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摘 要】小學體育教學擔任著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任務,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可通過明確教學目標,作好充分的教學準備,采用恰當的動作示范,充分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練習,以進一步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擔任著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任務,是學校教學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體育課堂教學有著與其他學科不同的特點,多為室外課,活動空間大,教學環境易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要遵循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基本規律,把握學生的學習需求,探尋有效的教學方法,切實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明確教學目標
體育課堂教學目標是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支配著學與教的始終,有效的課堂教學將圍繞著它進行。
教師要對課標、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研讀、思考,充分了解教材的編排意圖,準確把握教材的前后聯系,找到課堂教學的著力點。同時,要清楚地知道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個別差異、興趣愛好等。前蘇聯著名教育家維果茨基提出的兒童教育發展觀,告訴我們要關注學生“最近發展區”,讓教學走在學生發展的前面。這樣,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整個體育課堂教學思路才清晰,才會實現教學目標與學生發展水平相適應,符合學生身心發展水平,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
二、作好充分的教學準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作好充分的教學準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教學準備除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場地等的準備外,體育器材的準備也必不可少。
體育器材的選擇要與課堂教學內容相對應,器材的擺放位置、擺放順序都要在課前得到落實,讓學生在練習中用最少的時間、最短的距離拿到并投入使用中。如在進行在擲實心球教學前,教師就要在課前到器材室借好一定數量的實心球并擺放在相應的場地;在場地上劃好標線等。這樣,既有利于課堂教學順利地進行,又有利于學生的練習,為教學的有效性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障。
三、教師恰當的動作示范
首先,教師的動作示范要規范、準確,這是對教師的起碼要求。其次,教師的動作示范形式要靈活多樣。可采用完整示范與分解示范相結合的方法。如教師在足球教學中,教學生怎樣帶球過人,就先完整的進行示范,再逐步分解帶球、越過“障礙”等方法。正如所說的: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四、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
心理研究表明,興趣是指一個人經常傾向于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并力求參與該種活動的心理特點。學習興趣是小學生對學習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與情緒態度。玩,是小學生的天性。生活中,許多小學生都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表現出非常濃厚的興趣,不用家長去刻意提醒,他們都會主動地參與其中,有的甚至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境界。試想,如果每個學生對于體育學習,能夠達到玩電腦、打游戲的興趣,學習體育運動技能豈不是事半功倍。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可采用靈活而多樣方式,如口頭表揚、“小組對抗賽”、障礙穿越……
五、落實有效的練習
練習是以習得技能為目的的反復性訓練的過程,是小學生掌握體育知識、運動技能的一種常用教學方法。研究表明,技能的逐步習得,離不開后天在的學習過程中通過長期的訓練,練習是運動技能的關鍵環節。
(一)練習量
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心理學體系的創始人桑代克在“三大學習定律”之“練習律”中指出:一個學會了的刺激—反應之間的聯結,練習和使用越多,就越來越得到加強,反之會變弱。小學生運動技能的養成離不開練習。教師要根據某種技能的難易程度,并結合學生的身體條件、學習能力等個體差異、克服遺忘等多方面出發,確定練習量的大小;爭取實現用最少的練習時間來習得最好的練習效果。
但并不練習量越多就越好,練習的量與練習的效果不是一定成正比的。不科學的練習量,不僅會加重小學生的學習負擔,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成為學習運動技能的硬傷。如的老師不從實際出發,練習過度,讓學生練習蛙跳,就是五六百個,導致學生上下樓梯困難、行走不方便,更讓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厭惡感。
(二)練習方式
練習的方式將直接影響到學生技能的習得。練習的方式是多樣的,根據內容的完整性可為完整性練習和部分練習,根據練習的時間可分為集中練習和分散練習等。值得注意的是,不管采用何種方式,都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練習方式往往才是最恰當的,效果最明顯的。
(三)練習反饋
教師與學生是否了解練習的結果,對于提高運動技能的掌握有著明顯的影響。于是,教師的反饋對于學生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的及時反饋,可以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練習結果,知道自己練習的優點與不足,讓學生強化正確的習得。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練習的實際情況,作出及時的指導與糾正,也便于學生及時糾正錯誤與彌補不足。
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同伴、小組,來共同參與評價反饋,將有助于學習效率的進一步提高,鞏固訓練效果。
參考文獻:
[1]毛振明.體育教學改革新視野[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2]移素林.關于有效教學中體育教學目標的探討 [J].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4).
[3]楊錫讓,張禹.運動技能學學科現狀與發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