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對基礎性教育也給予了極大的重視。新課標的實行,要求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跟上時代改革的步伐。尤其是在數學教學中,怎樣把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的人轉變為學習數學的主人?怎樣使學生由枯燥的學習轉變為快樂的學習?怎樣使教師從教學的主導者轉變為學習的引導者?怎樣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本文以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育為例,從小學生的學習現狀入手,分析和解決上述問題,以期挖掘學生的數學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關鍵詞:數學學習;興趣;快樂
低年級的數學教育主要是培養小學生對事物的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對問題的分析綜合能力、以及判斷和推理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及其敏捷性等等。在低年級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是根據自己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總結的一些經驗對同學們進行講解,可能教學新意不足,以致于出現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現象。這些都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怎樣使學生提高對數學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怎樣在課堂上讓學生積極、快樂的學習數學?
一、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現狀
在低年級的教學過程中,上課時通常教師都是在自己講解,而且又有時為了完成教學進度,在課堂上舉得例子也比較少,實行“滿堂灌”式的講課,留給學生們的自主時間是比較少的。教師講的多了,學生的自主時間就少了,新學的知識消化不了,不能為自己所用,學生也就不明白自己到底學了什么。所以,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這些現象:昨天學的知識在課堂上會做,今天上課再做的時候就不會了;今天剛改的錯題,過幾天再做還是出錯。教師的課堂講解激發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只是為了學而學,對學習的知識不了解,從而不會運用,成績也就不會有所提高。同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提問”注重不夠,通常都是一問一答,而且答案都被教師完全的控制,這樣就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對問題的看待能力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問題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課堂也就變得沉悶無活力。
因此,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才能夠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才能開發學生的創造性。在教學過程中要著眼于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讓學生們多去了解數學課本中那些知識的來源及其用途,讓他們真正明白學好數學是很有趣的并且也是很有用處的。
二、有效提高數學能力的方法
(一)編口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低年級的小學生年齡是比較小的,所以穩定性就比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而且小學數學在所有學習科目中算是最枯燥乏味的了,所以,提高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至關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的興趣與效率是密切相關的。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他們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的學習當中去。下面我以低年級蘇教版為例,談一下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編口訣的方法也很適用于數學的學習。在講減法運算的時,被減數的中間或者末尾有零時,怎樣退位減法是小學生普遍混亂的題目,學生總是出錯,對這樣的題目很反感。那么,如果我們用一些編口訣的方法就會使學生們很簡便的懂得這類減法的運算。先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這類減法的規律,然后總結出口訣“零頭無點就是十”。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由“苦學”轉變成為“樂學”,同時,學生也能牢固的記住這類題目的算法,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得開心。
(二)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低年級的學生對社會的認知很少,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使同學們積極參與進來,把新內容結合一定的問題情境展現出來,勾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調動他們對于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在解決問題情境的同時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時候,教師可以創造一個小猴子買桃子的故事,把學生吸引到這個故事當中,“小猴子先買了10個桃子,碰見了小象送給它3個,后來小馬又送給了小猴子5個,請問小猴子現在有幾個桃子?”這樣的故事小孩子們比較感興趣,在聽的過程中逐步幫小猴子解決掉了問題,同時自己也學會了數學知識,提高了自己的計算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家長與教師相結合
口算乘法表是學生學習數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求學生們必須熟練掌握并運用。由于學生之間的差異,僅僅靠數學課的學習是不夠的,所以家長們要配合老師,做一個有心人,對孩子進行多方面的練習。
家長可以制作一些卡片,上面寫上乘法口訣表,平常跟孩子做游戲的時候可以拿出來,也可以在做家務的時候或者放學回家的路上跟孩子對一對。或者也可以采取我們教科書上的一些形式,比如“你能鉆過山洞嗎?”“你能跳過每一個樹樁嗎?”這些形式都可以及時的對孩子的情況得到了解,及時進行查漏補缺,提高孩子學習數學的能力。
三、結束語
低年級的數學教育是以后初中教育的基礎,因此,一定要重視低年級的數學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多想些新穎的形式,多總結出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做到“愛學”“樂學”。同時,家長也要積極配合教師抓好孩子的學習,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達到“數”山有路巧激趣,學海無涯“樂”作舟。
參考文獻:
[1]李承祥.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 時代教育,2014,06:164.
[2]康雅靜.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 學周刊,2015,20:18.
作者簡介:
張燕(1985.10~ ),女,漢族,籍貫: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單位:無錫市錫山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