煒霞
摘 要:犢牛出生后,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往往會出現假死、低溫癥以及臍炎等各種病狀,直接威脅犢牛的存活和健壯。因此,在犢牛出生后,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必須細心觀察,發現病狀及時、正確地處理。本文就肚臍炎、低溫癥和假死的預防和治療他了個人的觀點。
關鍵詞:牛犢;肚臍炎;低溫癥;假死;治療
1 肚臍炎防治
臍炎是犢牛出生后臍帶斷端感染細菌而發生的一種炎癥。觸診其臍部時犢牛表現疼痛,在臍帶中央及其根部皮下,可以摸到如鉛筆桿粗的索狀物。癥狀初期,臍帶斷端流出帶有臭味的濃稠膿汁。重癥時,腫脹常波及周圍腹部,犢牛出現精神沉郁、食欲減退、體溫升高、呼吸與脈搏加快、臍帶局部增溫等全身癥狀。 產生臍帶炎的原因有兩種:①助產時臍帶不消毒或消毒不嚴,或因犢牛互相吸吮,致使臍帶感染細菌而發炎。②飼養管理不當,外界環境不良,如運動場潮濕、泥濘,褥草更換不及時,衛生條件較差,從而導致臍帶受感染。
病例1:牛犢1,該牛犢,經常弓背、喜臥,臍帶殘端潮濕、紅腫,體溫40.5攝氏度,保定檢查,臍部紅腫,壓迫有疼痛感,并且可擠出膿汁,診斷為臍帶炎。治療:肌注青霉素160萬IU,鏈霉素100萬IU,一日二次,連用五天,并且用碘酊涂抹,5天后臍帶消腫,臍帶斷處干枯。
病例2:犢牛2,該犢牛精神沉郁、少食、體溫正常、偏瘦,臍部有拳頭大束狀物,保定檢查,該物有波動感,針刺有膿汁流出,診斷為臍帶炎繼發膿腫。治療:在膿腫底部用手術刀切開15cm,放出膿汁,然后用3%雙氧水沖洗,再用鹽水沖洗,最后用繃帶浸泡在碘酒中,填充創傷,切口外應有繃帶做引流,隔2日重復一次,并且肌注青霉素160萬IU,鏈霉素100萬IU,一日二次,連用5天,該牛痊愈。
病例3:犢牛3,該牛精神沉郁、背毛粗亂、極度消瘦、體溫41.2攝氏度、臥地不起、臍部紅腫、潮濕,診斷為臍帶炎繼發感染。剖檢臍孔周圍壞死,腹壁與腸壁粘連,臍孔周圍大面積壞死,診斷為臍帶炎引發臍動脈炎和腹膜炎,造成犢牛衰竭死亡。治療:強心補液,抗菌素消炎,出現衰竭癥狀,次日死亡。
在預防上,要做好臍帶的處理和消毒工作。剪臍帶時應在離腹部約5cm處剪斷,再用10%碘酊將斷端浸泡1分鐘;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運動場應消毒,褥草應及時更換,定期用1%-2%火堿消毒。新生犢牛應單圈飼養,避免犢牛相互吮吸,防止疾病發生。一旦發病,病初期可用1%-2%高猛酸鉀清洗局部,并用10%碘酊涂擦。患部周圍腫脹,可用青霉素60-80萬IU分點注射。若已形成膿腫時,應切開排膿,再用3%過氧化氫沖洗,內撒布碘胺粉。嚴重時可用外科手術清除壞死組織,并涂以碘仿醚(碘仿1份,乙醚10份),也可用硝酸銀、硫酸銅或高錳酸鉀粉腐蝕。另外,也可用磺胺、抗生素治療,一般常用青霉素60-80萬IU,一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3-5次。如有消化不良癥狀,可內服磺胺咪和蘇打粉各6g,酵母片或健胃片5-10片,每天2次,連服3天。
2 低溫癥的搶救
隨著冬季的到來,氣溫逐漸下降,如果遇到降雪刮風天氣,氣溫就會驟然下降,晝夜溫差較大,對畜牧養殖業生產極為不利。奶牛養殖同樣受低溫氣候影響也很大,牛只生長緩慢,產奶量下降。對新產牛犢更為不利,筆者所在地大部分奶牛養殖場均沒有條件完善的室內犢牛室,只有簡陋的室外牛犢棚很容易發生低溫癥,從而造成較高的經濟損失。筆者總結了近幾年來在臨床上診治的低溫癥的經驗,淺談如下,與讀者共同學習。
病因:新生犢牛羊水未能及時擦干的;個體較小,體質較差,初乳飼喂較少或較遲,免疫力低,抗病能力差的;無生活條件完善的犢牛舍,室外飼養,棚舍簡陋,無遮雪避風設施,圈舍封閉較嚴,地面潮濕,通風不良,長期不消毒,犢牛發生感冒、腹瀉后也可繼發低溫癥。
臨床癥狀:初期犢牛精神沉郁,喜臥,站立不能持久,走路不穩,體溫稍低,食欲下降,哺乳量減少,耳鼻唇稍涼。后期反應遲鈍,體溫36℃以下或更低,吮乳無力,人工輔助含入乳頭也不會吸吮,站立困難,常臥地不起呈躺臥姿勢,呼吸淺表而不規則,心跳快而弱,或有間歇,若眼窩深陷,出現脫水癥狀,多預后不良,最后衰竭而死。
防治措施:迅速將患病犢牛移至較溫暖的室內,加強護理;肌注強心劑樟腦或安鈉咖5~10毫升;25%葡萄糖注射液200毫升,輔酶A200單位,三磷酶腺苷二鈉200毫克,靜脈緩慢滴注;生理鹽水250毫升,黃芪注射液50~100毫升,靜脈緩慢滴注;5%葡萄糖250毫升,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10毫升,混合后靜脈緩慢滴注。若出現脫水癥狀加500毫升復方鹽水,靜脈注射。每日1次,連用2~3天(用前將藥液加熱至接近體溫很重要);2.5%維生素B15~10毫升,維生素C 5~10毫升,肌肉注射。同時結合皮下注射少量阿托品輔助治療;中藥治療,中獸醫認為,低溫癥屬陰陽并損,而以陽氣衰微,陽氣虛脫為主的一種癥候,近代稱營養性衰竭。用“加味參附湯”補氣助陽,回陽救逆,以達到壯補急救之效能。方劑如下:黨參30克、黃芪20克、制附子15克、干姜10克、肉桂10克、甘草10克、水煎去渣,候溫分2次灌服,每日1~2次,連服2~3劑。
3 假死急救法
假死,即動物的生理功能(如心跳、呼吸等)處在極其微弱情況下的一種狀態,從外表來看似乎已經死亡,但如能及時搶救仍有生還的希望。牛犢初生時的假死癥狀主要表現為:口腔和鼻腔內充滿黏液和羊水,黏膜呈紫藍色,舌頭垂于口外,呼吸微弱而急促,脈搏快而弱,但角膜反射仍然存在;嚴重時黏膜蒼白,全身松軟,角膜反射消失,呼吸停止,摸不到脈搏,但心臟仍有微弱跳動。對假死牛犢進行急救的方法是:立即用藥棉擦凈牛犢口鼻內的黏液和羊水,先將其倒提起來用手輕拍腰胸部數次,然后有節奏地按壓胸腹部施行人工呼吸(也可用嘴吹單個鼻孔進行人工換氣);同時可將酒精涂抹在牛犢的鼻內刺激其恢復呼吸,亦可用縫衣針在牛犢尾部背側正中線上,從尾尖穴向上每隔2厘米刺1針,連刺10針左右,促其蘇醒。假死程度嚴重的,還應配合進行肌肉注射安鈉咖、樟腦磺酸鈉、尼可剎米等強心劑和其它興奮呼吸中樞的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