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摘 要:探討在職業教育的新形勢下如何布局和使用實訓室,如何通過布局和使用實訓室滲透企業文化,營造職場氛圍,開啟學生的職業生涯,以實現學生在校學習和企業工作現場的對接。
關鍵詞:實訓室;滲透;企業文化
中職學校的主要任務是為社會培養高技能人才,而實訓室是提高學生技能的重要場所。
實訓室不僅在實踐環節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在培養學生的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實訓室引入企業文化后,會讓學生感覺到科學存在,知識的重要。因此,加強實訓室文化建設對于推進技工學校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營造優良的作風、教風和學風,打造高水平的中職學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職業教育實現與工業文化對接,營造良好的職場氛圍
推進“產業文化進教育,工業文化進校園,企業文化進課堂”,是職業學校進行校園文化環境實踐與探索硬件、軟件建設的大好時機,應用產業文化、工業文化、企業文化的特點和規律,利用企業生產模式冠名教室、實訓室等,把不同類型的企業文化導入校園,形成良好的職場氛圍。
⒈實施企業文化造就,打造執行力文化。推行7S管理,7S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節約的管理方式。職業學校模擬企業模式,圍繞“職業學校就是為現代企業培養人才”的共識,形成7S管理思想與育人模式,以強化學生崗位責任教育和良好行為習慣為重點,以教育教學的全過程7S管理為基礎,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培育良好的行為習慣,打造執行力文化。讓學生受到現代企業制度的訓練,模擬企業管理的環境,加強學生的責任教育和崗位教育,培養學生形成現代企業生產要求的遵章守紀、嚴格要求、注重細節的作風和習慣,不斷增強學生改善意識,提升行動品質。這是企業文化進入中職學校深度發展的必然,是校企合作深度推進的必然,是職業教育隨著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而“動”,跟著產業調整升級而“走”,圍繞企業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轉”,適應市場需求變化而“變”的核心理念在學校管理中創新實踐的必然。
⒉彰顯實訓室布局中的企業文化氛圍,突出實訓特色。參照相關企業,繪制并布局實訓室,做到分區明確、布局合理,各功能實訓室布置科學、規范。在安全通道標注明顯標志,對易燃、易爆等危險品應設專區存放,確定專人保管、發放。制定實訓室規章管理制度,制定實訓室使用SOP及相關記錄,設置更衣、更鞋專區、專柜。
2 分解項目工作任務,做到任務明確,流程科學合理
對企業來說,各生產車間是按照生產的產品命名的,各生產車間的功能房是按照具體生產的產品工藝流程和不同工序來布局和命名的。對實訓室來說,其功能不同,可以按照其承擔的實訓項目工作任務來制作各實訓室標志牌,各實訓項目及工作任務也就是企業的各生產工序和各工序下的各項工作,可參照下圖:
3 制作實訓中心各操作室工作任務流程圖,使之標準,科學,規范
實訓中心各操作室工作任務流程也就相當于企業各工序下的各項具體工作任務,可以按任務、按流程在標志牌上明白無誤地標示出來,學生在實訓中要做什么、怎么做,操作步驟是什么,會明白無誤。實訓室工作任務操作流程可參照下圖: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室:需求分析(任務下達)→小組分工(任務分解)→實施(任務執行)→小結(任務評價)。
計算機基礎實訓室:教師操作演示→學生自己操作→學生提交作品→教師回收作品并評價。
計算機網絡實訓室:教師操作演示→任務下達→學生自己操作→學生提問→教師回答問題并一旁指導→評價總結。
網絡綜合布線實訓室:安全教育→觀摩教師作品→任務下達→小組分工(任務下達)→實施→作品展示→→評價。
計算機網頁設計實訓室:教師操作演示→學生自己操作→學生提交作品→教師回收作品并評價。
計算機平面設計實訓室:教師操作演示→學生自己操作→學生提交作品→教師回收作品并評價。
計算機動漫設計實訓室:教師操作演示→學生自己操作→學生提交作品→教師回收作品并評價。
4 實訓中全面實施7S管理,提高實訓效果
在實訓室張貼7S標語,使學生逐步了解、熟悉、掌握7S管理,實訓教師在實訓中以7S管理理念規范學生的現場實訓行為。對企業而言:整理可以增加作業面積,物流暢通、防止誤用;整頓可以確保工作場所整潔明了,減少取放物品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清掃可以保證穩定產品的品質,最終達到企業生產零故障和零損耗;清潔使整理、整頓和清掃工作成為一種慣例和制度,是標準化的基礎;素養使員工成為一個遵守規章制度,并具有一個良好工作素養習慣的人;安全保障員工的人身安全,保證生產的連續安全正常進行,同時減少因安全事故而帶來的經濟損失;節約是對時間、空間、能源等方面合理利用,從而創造一個高效率的、物盡其用的工作場所。在實訓中強化7S管理,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規范、實驗科學規范,提升自身修養和綜合素養,實現學校教育與企業生產要求的無縫對接。
5 擬定設備操作規程及耗材和儀器庫管理規程,做到有章可循
現代企業,企業文化已滲透到企業生產的各個工序、各個細節,深入到員工的工作中。產品質量是設計和生產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這是現代生產質量管理理念和宗旨。優良產品質量需要有工作標準、標準操作規程(SOP)、崗位安全標準操作規程(SOP)及相關的文件、記錄來支持,從而生產出符合標準的優良產品。
⒈對實驗和檢驗用儀器、設備實現標準化管理。用于實驗和檢驗的儀器、儀表、量具、衡器等,其適用范圍和精密度應符合實驗和檢驗要求,應有明顯的合格標志,應定期校驗,并有相關記錄。實驗設備應有明顯的狀態標志,實驗設備應標示其技術狀態、使用狀態、清潔狀態。實訓室的實驗和檢驗的儀器、儀表、量具、衡器等可參照企業相關規定執行。
⒉對耗材及配件實現精細化管理。耗材及配件實行精細化管理,一張耗材及配件存放的總布局圖,各區域統一編號,分門別類擺放,并張貼存放的耗材及配件一覽表,此項工作可以由教師指導,學生設計,分組討論,提交討論稿,在實訓教師指導下集中制訂最優方案,并進行方案實施布局,完成耗材及配件的優化布局、擺放,從而實現耗材及配件的定置管理。通過耗材及配件的定置管理的學習、設計、布局,學生可以水到渠成地熟悉實訓室的總體布局及其管理,由被動實訓有效地轉化為實驗的主人,為步入企業打下良好基礎,與企業的實驗室管理接軌。
6 聘請行業設計單位,對實訓室布局方案審核
行業設計單位大多具有豐富的企業設計經驗,非常熟悉企業需求,對按照企業要求設計的實訓室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我們應聘請他們對實訓室布局方案進行審定。
7 結束語
實訓室文化建設滲透企業文化和管理是一項涉及面比較廣泛的綜合工程,這需要在實踐中科學設計和精心營造,不斷發掘、探索和完善。努力構建具有計算機專業特色的實訓室文化,將會大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進學生、教師積極進取,更好地推動中職計算機專業教育教學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⒈教育部.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行動計劃(201—2012)[Z].2010.
⒉米靖.當代國外職業教育教學觀的轉型及啟示[J].職教通訊,2005,(5).
⒊周明星.職業教育人才觀、教學觀和質量觀[J].職教通訊,2005,(7).
⒋王雪亙.中等職業學校3Q7S管理[J].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
⒌李家林,江雨蓉.圖說工廠7S管理[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