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要:興趣教育是當前所有小學教學中主力倡導的教學模式,學校和教師也在這樣的背景下逐步開展和完善教學模式的改革。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興趣培養教學模式開始成為小學數學教學的主流模式。本文主要針對小學數學的興趣培養教學模式的應用展開探討,闡述了興趣培養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對其未來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興趣教育
小學是學習的重要階段,小學數學教學在小學教育中起著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作用,它不局限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還在學習中起著開發和提高學生智商和審美的重要作用,讓學生富有創造力,讓學生懂得團結協作的意義。興趣教學在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習興趣、發展學習興趣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實施興趣教學具有深刻的意義。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興趣教學策略探析
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入興趣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讓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變得和諧融洽,可以讓整個班級的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活躍,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師生之間感情的共鳴,也能夠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1.開展啟發式教學
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條件,對學生實行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發揮想象和聯想,這樣就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擇生活中的素材,用講故事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力,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用形象和直觀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潛力,挖掘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主動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學生在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基礎上,也能形成數學思維,提升數學素養。
2.創設情景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創設情景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只是給學生干巴巴的講解,學生根本無法融入數學應用中的意境。因此教學過程中情景的創設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情景可以讓課堂氣氛和教學基調保持一致,學生也會很快融入課堂情景,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有更深刻的體會。
3.體驗教學內容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的知識、閱歷和經驗有限。因此他們缺乏生活經驗,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正確的指引,引導和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這就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要鉆研和探索教學內容,任何一個細節都不能放過。這樣教師才能根據自己對教學的理解進行示范教學,通過具體和直觀的示范教學,可以讓學生直觀了解教學,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興趣教學的應用
1.依據小學生的特點展開教學
小學生的性格和心理比較特殊,教師按照傳統的灌輸性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導致學生對文化課興趣不高,學習效率不高,導致的結果是學生考試成績下降。面對這種現狀,教師需要改變教學方法,可以將興趣教學融入其中,教師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和表演,激活課堂氣氛,讓每個學生都能親身感受數學課堂學習的樂趣,陪他們對數學課程學習的興趣,這樣有助于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升。因此,興趣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大力提倡。
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階段,很多學生對數學課缺乏興趣。他們對數學課的印象就是教師灌輸知識和說教,很無趣。很多學生利用數學課做其他學科的作業,或者干他們喜歡的其他事情。這樣就大大浪費了數學課堂時間。實際上數學是一種基礎性的重要學科,這門學科不僅有豐富的數學基礎知識,而且還蘊含著人深省的思想感情和哲理。根據數學學科的這一特殊性,教師可以在其中加入興趣教學技巧,將“講解式”和“說教式”的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這樣就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也更容易體會教學中傳達的思想感情,使整個課堂變為審美的過程,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操和品格修養。
3.教師用積極的興趣影響學生
教師在課堂上起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的興趣因素對學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就是積極向上的興趣。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表現得很積極,很樂觀,很慈愛,不要將自己生活中的負面情緒傳染給學生。教師要以一種平易近人的態度接近學生,用平等溫和的態度和學生交流。這樣學生就會消除約束感,放松心情,真正體現出對學生的理解、尊重和愛護,用一顆關愛的心對待每一位學生。尤其對于成績不好的學生,教師更應該鼓勵他們,使他們樹立學習的勇氣和信心。此外,教師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要關注學生,當學生遇到困難時,一定要盡力幫助學生克服困難 。這樣學生就會從心里尊敬和欣賞教師,從而更加熱愛數學學科。
教師自身的興趣對學生的影響非常重要。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掌握一些數學課本教學過程中的興趣融入方法。教師是一個興趣豐富的成年人,教師可以將自己的生活經歷作為教學素材,幫助學生理解課本傳達的興趣。經過教師的引導和啟發,學生就會和教師的興趣,教學中的興趣產生共鳴,從而深化自己的興趣,將其變為自己的思想意識,指導以后的生活和工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教學中,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創新很重要,數學課堂教學要打破死氣沉沉的局面,教師應該站在學生的立場,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和啟發,讓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探索新知識和新思路。教師運用興趣教學,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這就需要教師找到興趣素材和教學內容的切合點,在數學教學中科學運用興趣教學手段,讓學生學會觀察、思考、分析和研究,從而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陳海紅. 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研究與創設[J]. 淮陰師范學院教育科學論壇. 2009(04)
[2] 唐彩斌,彭翕成. 基于超級畫板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 2009(11)
[3] 莊慧娟,李克東. 應用MP-Lab促進小學數學知識建構的探索[J]. 中國電化教育. 2008(07)
[4] 李士英. 多媒體在小學數學幾何教學中的應用[J]. 山西電教. 2006(04)
[5] 顧小清. 教育資源的主題化趨向[J]. 開放教育研究. 2005(06)
[6] 胡小勇,祝智庭. 教學問題設計研究:有效性與支架[J]. 中國電化教育. 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