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麗迷
【摘要】時代在不斷發生變化,為了順應時代發展變化,社會各項工作都在做相應的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和時代,促進自身的發展以便不被社會所淘汰。作為社會各項工作的基礎以及排頭兵,我國的教育事業也在時代變化的同時不斷調整以尋求最好的發展模式,力求為社會培養出高層次人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新的課改背景下,對初中音樂課堂中的師生互動藝術做一探討,是對新形勢下教學體制的一種探索,也是應對新形勢的一種方式。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音樂;師生互動
一、引言
新課改是為了我國的教育體制能夠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能夠培養出新時期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使其能夠更快地被社會所接納,更快地適應社會發展。對于初中的音樂教學,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加強音樂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對師生關系的培養和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我國教育體制對初中音樂教學的一種探索和嘗試。
二、新課改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必要性
從我國新課改的實施和各項工作的推進,我們能夠感覺到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以及對教育事業要與時俱進的決心。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國初中的音樂教學得到了不少重視,新課改提出的要以學生為課堂活動開展的主體,凸顯學生的主體性特征將其作為教學的重點,改變了以往教學活動中以教師講解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這是新課改較為新穎的地方。而在新課改的基礎上,加強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關系,既是順應課改新要求,也是將學生的主體性與教師的引導相結合的一種體現。初中生的心理發展不成熟,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對其進行及時正確的引導,而初中開設音樂課就是為了心理還在成長發育的青少年培養其健康成熟的性格以及對于真善美的審美標準。但是在我國不少的初中,由于升學壓力以及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合理造成的課業壓力,音樂等藝術課程被升學考試的重頭科目所占據,導致學生在心里會形成對音樂課的不重視,教師也任由學生在音樂課堂上開小差,同時,對于教學基礎條件比較差的一些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受限于基礎的教學工具以及師資,他們的音樂課的質量也不容樂觀。連基礎的音樂課都不能順利開展,還何談提高師生互動關系。因此,在初中音樂課堂上,教師要樹立重視音樂課的觀念,在教學中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關系,使學生能夠感受到音樂給人帶來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
三、新課改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藝術途徑探索
我國實行新課改,就是為了將以往的不合理的教學方式或者教學理念進行調整和糾正,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馬上解決初中音樂教學中所出現的所有問題是不太現實的。只有在針對目前所出現的一些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問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解決問題的相應辦法,才是真正適合我國初中音樂教學提高師生互動關系的解決途徑和方法。
1、轉變教學思想,營造輕松愉悅的上課氛圍
一直以來在我國的教育體制中都存在一種觀念,課堂主要是以教師對知識的講解為主,學生只需要將教師所講的知識悉數進行消化和理解都好。這種填鴨式的教育理念阻礙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失去學習的耐心,而且這種教學理念和模式還不容易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消化理解。除此以外,音樂這門課程在升學壓力巨大的初中階段,一直得不到重視,從教師到學生都將其作為是一門可有可無的科目。抱著無所謂的態度,教師在初中音樂課的備課以及講授上就會打折扣,教師的教學激情和知識傳授能力直接影響到學生對音樂課的重視程度和所受歡迎的程度。因此,要加強初中音樂課上師生互動,就要先從教師以及學生的思想意識上下功夫,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師認真對待初中音樂課,豐富備課內容,用有趣的課堂內容來引導學生對初中音樂課的認識,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同樣,學生也應該了解新建課改制度的精髓,認識到初中音樂課不是所謂的副科,而是新時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在這種氛圍中,教師和學生才能互相理解和尊重,從而達到一種和諧互動的師生關系。教師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學生努力掌握接受教師課堂所講內容,這本身就是一種互動。
2、師生互相尊重,創造師生情感密切環境
尊重是建立在互相體諒對方理解對方的基礎之上的,對于初中音樂課堂的教學,教師可以將課堂內容的安排融入些學生的意見和看法,使學生感覺到自己被尊重,這種情形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將會被極大激發,課堂的效率以及互動就會提高。比如,教師在安排欣賞古典音樂或是流行音樂時,可以提前在學生中做一個小小的民意調查,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在綜合學生的意見的基礎上再根據課堂內容安排對課堂進行相應調整。初中生正處在青春期,他們對外界事物接受能力較強,但是同時也對外界事物很敏感,教師的一個小小舉動就可能會觸及到學生,因此在加強初中音樂教學師生的互動中,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引導學生與教師多進行互動和交流。同時,在初中音樂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眼神交流也很重要,初中音樂老師在講課過程中要注意不要將眼神固定在一個同學或是固定的某一個地方,盡量使自己的眼神與全班同學都有一個交流,使學生感受到自己被教師關注,從而對教師產生一種親切感,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得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變得更加容易。此外,初中音樂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問等方式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增進教師和同學之間的了解,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在雙方彼此了解的基礎上再進行交流和互動就會顯得更加順暢。
3、調整教學方式,調動師生互動積極性
課堂組織形式也是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課堂上知識的傳授以及講解都要靠課堂組織形式來實現。初中音樂課的開設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以及對藝術的鑒賞,因此課堂形式就可以調整地活潑一些,使學生在一開始就能感受到音樂的奇妙之處,從而喜歡上音樂課,進而在音樂課上有話可以講,有觀點可以提,讓學生在課堂產生有話可講的感覺就是教學的一種成功。對于教學方式的調整,可以通過一些游戲或是學生感興趣的音樂來對學生進行音樂素養的熏陶。比如,在為學生講解以及請他們欣賞古典音樂時,教師要考慮到初中學生的實際情況,他們可能對古典音樂還不了解,如果單純地放音樂給他們欣賞可能收效甚微。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考慮將古典音樂的有關故事做成一個圖文并茂或是搜集到相關的視頻讓學生先進行課前預熱,然后再請他們欣賞,一邊欣賞一邊請同學分成小組討論,一方面加強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則開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進行討論就是要打開學生的思維,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鼓勵學生善于表達并樂于表達。在學生進行討論的同時,教師及時予以引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就加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積極性被調動起來。
四、結語
音樂是一門藝術課,初中音樂課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以及藝術鑒賞力,同時在課業負擔繁重的初中學習生涯中調節學生的課堂生活。在音樂課堂上,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一方面將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出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水平以及創新性意識。在初中音樂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轉變教學觀念,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建立師生互相尊重的關系,創造師生情感交流的密切環境以及及時調整教學方式提高師生互動的積極性等方式對初中音樂課堂上師生關系進行改善和調整,讓教師在初中生心理健康以及音樂審美方面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 陳月霞, 張愛華. 新課改下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特征及實施對策[J]. 現代中小學教育, 2010(06).
[2] 黃 金. 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 大眾文藝, 2010(23).
[3] 周利民. 淺析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 新課程學習:下,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