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樹生
【關鍵詞】 初中語文;主體性;互動;個性;思想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3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9—0094—01
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農村人口不斷向城鎮轉移,再加上農村群眾生育觀念的變化,使得山區中學的學生越來越少。我所在的崇信縣礦區中學也是如此,前些年每個年級六個班,每班有五十多名學生,但近幾年已減少為每年級四個班,每班三十名左右的學生,小班化教學在農村中學已成趨勢。現就農村學校如何實施好語文小班化教學論述如下。
一、初中語文小班化教學充分調動了教學主體參與
小班化后,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經常實行分組教學,小組圍坐,互助互學,教師點撥,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得以組織學生主動探索為特征的教學成為常態。同時。“小班化”教學是以孩子的發展為根本,講臺就是小小舞臺,學生每堂課至少能有一次發言機會。教師就可以想方設法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從而讓學生真正“樂學”、“會學”。如教《故鄉》一文時,每個學生都可以獨立地朗讀一段。又如在學習《楊修之死》時,在討論中,楊修的死因每個學生都有發表自己看法的機會。只有人數少的小班才能為學生提供均等表現機會、參與機會,而不是坐聽老師的演講、解說。起初學生參與、表現欲望不高,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絕大多數學生能動起來,積極地參與進來,使課堂氣氛活躍。小班化教學使初中語文課堂變成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參與探究知識的場所。
二、初中語文小班化教學充分發揮了師生互動的作用
小班化教學使語文課堂變成了師生互動的場所。通過問題設置、情境創設,知識的傳授不再是老師的講解,學生的聽,而是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通過動腦、動手、動工具書的探究共同獲得的。課堂中學生大膽質疑、勇于求異,敢于挑戰的多了起來。自主嘗試、多向交流的教學模式是學生動了起來,有了迫切解決問題、完成學習任務的愿望。如教學《傅雷家書》第一則時,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導學:1.這封書信是兒子處在何種情況下寫的?2.作者在信中傾注怎樣的感情?3.這封書信要兒子怎樣對待情緒上的消沉和低落?4.生活中當你遇到困難、挫折,甚至失敗時,該如何對待?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我也參與其中。有些學生找到的答案讓我很吃驚,尤其是第四個問題,學生不僅找到書中的原話“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有些學生還舉了愛因斯坦這個大發明家的例子,還有用晚唐詩人杜牧的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來回答。是的,人們應該享受失敗,感謝失敗,樹立信心,迎接成功,學生的感悟角度不同,深度各異,這正是新課改要求的態度、情感、價值觀等在語文課滲透教育的效果顯現。
三、初中語文小班化教學充分凸顯了學生個性的作用
小班化教學為學生提供了張揚個性的舞臺。由于人數少,在有限的課堂四十五分鐘內,學生的個性得到了表現的機會。普通話說得好的學生,爭先恐后地朗讀課文;字寫得好的,很樂意上黑板去寫字。如在上《智取生辰綱》一課時,好漢歌沒等老師點名,一名學生站起來唱得聲情并茂,同學們掌聲不斷。又如學了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讓同學們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畫一幅畫,繪畫才能好的同學,將這句詩用國畫技法畫了幾幅張貼在教室后的學習園地內,使學生對這句詩加深了理解與記憶,相信學生一輩子都會記住這句詩的。學習《范進中舉》一課,我讓學生扮演課中的情景,表演才能突出的同學踴躍參與,有一個同學表演胡屠戶,動作、語言逼真、形象,引起哄堂大笑。
四、初中語文小班化教學充分體現了語文課堂思想教育的作用
語文課的思想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如學習牛漢的《我的第一本書》時,文中對20世紀初中國農村的苦難生活、人間真情、生活樂趣的描寫,學生農村生活的體驗,就很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引導他們對現在幸福生活的熱愛。余秋雨的《信客》,寫了兩代信客的命運,著重刻畫了一個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在討論中,學生幾乎人人都發言肯定誠信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老師順勢引導他們要學習信客誠信、無私、待人寬容的可貴品質和甘于奉獻的崇高精神,從而達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本文為2015年甘肅省“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教研課題《農村初中小班教育的研究》(立項批準號GS(2015)GHB124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