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玉梅
摘 要:寫是小學語文學習中學生具備的主要能力之一,也是學生普遍存在困難的學習內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的寫作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跋葘健钡淖魑慕虒W模式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的,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模式,就“先導式”作文教學模式進行探究,讓作文教學貼合學生主觀愿望,最終促進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先導式;小學;作文教學;學生
“先導式”指的是在進行某些行為、思想活動之前,就相關的行為和思想做好預設,以便能更好地完成相關的思想、行為活動的過程。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指的是在進行正式的寫作過程中,提前對寫作活動做一些鋪墊和準備,以便學生能夠很好地進行寫作的教學模式。“先導式”可以在課前預習完成,教師可以在寫作前布置一些預習內容讓學生完成;“先導式”也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實現,在課堂上利用一些時間先就寫作做好鋪墊和準備。
一、“先導式”作文教學模式的優勢
在日常作文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學生最大的難點就是無話可說,很多學生的作文只是寥寥數語,想要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讓學生的寫作變得容易,實現快樂寫作,教師要幫助學生進行寫作素材的準備,讓學生有可寫的東西是第一步。然后在有了可寫事物的基礎上教學生組織語言和素材,這樣才能順利完成一篇文章的寫作?!跋葘健弊魑慕虒W模式是學生寫作準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相關的作文題目準備素材和思路,在正式寫作的過程中會感覺得心應手。“先導式”作文教學模式讓寫作建立在有準備、有素材的基礎上,學生的寫作避免了“空中樓閣”現象的發生?!跋葘健苯虒W模式能夠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寫作。學生先有準備再來寫作,讓寫作變得更加容易,樹立學生寫作的信心,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傊跋葘健弊魑慕虒W模式是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注重從學生心理需求的層面進行寫作教學。
二、“先導式”作文教學建議
(一)良好的寫作預習為寫作提供素材
作文其實是一項任思維馳騁的學習內容,作文是學生心理訴說的平臺,是學生日常生活的寫照。每篇作文在寫作中,學生只要圍繞教師給的題目去完成即可,至于素材方面的選取是沒有太多要求和規定的,但是為什么學生還是普遍認為作文很難?究其原因還是學生腦海中沒有可寫的素材,所以教師要先讓學生腦中有可寫的素材,才能和學生談如何組織語言和材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預習是一項學生常做的學習準備活動,但是教師往往更注重布置語文課文的預習,而對于寫作的預習是很多教師會忽略掉的問題,都是到了作文課,然后講解一番就讓學生來寫,此時學生就會表現出一副撓腮抓耳的狀況,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筆者認為寫作前布置一定的預習內容是非常必要的。像人教版上每個單元的作文和本單元所學習課文的題材是一致的,教師可以在單元課文教學過程把相關的作文題目布置給學生去預習。如,本單元上的是寫景類的課文,單元作文就是和寫景有關的,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可以布置一些觀察自己身邊風景的任務給學生,教師在每天上課時詢問學生自己下去觀察了沒有,對學生進行督促,當一個單元的課文上完了,學生的寫作準備也做得差不多了,就可以開始寫作了,這樣的“先導式”的作文教學讓寫作變得水到渠成,學生早已準備好了寫作的素材,寫起作文來更得心應手。如,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組課文都是寫小動物的,單元作文也是寫小動物的,教師可以一邊上本單元的課文,一邊讓學生回家觀察自己能看見的小動物,提醒學生每天都觀察。當本單元的課文都學完了,開始寫作時,學生就可以把自己觀察到的小動物寫到作文中。可見“先導式”作文教學模式讓小學生的作文寫作“有備而戰”,寫作起來更輕松,作文寫作的勝算也更大。
(二)先說后寫為寫作提供思路
寫作過程是學生把自己內心的語言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的過程,寫是一項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的學習過程,但是說恰好補充了寫費時的這一特點,并且說能讓周圍更多的傾聽對象了解到說話者的意愿和想法。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說的這些特點來進行作文教學。教師沒必要一開始就讓學生來寫,而是先讓學生來說。教師可以采用先說后寫的作文教學方法,讓學生來圍繞相關的話題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再進行寫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口頭語言對學生的寫作思路提出建議,以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更好地發揮。寫作前的說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可以是在班上說,也可以是把學生先分成小組來圍繞教師給的提綱來討論,最后再在班上交流。在說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保持學生的觀點,鼓勵思維的多樣性,才能讓學生的作文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如,人教版課本上關于“熱愛生命”的這個單元的作文,教師可以把熱愛生命的一些素材搜集整理來做成PPT,讓學生就著這些圖片、人們的行為來發表自己的看法,引導學生懂得要熱愛生命,珍愛生命,最后再讓學生進行寫作。
(三)利用好課文的“先導”作用
通過翻閱教材我們會發現每個單元的作文都和本單元的課文有著必然的關聯,教材編排人總是在一組課文學習后安排相應的寫作內容就是從“先導式”的層面進行考慮的,通過一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對該單元的主體有一定理解之后再進行寫作,課文的學習對學生的寫作起到先導式的作用,教師要善于利用好課文作為“先導”的這一資源特點,在課文教學過程中多引導學生就課文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以至于在單元末尾的寫作過程中能得心應手。假如是進行寫景方面的課文教學,教師不應該只讓學生掌握課本上的美景,還應該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來聊一聊自己身邊的美景,為單元作文做好預設。
“先導式”作為教學模式讓學生的寫作有了堅實的基礎,在素材的準備環節,學生準備好了寫作需要的素材,寫起作文來更順手。教師可以采用給學生布置寫作預習任務、先說后寫和利用課文做“先導”的方式進行“先導式”作文教學。作文不是一朝一夕而就,一枝一葉而成,教師要注重采用“先導式”的教學模式,多為學生的寫作做好預設和鋪墊。
參考文獻:
[1]蘇俊.作文先導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5(3).
[2]韓麗萍.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先導式改革的實施對策[J].課程與教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