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曉馮
摘 要: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是一項重點的教學科目,在實際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邏輯思維,以及學生事物判斷能力。但是在應試教育教學模式的影響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難以提升。為了促進高中地理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在本文中對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性提升的對策。
關鍵詞: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性;提升;方法;分析
高中地理教學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多,教師在教學環節中,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教學,教學形式單一,學生很容易在單一的教學模式中失去興趣,從而導致教學的有效性不能提升。目前,高中地理在實際教學環節中存在很多問題,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一、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現狀
1.教學資源有限
高中地理教學的性質比較特殊,是基于圖形、方位以及數學思維集于一身的教學課程,在開展實際的教學活動時需要諸多的輔助教學資源才能夠開展。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由于缺乏相應的教學資源使得教學形式單一,學生難以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尤其在很多偏遠的地區,在教學上的設備更加的落后,學校中的缺乏與教學相匹配的硬件系統,因此導致教學上的靈活度比較低。同時在教學設備比較匱乏,簡單的實驗難以實現。
2.教學方式不正確
地理課堂教學并不是單一書本知識的教學,而是教學活動的開展。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認識地理、理解地理、并對地理知識產生記憶。以上不同的階段是在不同教學方法下實現的。不同的教學方法在不同的教學階段對學生所產生的影響不同。而不同種教學方法相互結合所產生的效果,是比較重點的教學方式。由于高中地理教師對科學的教學方法的不重視,導致學生的能力難以提升。在培養學生思維環節中,幫助學生建立多維的學習目標是教學中的關鍵,但這也正是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所缺少的。
二、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的對策
1.在地理細節知識中提升學生的認識
高中地理教學內容比較多,重點的教學內容比較抽象深刻,這些知識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難以讓學生理解并掌握,需要在特殊的教學模式下,對知識著重強調才能夠促進教學。在細節知識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的引導學生認識地理,并培養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熱愛之情。在學生比較熱愛地理知識之后,才能夠對在實際學習中具有強的積極性。而細節的教學就像是教師將地理知識分解成一個個圖像,在講到哪個地方的知識點,就將該地方的圖像展示給學生。這樣的圖片式的細節教育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印象,另一方面還能夠促進課堂教學效果提升。
在講到我國的地形與地勢時,教師可以從戰爭角度分析地形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并與歷史相聯系,并向學生展示什么樣的地理地位是最佳戰爭位置。當學到洋流知識時,學生對于洋流運動難以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手勢與洋流運動方向結合,學生就會在這樣的過程中感受到洋流運動理論,將抽象的知識轉化。在學習到海洋環境污染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近年來游輪觸礁,對海洋環境所帶來的影響。這樣的碎片式教學模式中,能夠將學生帶入到具體的事實教學中,在保持學生頭腦清醒的前提下將地理教學知識的重點突出。
2.優化教學課程設計——以《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為例
【情境創設】:
在進行《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一節課程教學環節中,教師通過多媒體向學生投影我國的地貌圖片,在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的前提下,教師根據課程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難度向學生提出問題:從視頻觀察中,我們發現是地表呈現出了起伏不平的情況,這是為什么,請思考。是什么力量使得地表呈現出這樣的問題?在視頻中,教師將世界上比較著名的山川列舉出來。是想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并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
【教學活動】:
在完成課堂內容到入之后,教師將地球內力的概念引出來,向學生解釋地殼運動實際上是塑造地表形態的主要形式。接下來向學生播放視頻,在視頻中,喜馬拉雅山不斷的升起,諸多地區發生地正與火山爆發。然后在學生觀看完視頻 之后再向學生設置問題:請問題地殼運動產生的能量來源是什么?學生結合所學知識以及教師引導,能夠簡單的回答出是由于放射性元素衰變而產生熱量的結果[4]。
教師在介紹地球內力時,向學生解釋除了內力還有外力的存在,隨之又引出風化巖石被輕輕碾碎的事實,向學生提問,花崗巖變松軟的原因?此時學生根據教師引導回答出由于外力作用,并逐步接觸自然風化、侵蝕、堆積等地理知識。
【教學總結】:
在以上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并沒有對高中地理課堂進行較大程度的逆轉,而是將地理知識分解,并采取逐步設問,步步分析的形式將地理知識加入到情境中。這樣的教學形式雖不新穎,但是卻能夠引導學生不斷的對問題進行思考,并且分析問題。以上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針對不同的知識點進行問題創設,在學生自學模式下,能夠對知識進行總結。一方面提上了課堂教學有效性,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在課堂的最后,教師再將課堂知識進行總結,加深學生的記憶。
在一系列的教學設計下,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比較深刻,在實際的教學方法中,通過投影、圖片分析等形式,將教學主體知識逐層深入的向學生展示。學生能夠在教學問題中感受到大自然萬物的變化,因而教學有效性就得以提升。
綜上所述,教育發展對高中地理教學提出較高的要求,地理教學課堂有效性的提升是教育改革中的重點。在實際的地理教學中,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其實際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是教學資源比較匱乏,教學實驗難以開展。其次是教師在實際教學環節中方法選擇不合理,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提升高中地理教學效果,在本文中提出了細節教學的辦法,并通過實際的教學案例進行探究。
參考文獻:
[1]王婷月.基于“同課異構”比較的高中地理有效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
[2]徐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8.
[3]包晗.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學與發展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4]劉平江.呼喚有效地理課堂——從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現狀看有效性的提升[J].高考(綜合版),2013,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