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仁華
中圖分類號:G625.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047-01
十年前,秉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重慶市南岸區珊瑚實驗小學提出了"珊瑚最紅、孩子最親"的辦學理念,學校走上了一條以"親近孩子、適合孩子、發展孩子"為核心的親親教育之路。親親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包括身、心兩方面都得到健康發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下面,談談我校在親親教育下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一些探索和研究。
1.學校建立了親近孩子、適合孩子、發展孩子的"親親德育"課程架構
第一個層次的課程,以"大德育觀"推進學科育德。尤其是開好思想品德課、班隊會課,發揮德育課程主陣地的作用,同時注意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第二個層次為德育校本課程,促進學生個性、身心的發展。如愛心教育系列、生活與健康系列、禮儀教養系列、心理活動系列、創造教育系列、走向成功系列,激發學生參與德育課程的濃厚興趣,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第三個層次為道德實踐課程,包括健康地生活、樂趣地生活、創意地生活 3 個模塊。有每周一的全校集體朝會、每周五的班級文化建設"小小家十分鐘"、每學年的"一會三節"(運動會、體藝節、科技節、六一節)等特色活動。讓學生親近課程,喜歡課程,在突出品格修養的教育同時,切實做好心理品質教育。
2.親親課堂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推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陣地。學校要求各科教學都要以親親教育的總體目標為依據,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教學內容、要求等特點,確立相應的學生心理素質培養目標,使各科教學過程和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滲透,互相促進。切實培養學生帶著微笑看世界的心理品質,使學生從內心深處體驗成功后的喜悅。
走進"千課萬人"全國小學語文親親課堂教學研討觀摩的會場。你會發現參加這次活動的學生都是我們珊瑚實驗小學的孩子們。課堂上老師蹲下身子、彎下腰來,走進孩子的童真世界,聆聽童聲、讀懂童心,真情、親情自然融入孩子的心田;孩子們親近老師,親睦同伴,親近所學課程,親善學習環境,親歷、親證文中知識。孩子們在課堂上積極發言,善于思考,展現了他們的童真、稚氣、童趣,展示了他們的思索、自信與成功。這正是我校"關系親和、愛如春潮;過程親證、學如歷險;生命親在、創如朝陽。"的親親課堂理念具體體現。
3.班級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學校一貫倡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發揚民主作風,注重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為了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展示自己,培養學生樂觀、自信的性格,各班還創設了各種各樣的服務崗位,給學生鍛煉的平臺和機會。所有班級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投票選舉產生班級管理團隊。有些班還設立了兩個班干部團隊輪流上崗的管理制度,讓全班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實現了"班級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級的人,人人有事做"的良好風貌。其次,重視班級晨會的開展。有人曾經算過:晨會每天十分鐘,一周50分鐘,一個學期近1000分鐘,折合近25課時。它對班集體建設,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據學校的《親親課程實施綱要》,我們把晨會作為了每天固定的品德教育時間和空間,并納入了親親課程的生活體驗課程板塊。我們的晨會重在明理、激情、導行。如開展"爭做誠信少年" 讓學生明白做人的道理;開展"播種友誼,收獲幸福",感受友誼的地久天長;開展"學會感恩,學會關愛",引導學生感受父母、老師的恩情;開展"三個安安靜靜,三個彎彎腰",引導學生在公共場所要文明禮貌;開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引導學生取長補短,互幫互學;開展"尊重從微笑做起"、" 課間怎么玩"、"我身邊的文明小標兵"等活動,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正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努力發展身心潛能,培養良好的情緒和心理承受能力。
4.積極開通學校與家庭同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常言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最初也是最好的老師"。 我們每個人的心理品質都或多或少的烙著家庭的印記。一個和睦、溫暖、重感情、守信用、充滿朝氣、積極向上的家庭,可能鑄就孩子健康的心理。反之則極有可能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不可彌補的創傷。作為老師,我們要指導家長轉變教子觀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質的養成,營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以家長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為影響學生。父母可以在指導幫助孩子學習、生活時,和孩子一起共同尋找彼此的優點、改正缺點,以增強彼此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