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勇
摘 要:合作學習是新課改倡導的一種新穎的學習方式。其目的在于充分調動小組內每一位學生的才智,讓學生通過取長補短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潛力。教師應當通過合理分組、輪流互換、任務導向、合理監控、科學評價這五大方面來開展小組合作教學,以此來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與質量,構建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中英語 合作學習 高效課堂
新課程標準提出: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特別要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在這一精神的倡導下,許多教師都在嘗試創新教學課堂,特別對于英語這一科目來講,“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迫切需要得到改變與優化,而合作學習方式就是一種比較好的嘗試。要在合作學習中構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師在教學操作中應重點抓好以下五個方面。
一、合理分組,統籌兼顧,“1+1>2”
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的第一步就是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秉承的原則就是統籌兼顧。具體來講,第一,能力兼顧。聽、說、讀、寫、譯是英語的五項基本技能,而每一位學生的優勢和劣勢又各不相同。如有的學生聽力能力非常好,書面表達能力也不錯,但口語能力稍弱。反之,有的學生口語非常流利,但在單詞拼寫、句式語法等方面總會出現諸多差錯。由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是全面一體的,因此,教師在分組時要充分考慮到組內成員的聽、說、讀、寫、譯能力,讓每個小組都有較強能力的學生。第二,性格兼顧。有的學生性格外向,有的學生性格內向,有的學生傾向于邏輯推理,有的學生傾向于直接觀察,等等。小組合作涉及的每一個環節所對應的性格要求也會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在分組時要盡可能保持小組性格的多元化,這不僅可以達到互補的作用,還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思維。第三,愛好兼顧。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程度有高有低,教師可將這兩種學生分配到一組,以高帶低,使興趣低的學生受到感染,催發其更多的興趣因子。同時,也是對興趣高的學生的一種考驗,會增強他們的理性思維能力,在學習外來文化時也能抵制不良文化的影響。總的來講,統籌兼顧的分組為“1+1>2”奠定了基礎。
二、輪流互換,機會均等,人人得到鍛煉
我們知道,既然是小組合作學習,那么每一位組內成員所分配到的任務就會不同,但這也不是固定的,教師應監督學生,讓學生有意識地在完成任務時進行輪流互換,以保證每一位學生在組內的學習與表現機會是均等的。以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七為例,進行第一單元Living with technology教學時,在小組合作中,由A做資料收集,B做資料分析,C做成果演講的話。那么,在學習第二單元Fit for life時,教師就必須提醒組長:“輪換ABC所負責的任務,使每人在每一次小組合作中都完成有別于上一次的任務。”值得注意的是,在實踐操作中我發現:有的學生在某一領域的能力非常突出,組內委派任務時,就習慣性地把相關部分分配給他,如口語能力較好的學生,往往作為匯報者的角色,但如果一直扮演這種角色,一方面會使組內其他成員錯失提升口語的機會;另一方面也使該成員失去了提升其他英語方面能力的機會。因此,教師要把“機會均等”的原則傳達給學生,讓學生明白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就在于變過去的單打獨斗為群體作業,變過去的單一能力培養為多樣能力挖掘。實際上,唯有輪流互換,才能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機會的均等,這才是良性的英語課堂教學。
三、任務導向,主題明確,帶著目的合作
任務導向是指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應當給學生一個明確的主題,讓學生帶著目的去學習與合作,而不是茫然無措。以牛津高中英語模塊四第一單元Advertising為例,這個單元的主題是廣告,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它涉及各個方面的內容,因此,我在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主題時,有以下幾種思路:一是研究廣告的形式。在這個思路下可以將廣告細分為線上廣告、線下廣告、海報廣告、影音廣告、明星廣告、大眾廣告,等等。二是研究廣告的影響。在這個思路下可以將廣告細分為對經濟活動的影響、對市場銷售的影響、對大眾娛樂的影響,等等。三是研究廣告的價值。在這個思路下可以將廣告細分為對商品銷售的促進、對概念意義的宣導、對大眾行為的提醒,等等。后兩種廣告一般是公益廣告,在經濟社會中,公益廣告不僅占比小,而且也容易被忽視,但它卻是影響社會發展的一個必要方面,值得學生去研究。由此可見,廣告這一話題可以細分出很多不同方面的主題,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對小組學生來講,任務導向的作用在于明確的主題會幫助他們更好地研究,如商業廣告和公益廣告中涉及的英語詞匯就不完全一樣。在整個教學中,任務多、主題多,學生在課堂總結分享環節會收獲更豐富的資訊,有利于其開闊眼界。
四、合理監控,鼓勵引導,強化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有別于傳統學習方式的最大特征就在于“放手給學生”,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不管不顧,而任由學生發展,教師要做到合理監控。以牛津高中英語模塊四第一單元Advertising為例,由于這個話題本身就有非常大的趣味性,因此,學生在研究時也是興致勃勃,但部分學生可能會脫離學習的主體——英語,而不知覺跑偏。如有的學生會以廣告視頻為素材來進行研究與分析,我就會建議學生收集一些外國視頻,特別是英語廣告,如此,既訓練了學生的聽力,又使其感受到了外國文化。反之,假如學生選取的是中文廣告,那么在分析研究時必然有一部分是無法用英語來呈現的,或多或少地脫離了學習目的。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和鼓勵學生勇于發言。以牛津高中英語模塊六中的Helpi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為例,在Reading板塊里The UN-bring everyone closer together介紹的主要是聯合國的相關知識,教師可借助類似What is UN? When was it set up? How many countries does the UN consist of?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UN?What problems does the UN deal with?等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與研究。實際上,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教師要重視引導的度,既不能過多干涉學生,抑制學生思維,又不能過少關注學生,偏離學習方向,影響學生英語技能的學習與掌握。
五、科學評價,師生共評,追求合作效率
教師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而最好方式就是師生共評。一方面,站在教師角度上看。教師應當以學生是否掌握了章節所要求的知識點來評價,包括生詞的拼讀釋義、語法句式的書寫、英語文化的了解,等等。不論哪一種學習方式,其本質目的都在于保證學生能夠掌握相應的英語能力,因此,這是教師評價的基礎。與此同時,從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上看。教師應當評價學生在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踴躍性、自主性是否強烈;學生在領取到任務后所表現出來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協調能力、團隊能力等是否有所提升。因為小組合作學習的一個重要責任就是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這一點是不容忽視的。另一方面,站在學生角度上看。對于應掌握的英語知識點,學生學習起來是否輕松、愉快、高效,如果部分學生覺得在研究過程中并沒有全部掌握英語知識,那么就必須反思是自身原因還是活動本身出了問題。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勇于評價身邊的同學,如口語表達能力,學生本人可能無法對自己的口語能力進行準確判斷,但對于作為聽眾的其他同學來講,他們能對表達者發音是否標準、表達內容是否完整、語義是否清晰、表達是否流暢等方面做出客觀評價。因此,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有利于提高評價的客觀性。
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以團隊作業為業態,其目的在于充分調動小組內每一位學生的才智,讓學生以取長補短的方式來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潛力。為此,教師應重視小組合作學習,采取有效而多樣的合作方式,推動英語高效課堂的生成。
參考文獻:
[1]周忠斌.以小組合作學習構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J].中學生英語(高中版),2014(30).
[1]柯翔鴻.高中英語高效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技巧的研究[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6).