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環境下,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媒體已經廣泛滲透在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數字化、網絡化下的新媒體,人們在獲取方式上更加方便快捷,和新媒體相比較,傳統電視新聞傳播具有傳輸局限、傳播速度慢等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實現傳統電視新聞傳播的發展是每一個電視工作人員思考的問題。本文就新媒體時代傳統電視新聞傳播存在的困境及對策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新媒體;傳統電視新聞傳播;困境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210-01
一、前言
數字技術、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國進入新媒體時代,在手機媒體、網絡媒體不斷普及的今天,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加多樣化,這就對傳統電視媒體造成極大的沖擊。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深入分析傳統電視發展的困境,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對策,以此全面促進傳統電視媒體的發展和進步。
二、新媒體的沖擊
對于新媒體,主要是指以手機、網絡等為載體的媒介形式,進行新聞信息傳播,和傳統媒體相比較,新媒體更加具有優勢,首先,新媒體具有大眾媒體、人際媒體兩種優勢,對于傳統的電視媒體,僅僅有大眾媒體這一種傳播模式,而新媒體能實現大眾媒體、人際媒體同步進行的信息傳播。其次,新媒體的產生,使得新聞的概念、屬性發生了一定的改變,新媒體具有實時性、全天性等特點,而傳統媒體只存在單向信息傳播,新媒體的互動性是傳統電視無法實現的。
三、傳統電視新聞傳播的困境
(一)傳播模式單一。
在傳統的電視媒體中,新聞信息的傳播主要是通過各級電視臺進行,整個傳播過程都是單向進行,受眾無法與電視臺形成互動,受眾在接受信息時,只能被動的了解新聞信息,不能主動的獲取新聞信息,這就極大的增加了受眾和電視媒體之間的距離。對于新媒體,有效地彌補了這一點,不管是在網路中,還是在手機媒體中,受眾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信息獲取中,這就對傳統電視媒體造成極大的沖擊。
(二)傳播途徑少。
對于傳統的電視新聞傳播,主要有兩種途徑,一種是通過衛星將信號傳遞到接收終端,也就是電視上,另一種途徑是通過天線將信號傳遞到接收終端。傳統電視新聞信息的傳播途徑比較少,信息覆蓋面有一定的限制,這就對信息傳播效果造成極大的影響。對于新媒體,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人們能隨時隨地的接受新聞信息,這就對傳統電視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三)傳播內容單一。
對于傳統電視新聞,在傳播內容上,缺乏創新,內容形式比較單一,各個電視臺的電視新聞風格比較相似,在內容、報道形式等方面也大同小異,傳統內容的單一化很難滿足新環境下受眾對信息的需求。而對于新媒體,其內容報道形式多樣,更能拉近與受眾之間的距離,這就極大的影響到傳統電視的發展。
四、傳統電視新聞傳播應對新媒體的對策
(一)加強電視傳播與新媒體互動。
面對新媒體的挑戰,傳統電視應該積極做出調整,以全新的形象出現在受眾面前,以此更好的應對新環境的挑戰。對于傳統電視媒體,應該加強與新媒體的互動,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來彌補自身的不足,以此來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傳統電視媒體可以在電視臺傳播信息的基礎上,開展微信、微博、QQ等多元化的信息傳播途徑,以此提高受眾對電視新聞傳統的滿意度。此外,傳統電視還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獲得更加廣泛的新聞素材,從而為不同受眾提供多樣化新聞信息。央視春晚與微信平臺的合作就是傳統電視和新媒體有效結合的典型案例,只有實現兩者的優勢互補,才能為新環境下傳統電視媒體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加深報道深度。
對于新媒體,雖然具有很多傳統電視沒有的優勢,如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等,但是傳統電視也有新媒體沒有的優勢,如報道深度、直播報道等,對于實時的、正在發生的新聞,電視媒體可以做到連續、不間斷的報道,這雖然沒有經過后期處理,畫面可能存在一定的瑕疵,但是能讓受眾在第一時間獲得最新消息,能讓受眾了解新聞事件的發展情況。因此,在新媒體環境下,傳統電視媒體應該不斷加深新聞報道的深度,這樣才能全面提高電視媒體的影響力,促進電視媒體的發展。
(三)發揮自身公信力優勢。
對于新媒體,蘊含的信息雖然比較多,但是在信息質量方面有一定的問題,新媒體中有很多信息都是虛假的,與之相比較,傳統電視的新聞信息更加真實、可靠,對此,就需要充分發揮傳統電視的公信力優勢和權威性優勢,通過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來獲得受眾的認可,從而促進傳統電視媒體的發展。
五、總結
在新媒體環境下,傳統電視新聞傳播受到極大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傳統電視媒體需要看清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加強與新媒體的互動,取長補短,不斷創新新聞傳播內容、傳播途徑,從而為自身的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徐婭丹.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的發展問題思考[J].新聞傳播, 2015(02):141-142.
[2]王子云,周志民.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發展困境及突破分析[J].新媒體研究, 2015, 1(07):55-56.
[3]陳四海.新媒體時代傳統電視媒體的困境及出路[J].軍事記者, 2014(01):50-51.
作者簡介:李佳佳(1995-),女,漢族,四川,本科,單位:西華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專業,研究方向: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