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群英
摘要:情境教學是在教學中創設有關情境,充分利用生動、具體的形象,把學生帶入到一種思想境界中,充分調動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本文從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情境教學的作用入手,闡述了小學體育教學中通過問題情景、音樂情景、故事情景、想象情景、語言情景、責任情景等情境創設方法,以期為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體育;情境教學;有效性;方法
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贊科夫說過:教學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體育課的情境教學是在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情景、意境,通過合適的音樂或者教師的語言來調動學生的思維和學習動機,使學生學習的欲望與教師的教學目標產生“共鳴”,使體育教學中學生與教師間形成互動,來有效地實現體育的教學目標,誘發學生學習體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教學,滿足學生的需要,它順應了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注重人的全面發展。
一、情境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1、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運動技能。體育教學中的情境教學創設要求教師充分發揮想象力,把情境和體育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賦予體育學習內榮更高、更新的練習情趣,讓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習快速跑時,將學生分成幾個組,然后教師提問:“怎樣才能跑得快?”讓學生小組討論,開拓思維,通過學生相互交流跑得更快的方法,討論過后請學生進行發言,有的學生認為要要跑成直線,有的學生認為要加快頻率,有的學生認為要增大步幅。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進行練習。這種教師通過問題教學,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思考練習,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運動技能的掌握。
2、有利于更好地進行德育教育。情境教學法把思想教育融入教學中,避免了以往“說教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游玩、鍛煉中養成各種品質,形成道德規范。例如:在“耐久跑”的教學中,部分學生會由于個性差異,練習的積極性不高,還有一部分學生產生了消極情緒。針對這些現象教師應該采取積極的誘導,進行正面教育,讓學生在練習中幫助體力較差的同學,同時教育同學們尊重這些學生,不能諷刺嘲笑他們,教師也要以身作則,在練習中積極參與,多用語言鼓勵學生,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3、有利于學生更好地保持運動興趣。在體育課中,教師要通過創設一些體驗的游戲情境,讓學生在練習中體驗到體育動作的學習方法,體驗游戲中的成功和失敗,這樣有利于學生保持良好的聯系興趣。例如:在“立定跳遠”的教學中,教師將練習環節設計成為“青蛙跳荷葉”的游戲情景,讓學生利用手中的跳繩擺出各種形狀、各種不同間距的“荷葉”,然后在“荷葉”之間來回跳躍。這種教學情境的創設將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滲透在游戲中,學生的練習興趣非常濃厚。
4、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感受運動的樂趣。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游戲很受學生的喜愛,可以將運動技術設計為各種豐富多樣、形式生動活潑的游戲,讓學生感受運動的樂趣,感受練習的快樂。例如,在障礙跑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墊子、欄架、跳繩、實心球等器材將障礙跑設計為“送雞毛信”的游戲,讓學生“爬過草地”、鉆過“鋼絲網”,跳過“小何”,躲避“地雷”的故事情景中完成練習,就會使一些看似枯燥無趣的學習內容變得生動有趣,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二、小學體育教學情境創設的有效性方法
根據體育課內容特點所采用的情景創設,必須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要充滿樂趣,可以采用問題、音樂、故事、想象、語言、責任等情景創設,使學生學中樂,樂中學,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有愉快的體驗和良好的感受。
1、創設問題情境。體育教學中的一些問題設置,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對體育技能的掌握。同時,教學中進行提問,也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但在提問時要注意抓住提問點,要抓住體育教學的特點,結合技術動作的技術原理和重難點,注意提問的技巧,善問巧問,注意提問的準確度和難易度。提問還要切合實際,通過一些啟發式的問題,打開學生的思維,來獲取知識,掌握技能,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例如:“各種姿勢的起跑”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進行各種姿勢的體驗跑,然后提出問題“哪一種起跑姿勢啟動最快?”讓學生選擇自己認為好的起跑姿勢進行練習,最后學生達成共識,選擇最佳的姿勢練習然后成為自己的技能。
2、創設音樂情境。音樂是想象的翅膀,是律動的血液,在體育教學中適當地運用音樂,不但能調節人的精神,還能消除人的疲勞。在體育教學中通過播放具有一定思想性、內容性、節奏感的優美樂曲,會使學生作出各種輕松、舒展的動作,得到美的熏陶和感受,步入想象的殿堂,從而達到教師用命令和說服無法達到的效果。例如:在每學期的教材中,基本上都有韻律操和器械操或者是舞蹈部分,而且教師還可以自己創編器械操或者更多的形式多樣的韻律操和集體舞。通過輕松歡快的音樂舞步,既發展了基本身體素質和技能,又陶冶了情感。例如:小足球賽時候用世界杯主題曲;小籃球賽用“NBA”常用的音樂,自己創編的毽球操可以用節奏感強、韻律歡快的學生熟悉的曲目,低年級“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可以用抑揚頓挫和驚險效果的樂聲等,使傳統游戲和比賽煥發出更強的活力和魅力。
3、創設故事情境。運用故事引入情景,能將教學內容融入一種富有情趣的、兒童喜愛的、樂于接受的教學氛圍中,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動作技能方法,達到教學的目的。例如,在小學低段中進行教學“立定跳遠”可采用小青蛙找媽媽的線索,在找媽媽的途中,遇到了許多的小動物,指導學生模仿它們的動作做準備活動,模仿魚兒游、小鳥飛(上肢運動)、小鴨走(下肢運動)、小熊摘玉米(體轉運動),小象走路(腹背運動)、小白兔跳(跳躍運動),遇到小河要踏石過河(專項準備),要過很寬的河流,則進行立定跳遠的練習,看誰的本領大。小青蛙學到了本領,勇敢地過了河,看到媽媽正在稻田里消滅害蟲,于是又學媽媽的樣子拿起武器(沙包)去消滅害蟲(輕物擲準)。最后,小青蛙和媽媽一起消滅了害蟲,跳起了優美的舞蹈進行慶祝(放松部分)。這一個故事情境的設置,緊扣目標。貫穿始終,很好地完成了學習任務(立定跳遠和輕物擲準),又使學生樂在其中,知在其中。
4、創設游戲情境。游戲是一項學生十分感興趣的體育活動,它內容豐富多樣、形式生動活波,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進行游戲教學中不但要發展學生的體力和智力,重視發揮教材的思想教育作用,培養他們機智、勇敢、團結等優良品質,還要注意教師對游戲的選擇要準、滲透要實、方法要多,創作出一定的情境,給學生身臨其境之感。例如:例如,在障礙跑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墊子、欄架、跳繩、實心球等器材將障礙跑設計為“送雞毛信”的游戲,讓學生“爬過草地”、鉆過“鋼絲網”,跳過“小何”,躲避“地雷”的故事情景中完成練習,就會使一些看似枯燥無趣的學習內容變得生動有趣,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5、創設語言情境。運用語言描述創設情境,語言是創設情境的重要手段。當我們學習田徑某項運動技術時,常常用特點相近的運動現象來說明學習中的某個問題,使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從而加快學生理解技術的過程。例如:小跑步可描述成“馬蹄在快跑中落地,頻率快而輕松”等。教師還可以創編一些“要領詞”“口令詞”、對話等方式,在兒童口念身動、動念結合的練習中,使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并發展兒童的表現力、想象力和創造思維。
6、創設責任情境?,F在小學生多是獨生子女,與同齡人的交往機會相對較少,容易產生孤獨感和寂寞感,更是缺乏責任感,體育教師要有針對性地調整體育教學內容,提高集體項目的比重,讓學生在集體練習中給學生一些責任,這對于學生成長是十分有益的。例如:我在教學中實施了“輪崗值日”制度。讓每一個學生在一學期中當一次體育委員,有意識地讓學生處理一些日常教學活動中的具體事項:協助教師整隊,收發器材,布置場地;競賽時候當裁判,考試時候記成績,參與評價本課情況等。使學生在管理別人的過程中同時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培養了責任意識。
三、結語
新課程下倡導的情景境教學是注重了“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追求讓學生融入情境,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自主與合作的有效結合,使情境教學煥發出其特有的教學魅力。但要注意創設的情境應以完成教學目標為出發點,創設情境一定要符合小學生的心理,遵循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要考慮學生通過本節課學到了什么,掌握了哪些知識和技術動作,不能失去體育課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