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潔
摘 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如何實施趣味教學,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成為廣大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立足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如何實施小學低年級趣味教學的問題。以期通過努力,找到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的可靠途徑。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質量;主體作用;良好習慣
小學低年級處于特殊的年齡階段,也是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這時就需要教師注重創新教學方法,特別是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來進行趣味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加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讓其學會用抽象的邏輯思維來學習數學知識,真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
一、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傳統教學中,大多是教師在講臺上講課,之后學生跟著教師的節奏記錄相關筆記,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長期讓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無法有效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因此,就需要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活躍數學課堂氛圍。例如,在學習減法時,就可以先在黑板上出幾個題目,出些簡單的減法運算例題,讓學生主動解答,這樣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環節,有利于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培養學生良好習慣
習慣的養成需要學生從小培養,特別是小學生處于特殊的年齡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用手腦并用的學習習慣,更好地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正處于不斷成長階段,而數學知識較為抽象,邏輯性較強,單單依賴教師的講解,很難準確及時地掌握數學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讓抽象復雜的數學內容變得更加簡便化和具體化,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課堂的趣味性,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
三、采用全面的評價體系
小學低年級學生內心比較渴望受到同學和教師的認可和表揚,因此,會更加在意教師的評價。在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下來時,要采用全面的評價體系給予學生最公正、最合理的教學評價,真正鼓勵學生更加努力學習。
總之,提高小學低年級趣味數學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趙繼寶.淺談小學數學教育中的趣味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1(17).
[2]陳立新.淺談小學數學的趣味教學[J].新課程:中,2011(05).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