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婭
摘要:學校現有的班班通主要擁有投影展示臺,電視,計算機,話筒、音箱等多種傳遞信息的載體。在實際教學中,應用這些多媒體,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應用“班班通”與現代教法相結合的來實施教學,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把影視、圖像、聲音、動畫和文字等資料,實時、動態地引入到教學過程中,能克服傳統教學模式枯燥、乏味、單一的弊端。
關鍵詞:班班通;興趣;積極性;單位時效;主動性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097-01
“班班通”進入課堂教學,強調的是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理論,而且更要通過各種形象化的教學媒體去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和思維的動力,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索、發現、歸納、總結,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達到高效的教學效果。
一、低段數學課堂上應用“班班通”設備,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兒童若對某件事物或某項活動感興趣,就會熱心于接觸、觀察與積極從事這項活動,并專注于探索其奧秘。低段數學課堂上應用“班班通”設備,可以利用各種教具、學具、投影、電影、錄像、錄音等媒體,集聲、光、形、色于一體。幫助教師恰當地創設教學情境,使教學形象化,讓課堂活潑生動,能夠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多種感官,把學生輕易地帶進與教學內容相應的氛圍中,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徹底改變了“教師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也使教師向“四十分鐘要質量”成為了可能。
例如:數學課堂中的練習和集體講評部分,以前形式很單一,要么教師直接板書正確方法,要么就寥寥幾句話。而我任教的一年級小朋友還不理解講評跟自己有什么相關。有一次,在講評連線題時,我試著用投影儀把學生的兩種連線方法對比著展示,讓學生當小老師,評價那種方法更好,學生們的眼睛齊刷刷的轉向屏幕,既專注又激動,發言也變得空前的積極。
二、低段數學課堂上應用“班班通”設備,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傳統教學以“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為主,教學過程缺乏創新,師生互動及教學手法變化很少,導致學生厭學。 “班班通”設備一掃這些弊端,以多媒體手段切入課堂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學生運用各種感官,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使學生由“觀眾”轉變為學習的主人。數學課堂上應用“班班通”設備,更強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回歸。教師可以把文字、圖形、聲音、動畫、視頻等信息集于一體,應用“班班通”設備,全面刺激人體多種感官,能使學生從多角度接收信息,獲得極為豐富、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學生的求知欲強烈,學習興趣就濃。但求知欲的產生需要新奇的刺激,學生學習文化科學知識,要有新鮮感才會有興趣和動力。例如:我在教學“進位加法”時,我先在課件上把每種可能都制好。學生用自己的學具試加,擺好后,指名讓學生上臺把自己的方法在展示臺上展示一遍,用大屏幕投影出來。這樣既能讓匯報的孩子有興趣,又可以讓下面的別的學生參與到實際的匯報中來,可以把整個匯報的過程看得清清楚楚。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了學習活動中來,沒有人是旁觀者。
三、低段數學課堂上應用“班班通”設備,可提高單位時效
“向四十分鐘要質量”是教師面臨的一大難題。多媒體教學不僅能更方便、更豐富地傳授給學生知識,還能節約時間,增添趣味,讓課堂教學有效性大大提高。
傳統教學真的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老師一個勁兒地講,可謂是口干舌燥;學生坐在那兒似懂非懂。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缺乏交流互動,真是“事倍功半”。 “班班通”則具有傳播速度快、預設性能好的特點,教師可以通過備課環節,將“班班通”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預設進課堂教學環節里面,并且設計活潑有趣的互動環節及難易適中的反饋活動,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容量大、快節奏、高密度的現代課堂教學,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西師版一年級上期的“連加連減”時,出示例題圖并制成動畫,很快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找到關鍵,輕易描述出題意。且學生會自己加入關聯詞。如果利用主題圖制成動畫,按先后出現,學生描述題意時就節約了許多時間,學會描述后,再利用靜下來的完整主題圖讓學生試著說:“還可以怎么說?”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舉一反三的靈活解題能力。
最后教師根據學生描述出示幻燈片:
1、樹上有4只鳥,地上有3只鳥,天上又飛來了3只鳥,一共有幾只鳥?
4+3+3 = 10(只)
2、地上有3只鳥,天上又飛來了3只鳥,樹上有4只鳥,一共有幾只鳥?
3+3+4 =10(只)
3、天上有3只鳥,樹上有4只鳥,地上有3只鳥,一共有幾只鳥?
3+4+3=10(只)
先讓學生自己描述題意,再根據描述的題意列式,進行計算。教師適時用課件展示,這樣利用電教媒體進行一題多練,即節省了時間,又豐富了教學內容。課堂教學有效性也得到了提升。
四、低段數學課堂上應用“班班通”設備,讓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
新課改強調“以生為本”,要還課于生,要讓學生自己做學習的主人。在“班班通”多媒體輔助的課堂教學環境中,學生借助文字、圖片、動畫等信息,根據老師的引導與課件提示,一步步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形成良好的探究氛圍,培養學生獨立思維、操作探究、互動交際等多方面的能力。對于一些難于理解的數學問題,“班班通”能將靜態的數學知識動態化,將抽象的數學道理具體化,引導學生克服畏難的心理,自主展開積極的探究,便于學生理解與掌握,并在親身參與探究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的新知識。“班班通”多媒體課件可以通過表格、統計圖、三維動畫等形式直觀呈現數學過程,針對同一個問題可以采取不同的分析、解答方式,讓全班學生始終積極關注與主動參與,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與創新能力。課堂上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功能進行及時反饋,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反饋時重點給學生提供獲取“成功”的機會,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滋味”,使不同層次、類型的學生都感到滿足,獲得成就感,增強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從而保持旺盛的學習勁頭主動學習。
總而言之,在低段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班班通”設備輔助教學,從實際出發,注重實效,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化抽象為具體,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集中解決了以前難以突出突破的教學重難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為教學效率的提高找到了一條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