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美秀
摘 要: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墊腳石,更是認識社會、了解社會的基礎。文章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具體對策進行了總結和分析,以便從根本上提高小學語文的課程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 課堂 興趣
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語文教學是一種面向學生主體并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主旨的學科教育。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新課標要求。教師的教育思想也必須經過洗腦,我們應積極探索和研究新型的教育教學方法。如何使教師擁有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
小學生還沒有完全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學習習慣,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從提高課堂效率入手,向40分鐘要質量。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而語文課程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要通過語文課堂來完成。
一、合理分配課堂教學時間
一節課四十分鐘,一般小學生大概只能集中注意力二十分鐘左右,這就導致老師不能很好的突出重點的原因。因為,老師會看到小學生不能夠很好集中四十分鐘的精力,其實成年人也不一定可以做到四十分鐘不分心的,那么他們效率最高的那二十分鐘出現在一節課的哪一段就值得老師去找尋了。而且這二十分鐘很可能不是連續的二十分鐘,這樣對于老師的講課就更加有難度了。因此,讓小學生四十分鐘集中精力是不現實的,老師要根據小學生的注意力的集中和轉移來針對小學生做出相應的教學,讓他們在那二十分鐘里充分地展現自己、發揮自己的潛能。所以這就關系到老師的教學安排了。老師在準備課程時要根據學生的掌握能力來劃分知識傳授的時間段,不能一整節課都一直連續地傳授知識,這樣學生有可能會接受不了太多的新知識,甚至會產生一些厭煩情緒。老師應該注重分辨和掌握好在課堂教學中對小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真正起作用的時間,并充分利用好這些時間用更好的方法傳遞,而不是一味地講課。
二、準確把握課堂教學節奏
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就要講究動靜互補。如果只有“靜”,那么就會出現一種情況,老師在講臺上自己一個人講,而學生在下面無法集中注意力,就會開小差;但是如果只有“動”,也不是一種好的方法,這樣只會使學生在“動”,而不是動腦。所以老師在講新知識的時候,要讓學生互相討論,互相交流,這樣才會使他們思維不斷地轉換,不僅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更加強了他們對新知識的掌握。有時候可以讓學生先自學,然后讓他們提出一些不懂的知識,再進行交流。當然,對于重難點的部分,老師要細心、耐心、放慢點語速地講解,不能一句話帶過,而且要適當地進行提問,提問后要留出一些時間讓學生思考,讓學生可以來得及消化。如果教學內容簡單的部分,學生自學可以學懂的,就可以加快節奏教學。
三、巧妙創設課堂教學情境
教學過程中要保持良好的課堂氣氛,這樣會使學生能較好的集中注意力,并且使他們可以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并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這樣是有利于保持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的。老師應該發揚民主精神,適當的采取學生的建議,打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老師要不斷地激勵學生,要相信他們可以做到成功。要關心學生,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快樂地生活。這樣才能創造輕松、和諧、利于學生發展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產生最佳的學習心態,主動參與學習,而不是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座位上開小差或者玩游戲。所以,語文老師應要盡可能打破“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講到底的落后狀況,多利用現代教具。如小黑板、掛圖、投影儀、錄音機等,這樣既可節約板書,有關內容簡介等課堂教學時間,又可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接受更多的信息,利于學生立體思維。其中教材上圖文并茂的插圖常是教師教學疏忽的一個地方,需要我們多加揣摩,多利用。學生感知課文不是孤立地進行,總是跟課文相關背景知識相聯系,背景知識越清楚,對課文的感知也就越清晰,這就是感知的選擇性,可見重視教具及課本插圖的作用,也不失為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四、靈活運用課堂教學技巧
學習不僅僅是對知識的掌握,它更是發展學生智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為學生創造了很多能夠吸引學生注意的事物,學生對那些事物的學習會為學生們豐富的精神生活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改變,但是這些改變一定是往好的方向發展的,這樣學生才會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能,才能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判斷。老師要通過課堂語言,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學好語文的自信。老師要讓學生們把學習當做一個探索的歷程,學生在這個過程里不斷地成長,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當然,老師也要充當學生探索歷程中重要的引導,老師要全身心的投入于對知識的傳授與對學生的責任。只有老師做到了充分引導學生,充分關心學生,學生才能得到有價值的發展。
五、結束語
本文總結了一些小學語文的教學經驗,深刻地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方案。只有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效率,才能保證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使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得心應手,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這樣不僅對學生個人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對整個教育事業也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黃遠明. 小學語文教學多樣性的思考[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1(01)
[2] 錢皓. 談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1(08)
[3] 陳麗紅. 小學中高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08(11)
[4] 張伶. 淺議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藝術[J]. 內江師范學院學報. 2010(S1)
[5] 張國慶. 讀實·引辯·激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淺談[J]. 文教資料(初中版). 2003(11)
[6] 王珂.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對策探索[J]. 才智. 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