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計茹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以及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小學教育作為義務教育的基礎階段,因此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由于小學的數學教育的內容決定了它在小學教育中的地位。本文主要通過當前小學數學中普遍出現的問題,并針對小學數學教育的實踐,給出相應的小學數學教學上的創新性思路和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247-01
新世紀的中國是一個蓬勃發張的中國,信息技術和科技技術的發展使得中國成為了信息知識化的新時代,社會衡量一個人是否是優秀的人才并不是以每個人的畢業文憑來考量,而是要看這個人在實際工作中的創新能力與自身學習能力。因而小學教育作為一個人一生學習的開端,從小學教育就開始推行教學改革與創新就成了現代教學的必要措施,也是每一個教師必須奉行和不容推辭的責任。然而傳統教學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得教學只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學生“耳聽為主”的教育模式[3],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也忽視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發展。
一、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落后。
新課標的改革,旨在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尤其是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更要注重用課堂趣味性的提高,從而讓教師與學生之間積極互動,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的教學效率。但是在當前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知識注重于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而忽略了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以及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比如,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仍舊照本宣科,按照統一標準,依照教材進行死板的知識講授。在這一過程當中忽略了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抵觸情緒,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
(二)教學內容陳舊。
在原有教學方式的影響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這就造成了教學內容單一、缺乏改革與創新。甚至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陳舊的題海戰術來對理論知識進行鞏固。陳舊的教學內同和單一教學方式,不僅不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反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學生情況失衡。
因為受到來自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習水平上的差異,這種差異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特點。因為這種差異,造成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參差不齊,對課堂教學知識的掌握能力自然也就不相同。在傳統數學教學中,仍舊是以統一的標準進行課堂教學,而忽略了學生學習情況的差異性。這種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數學教學的創新措施
(一)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學習作出積極引導,根據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制定與之相對應的教學方式,增加課堂教學中的趣味性和互動性,以充分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此外,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發散思維,不要對其思路進行死板地統一規定。這樣才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從根本上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
(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轉變原有的陳舊教學觀念,從根本上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以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結合現有的教學手段,全面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并在此過程當中,對新的教學方法不斷進行探索和研究。
(三)創新學生學習環境。
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對于知識點的講解上,要盡可能的透徹。同時,在講解之后還要通過學習環境的創新來進行鞏固。比如,在對乘法口訣的記憶過程當中,不能以死板的反復記憶的方式來進行知識鞏固,而應該采取全新的方式,諸如以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分別承擔1到9這九個數字,讓后讓其兩兩進行組合,讓兩人以競賽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得出結果。并進行小組之間的比賽。以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切身參與進來,提升以記憶過程中的趣味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對學生進行鼓勵。
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小學生的個性特點,要多對其進行鼓勵。這種鼓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語言上的肯定。
因為學生的個體不同,造成了不同的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夠都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對于學生多進行鼓勵,從而樹立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學生思維方式的開拓以及思考能力提高的重要性甚至要超過思考結果本身。所以,在這一過程當中,要對其多進行語言上的肯定和鼓勵。
2.行動上的鼓勵。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學生的答案不可能全部正確,在答案發生錯誤的時候,不要對其進行過分的批評和指責,這樣容易打擊學生對于學習的自信心。對學生在學習上所犯的錯,要多進行鼓勵糾正。比如,與學生之間眼神上的交流,這樣才能讓學生感覺到鼓勵。
(五)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上的教學,還應該對其數學學習能力進行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深入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此過程中,培養他們獨立思考以及對問題的洞察能力。鼓勵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創新思維,對數學問題進行多角度切入,以不同的方法來解決數學問題。這樣才能促進其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
(六)指導學生學習方法。
新課標下的全新教學方式,區別于傳授教學方式的最大特點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傳授數學知識,還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合理的指導,在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和數學思維能力的同時,還要對其學習方法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做出正確指導。唯有如此,才能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真正做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教學質量。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這一過程當中,“教與學”要互相促進,教師要更多的從學生角度去思考,一方面構建平等、民主的課堂環境,另一方面,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在這一基礎上,才能找到一條正確的數學教學之路。
參考文獻:
[1]姚永芳. 分析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 學周刊,2011,21.
[2]季加良. 深化小學數學教學改革 著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J]. 二十一世紀教育思想文獻,2007,01.
[3]陳藝. 試論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及對策[J]. 中國校外教育,2014,14.
[4]王曉琴,王永松,王新民.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原則與策略[J]. 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4,04.
[5]王升元. 新課程改革下如何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J]. 學周刊,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