養,道德良知的形成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中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的這種特點,德育教育進課堂成為近幾年中中職教育的重中之重。但我國大部分的中職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開展還不夠深入,從而筆者立足中職院校德育教育實際,分析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找到使得當下中職學校在課堂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希望對中職學校的德育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德育教育;中職院校;課堂
一、中職學校開展德育教育進課堂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專業知識的學習與掌握
中職學校致力于向社會輸送技能型人才,這就導致很多中職院校只重視技能的訓練,忽略了德育教育,加之中職學校的學生們大多數缺少豐富的知識積累,沒有找到恰當的方式以及價值取向認真的對待知識,沒有樹立良好的人生觀或者道德觀去彌補學習能力的欠缺。所以,在中職的教育課堂開展德育教育可以有效的解決學生們缺少知識補給與價值觀形成的缺陷,進而促進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自身知識的豐富,由此學生們面對新的知識與挑戰也會找到一種屬于自己的方式方法,精神境界也同時得到了提升。另外,我國各大中職院校對于課程的安排會根據社會企業的用人要求進行相應的調整,學生們如果沒有良好的道德品格以及完好的價值取向,就會不適應這種調整,不能很好的接受各種變化帶來的諸多挑戰。所以,在中職院校中開展德育教育是勢在必行之勢,有利于學生正確世界觀與價值觀的形成,進而促進專業知識的學習與掌握。
(二)促進學生就業
綜合性人才是企業如今選拔人才的重要尺度,中職院校的學生們大多數學習時間都花在了專業技能上,而傳統的中職職業教育也是為了技能性的培養。但是如今的企業為了適應大時代的要求,對于專業技術人員的品德要求更加注重。如果中職院校在課堂中滲透德育文化,會使得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領會了先進的思想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自身行為的規范以及素質的養成,長此以往在就業的過程中相比較那些沒有獨立思想、美好情操的技術人才就會更加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三)鍛煉學生適應社會能力,培養高尚道德情操
在研究中發現,中職院校的學生就業后都會深入到用人單位的基層進行工作。而基層工作需要學生們有著過硬的技術本領之外,還需要有兢兢業業,戒驕戒躁,艱苦樸素的道德情操。所以,在中職院校的課堂中進行道德教育就顯得十分有必要,要在就業之前就培養學生們能夠扎實工作的思想,用德育去教育學生應該用什么樣的態度對待工作,培養出學生們敢于吃苦,勇于擔當的職業道德以及積極向上的道德情懷。由此,才能鍛煉學生適應社會能力,培養學生們高尚道德情操,則對于學生們今后職業生涯的發展以及面對人生坎坷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們的一生,使之終身受用。
二、中職學校開展德育教育進課堂的方式
(一)內外兼修達到德育教育目標
中職學校注重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品德培養。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將德育教育引入課堂。在課堂中,用幾分鐘的時間進行德育教育,可以采用各種形式,在課前導入時間播放語段有教育意義的動畫,新聞或者是故事。在上課之前也會對于中職學生的著裝有著要求,比如說:整潔干凈,不允許出現奇裝異服的現象。教室是否的整潔,學生是否標志卡的佩戴等進行檢查,從內在與外在要求學生,進而培養他們良好的品格。
(二)將德育融于教學內容之中
除上述在上課之前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在中職的課堂教學中也可以潛移默化的滲透德育教育。這就需要中職教師在課程的設置中巧妙的將德育內容與專業知識相融合,用一些現實生活的例子,在講課的過程中設立一些情景,并且將發言權交給學生,抽出5—10分鐘讓學生充分的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對一些時間,新聞,名言警句,或者有啟示性意義的漫話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者建議。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深入的發現問題,并且對某一個現象或者實踐進行分析,鍛煉和學生的邏輯思維,從而樹立正確的是非觀,順其自然的完成德育教育。
(三)充分挖掘學生興趣點,引起道德共鳴
根據實踐經驗,我國各大中職院校在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常常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德育教育的形式比較枯燥,沒有激發學生的興趣點,學生就沒有深刻的領會道德教育所要傳達的精神。
例如:在上課之前的幾分鐘,教師可以就所講專業課程播報一些當下案例,引起全員討論。就某中職院校的經濟理論教學為例子。教師在上課之前為學生們播放了海爾集團在進口貨電器進軍中國的形式下采取的應對之策的視頻短片。觀看之后提出了一個問題“請同學們考慮一下,海爾集團除了技術性戰略之外還有這什么樣的思想戰略,海爾集團作為民族企業傳遞給我們什么樣的道德情懷”。不出所料,大部分的學生都分析出海爾集團在經營戰略上打出了民族品牌是借助了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并表示這種愛國情懷也深深的影響了自己購物時候的心理。此時的課堂上,濃重的愛國主義情懷其實已經深深扎根于學生的思維之中。所以說,在中職的課堂上,只要教師能夠將自身課程特點與德育教育相結合,就可以有效的找到學生的興趣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小琴.淺析中職學校德育現狀及對策初探[J].中國輕工教育,2010(3)
[2]李靜.學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淺探[J].中國職業技術學校教育,2009(3)
[3]張俊華.專業教學中實施職業道德教育的嘗試[J].新課程(下),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