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永紅
摘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應運而生,由于其聲情并茂的信息特點,被廣泛的應用到教學中來,可以說已經成為當下最重要的一種教學手段,尤其是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多媒體教學發揮著無可比擬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 語文;教學改革;多媒體;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140-01
在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直是一種念白式教學,因此很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如何培養學生的信息的處理能力,重視學生的個性發揮,成為教育學者關注話題,在這種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出現在了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可以說多媒體技術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更多契機。
1.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有學生對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感興趣,才能成為學生內部的驅動力,進而學生才會主動學習,不斷探索。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是從學生心理特點出發,通過聲頻、音頻、圖像等模式,為學生創設一個最佳的學習情境,不但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也可以碰撞學生的思維火花,是對學生興趣最好的激發[1]。以《丑小鴨》這篇文章的教學為例,童話《丑小鴨》是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作品,作品講述了一只天鵝蛋在鴨群中破殼,但卻因為相貌怪異遭同伴歧視,最后經歷千辛萬苦成長為白天鵝的勵志故事。因此為了方便學生認知,教師就可以在課前為學生播放這個故事動畫,通過生動形象的動畫,不但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故事的理解,進而學會不以貌取人,尊重他人美好愿望的品質。
2.加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
多媒體教學的一大優勢就是可以加大課堂容量,由于多媒體是一種網絡信息化的載體,因此很多教學內容都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搜集,進而將這些搜集的資料制做成課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PPT,這種教學方式最大的優點就是打破了傳統教學的課堂限制,減輕了教師的黑板書寫負擔[2]。同時利用課件,將一篇文章進行單元劃分,可以有針對性的將教學大綱分為四個階段,即初讀感知階段、精度感悟階段、鞏固練習階段和拓展創新階段,可以說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有效的將知識系統化,細分化,不但縮短了課程的教學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還可以為學生構建一個系統的知識模型,雖然加大了課堂容量,但卻沒有為學生造成壓力負擔,因此可以說這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多得的教學應用。
3.調動學生思維,提升語文素養
古詩詞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古詩詞用詞過于精煉,且每一句都蘊含了豐富的情感,因此從學生的年齡分析,很難真正理解其含義[3]。然而利用多媒體教學就有很大的不同,通過多媒體的聲光形色就可以將古詩文轉化的更加直觀,例如在學習《詠柳》這首詩時,很多學生都很難理解"碧玉妝成一樹高"因此教師就可以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很多春天楊柳之姿的圖片,學生就會在這種意境之中,感受到古人的用詞之妙,進而增加對詩詞的內涵理解,感知自然的神奇之美,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4]。
綜上所述,多媒體是網絡技術的載體,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具有重要意義,不但改變傳統的教學課堂,還為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契機,因此可以說是未來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 顧穎.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學周刊.2014(02)
[2] 趙俊麗.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意義[J].科技信息.2013(26)
[3] 趙美子.多媒體課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2013(04)
[4] 李業建.基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多媒體技術意義及實踐探究[J]. 現代閱讀(教育版).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